尷尬的《托妻獻子》,這段相聲的本意是什麼?爲什麼越來越歪?

《託妻獻子》是一段知名度很高的傳統相聲。其實這段節目在解放後,由於內容上爭議比較大,曾經被封存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經過田立禾先生、黃鐵良和尹笑聲先生以及郭德綱老師等幾位名家的整理和再加工,重新又搬上了舞臺,才逐漸為觀眾們所熟悉。


《託妻獻子》這個傳統節目,原義是告訴觀眾怎麼交朋友的批講類節目。

所謂"一貴一賤交情乃現,一死一生乃現交情",諷刺的是社會中那些以"交情"為幌子,行損人利己之事的小人。

尷尬的《託妻獻子》,這段相聲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歪?

所有版本的《託妻獻子》中,以田老的版本最經典

可是現在一些演員為了現場的效果,無限制的拉低下限。已經把它改變得面目全非,不合邏輯,成了一段又髒又臭的狗屎活。

因為《託獻》內容擦邊,而且也容易修改,所以演員在表演時,往往在裡面加足了亂七八糟的碎包袱,也不管和主線有沒有關係,想到哪甩到哪兒,就為了迎合臺下觀眾"心領神會"的笑聲。

有的支的都找不著邊兒,圓不回來了,怎麼辦?

"咱就說這意思……"

您回味回味,有沒有這句話? 這可不是一對兒兩對兒這樣使。

結果這樣就把節目使的支離破碎。

尷尬的《託妻獻子》,這段相聲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歪?

黃尹版本的也很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似乎“給孩子餵奶”這一段不小心刨底了

其次邏輯上也不對頭:一番、二番都把捧哏的損成那樣兒了,三番還來?還死乞白賴的讓逗哏的拿自己舉例子?這就說不通。

所以半小時的節目,往往硬能說上五十分鐘。

越說越髒,越演越俗暫且不計較,重要的是徹徹底底的失去了這段節目的本意和內涵。

尷尬的《託妻獻子》,這段相聲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歪?

郭謝版,是所有碎包袱最靠譜的一版。“兜子裡放了幾張八三年的晚報……”。“這也算收藏家了。”

想當年張壽臣先生為了這個段子費了不少心血,去除了很多露骨的東西。設計的底包袱也特別深:

甲:"現在明白了?那孩子是我的!"

乙:"我明白了……"

甲:"嗐,我光棍兒一人惹這閒事兒幹嗎!"

(鞠躬下臺)

尷尬的《託妻獻子》,這段相聲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歪?

張壽臣

反應過來了麼?逗哏是光棍兒,哪來的親生兒子送給捧哏的?哦,這倆兒子是逗哏的和捧哏媳婦兒生的!

是不是要繞幾個彎?

但是老這樣使就不靈了,所以改成了現在這樣:

甲:"那孩子是我的!"

乙:"這我就放心了……"

甲:“你媳婦兒生的! ”

乙:“一樣啊!”

這就是相聲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但是不能象前邊說的那樣,越拆越髒、越拆越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