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定:外銷瓷會成爲收藏熱門嗎?


外銷瓷,因其畫風漂亮,施彩工藝繁複,受到了眾多收藏者的青睞,早在上個世紀末就開始進入了收藏領域,【極速鑑寶】平臺就有很多海外藏友,經常在藏友圈與國內藏友分享其購入的外銷瓷。近日,平臺一海外藏友購入了一件青花抱月瓶,與本次香港佳士得春拍的乾隆抱月瓶頗有幾分神似,故來平臺向老師請教。

【極速鑑寶】平臺瓷器鑑定專家崔凱老師看過圖片後表示,這是一件青花抱月扁瓶,是清代晚期光緒時期的外銷瓷,雖然繪畫方面有一點康熙的風格,但這件抱月扁瓶是光緒時期仿製康熙風格製作的。在光緒時期瓷器主要的仿製對象就是康熙,所以光緒時期也稱小康了。

“細看這件抱月扁瓶,畫面是西廂記的圖案。西廂記的圖案在明清兩代,特別是明末清初時期大量流行,並且在外銷瓷器方面表現的比較多,這是西方人比較喜聞樂見的中國圖案,所以在康熙時期,西廂記的圖案就大量出現在外銷瓷器上,雖然這隻青花抱月扁瓶青花髮色比較濃豔,但比康熙時期的顏色略灰,而且色彩層次還不夠豐富。”崔凱老師如是說。


崔凱老師還說:“這件抱月扁瓶雖然是光緒時期仿製康熙時期瓷器製作的,但人物的畫法還是比較生動,人物的開臉衣紋褶皺,背景關係旁邊的蕉葉後邊的柳葉繪製的都非常靈動,用筆比較簡練,都表現的很到位。釉面也比較乾淨,底釉的純淨度比較高,看上去乳糯,象牛奶一樣,底足修制略為草率,底釉稍許顯得單薄,象這種瓶子底足寫康熙年制四字寄託款也是比較多的。”

“而且這種以瓶身器物造型開窗形成的畫面也是非常有特點的,這種瓶在晚清同治光緒都有生產,外銷量很大,兩邊的耳製作的也比較精美,但是整體成型畫工屬於民窯典型的手法,所以這隻瓶子市場價位不是特別高,正常行情市場價格在五六千元,這隻保存的不錯,胎體比較瑩潤,畫工為同類中中等水平,開窗裡面的人物和景物繪畫的也是有幾分神采,還是可以收藏的。”崔凱老師建議道。(聲明:圖文來源於【極速鑑寶】APP,轉載請註明出處

外銷瓷作為一段瓷器歷史的見證,同時凝結著中西方藝術審美交流融合的痕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文化意義。雖然現在外銷瓷的市場價值不穩定,但相信未來外銷瓷應該會成為收藏藍海。現在一般畫人物的外銷瓷,特別是中國傳統人物的比較熱銷,也比較有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