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形象的名片

天坛公园北京的名胜古迹之一,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的东侧。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天坛公园正式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行景区。

北京形象的名片

天坛公园的历史要从明朝永乐大帝迁都到北京开始。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大帝建造天坛公园,祭天地….嘉靖九年即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辰进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祭祀分开来举行,在南城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即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嘉靖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于嘉靖十四年建成。清朝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改名为祈年殿,以后则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现在咱们所见到的天坛祈年殿的宏伟规模。清末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空,建筑、树木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新中国城里以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和保护,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的绿化。如今天坛公园占地近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院内有200年以上的古柏近2500多株,还在百花园种植大量花卉,又新建了别具一格的亭廊连接增加了园景。天坛公园是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北京形象的名片

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轴线上,圜丘坛在正南,祭天的时候有圜丘、皇穹宇等地,在电视剧里皇帝带领这大臣们祭天的时候是从南门进入走圜丘到祈年殿的。这条汉白玉专用道路连接这圜丘和祈年殿。两侧是浓绿的松柏树,正北是宏伟的祈年殿,从南往北一步步登高,如临天庭的感觉。而当年嘉靖皇帝为什么把祈年殿起名大享殿呢?那是因为大殿是一座三层、金顶、重檐亭式圆形大殿。中间四根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季,里边12根柱子代表12个月,最外层的柱子则代表子、丑、寅、卯等12个时辰,里外24根柱子,代表一年24个节气,再加上代表四季的柱子共28根,代表28星辰。嘉靖皇在大殿里觉得自己能看天能看地可算的上是与天地共享了,所以就给大殿取名大享殿。不过后来金顶让乾隆皇帝给换成了蓝顶。就是现在看到的祈年殿的样子。

北京形象的名片

介绍完祈年殿后看下皇穹宇,皇穹宇在圜丘坛的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群,圆形围墙,南边有三座琉璃门,建筑群由主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是供奉圜丘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主殿内的斗拱和藻井据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独一无二的。殿前的甬路从北数到前三块石板就成为“三音板”在第一块石板上敲击是一声回音,第二块敲击则是出现两声回音,在第三块板敲击则可以听到连续的三声回音,皇穹宇院子周围的圆形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即使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面轻声说话,声音也会传到很远而且听的很清晰。据说是因为圆形围墙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造成。

北京形象的名片

皇穹宇介绍完就是祈谷坛,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时候的场所,什么是祈谷大典,祈谷大典是每年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坛分为三层最高层的主殿是祈年殿。祈谷坛南面的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外面由一圈鸿沟与外面相隔开来,现在虽然没有水,但看深度应该起码将近10米深,鸿沟内侧则是由厚重砖石砌成的墙壁,可以想象得出这里因为皇室在下榻场所而变得戒备森严。

北京形象的名片

天坛的神乐署在天坛西外坛,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始建于永乐年间,最早叫神乐观,到了清乾隆间改名叫神乐署。

北京形象的名片

天坛几乎成为代表北京形象的名片,很多外国友人了解北京文化的时候都是从天坛开始游览可见天坛公园对于北京对于中国占有很大的代表性的古代文化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