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抗洪英雄,新時代優秀楷模,人民懷念的好兒子

扶貧幹部,抗洪英雄,新時代優秀楷模,人民懷念的好兒子

曾翽翔生於89年,大學畢業後,他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徽宿州參加工作。離世前擔任當地人民醫院的團委副書記。

去年九月份,他得知要安排一批人進行扶貧工作,便主動請纓到當地的一個貧困村路湖村,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8月18日,受颱風影響,當地下起大暴雨。道路上全是積水,很多人選擇待在家裡,曾翽翔卻毅然出門,他放心不下村裡的老百姓,特別是那些貧困老人。

平時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花費兩個多小時才趕到路湖村,和當地幾位幹部同事打了招呼後,就和他們一起加入了抗洪救災工作中。

村子緊挨著一條小河,因為雨太大,水面漲的特別快,曾翽翔和大家一起疏通各個排澇口,然後加高一些河岸較低的地方,又馬不停蹄到貧困戶家裡查看受災情況。

曾翽翔一直冒雨工作到五點多,才將大家轉移完畢。工作完後他並沒有回家照顧懷胎三個多月的妻子,而是又準備前往另外幾個貧困家庭進行走訪。

大概過了十多分鐘,曾翽翔快要趕到其中一家時,突然發現車被一根落下的電線掛住,在他下車處理時卻不小心觸電。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附近的村民才發現他的身影,準備將其送往醫院時,他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聽到這個消息後,她的妻子大聲哭了出來,因為太過傷心,影響到了胎兒,曾翽翔的妻子也住進了醫院。

曾翽翔自幼就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他的姐姐因車禍去世,他的父母長期患病。曾翽翔很小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他的親人從來沒有想過這次的駐村扶貧會成為永別。

同事心中能吃苦的翽翔,同學眼中的熱心腸,村民口中的“小曾”,永遠定格在了這場暴雨裡。

“不怕苦,不怕累”是同事們對他的第一印象。

在路湖村,扶貧幹部的每一頓飯都要自己做。夏天,往往一頓飯還沒做完,汗便溼透了衣襟。一不留神,調料罐忘了蓋上,沒一會就飛滿了蟲子;冬天,最冷的時候水管凍得邦邦響,扶貧幹部們就沒有水喝,得到很遠的地方去借水。

扶貧工作和在醫院相比大有不同,小到村民之間有矛盾,大到環境治理、村委會換屆,村裡的大事小事都得扶貧幹部詢問、協調。

路湖村有4700多村民、1萬多畝地,從村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足足有4.5公里,2017年9月中曾翽翔來到村子裡後,僅僅用了兩個多月,就把村裡建檔立卡的185戶貧困戶471人全部走訪了一遍,老百姓不一定知道他名字,但喊小曾,不管是貧困戶還是普通農戶,沒有不知道的。

8月18日,安徽北部遭遇罕見風雨,宿州市高新區官方微博通報災情稱,園區內積水嚴重、樹木被颳倒、公交停運、區域停電、農田被淹。

路湖村險情同樣嚴峻,最近的村莊離河岸只有200米。8月18日是週六,曾翽翔本可休息,但他只是前一晚回到城裡的家中,看望懷有3個月身孕的妻子,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回到了防汛抗洪一線。

暴雨傾盆,直到17時38分,附近的村民才發現了被電擊的小曾,他已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他的領導說,太可惜了!曾翽翔工作認真,積極負責,和同事們相處也很愉快。扶貧工作專業性強,他掌握的業務知識、對政策的把握等在路湖村甚至是整個支河鄉,都是相當突出的。他的離世,對村子的扶貧工作損失很大。

他的父親年邁,從前患過腦梗,得知他出了事,身體承受不住,住進了醫院,他和同事會慰問老人,而且正在給曾翽翔逐級申報相關榮譽,跟進後續撫卹和待遇。

因公殉職後,宿州市埇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做好相關安撫、善後工作,號召全區廣大黨員幹部以曾翽翔同志為楷模,切實解決群眾面臨的一切困難,紮實做好脫貧攻堅和抗洪搶險各項工作。

8月20日下午,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決定,追授曾翽翔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曾翽翔畢業於安徽科技學院,他的一位大學說,大學時,曾翽翔是班幹部,在學校裡也積極活躍,任勞任怨。會計專業女生多,成績好的也基本都是女生,但黑黑高高的曾翽翔每天為班級學校的事情忙裡忙外,也是為數不多的成績很好的男生之一。

熱心腸是同窗好友給他最多的評價。芸芸(化名)大學時和他一同在學生會共事,她說,以前她有個比賽請曾翽翔幫忙,他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中間有數次排練,他一次也沒落下。

聽聞曾翽翔去世的消息,他的很多好友都不敢相信。8月19號中午,他的大學同學竟君(化名)得知了消息,坐在家中哭了很久。竟君給他的手機號發了微信,久久沒有回覆,這才意識到,他真的走了。

竟君記得,大學時,曾翽翔對每個人都很好。畢業後有一次,她坐錯車到曾翽翔住處附近,當時已是晚上10點,曾翽翔二話不說開車將她送了回去。

“翔哥,我們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都在等你回來。”在朋友圈中,竟君寫道,“若是真的回不來了,記得在天堂保佑你的孩子平平安安,保佑你的父母健康長壽,記得來世再回班。”

人物評價:29歲的青春已去,短暫的人生戛然而止;親人的傷痛,自己的不捨。曾翽翔來不及告別所有的親朋好友,舍不下他的貧困戶“親人”,還有他心愛的工作崗位,走的是那麼的急急匆匆。他是一名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生前任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團委副書記,工作上兢兢業業,業務上刻苦鑽研。工作中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以共產黨員的標杆尺度去測量自己的黨性修養。在人生最美的年華,他沒有選擇留在舒適的城裡,而是主動向組織申請,到艱苦的地方去,到黨和群眾需要的地方去。毫不利己,選擇駐村,紮根基層,服務群眾。

曾翽翔是一名公僕,用實際行動關心他的群眾,用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的擔當和責任。把群眾生命財產擺在最高位置,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曾翽翔走了,把29歲的青春和年華,永遠留在他的村裡,永遠印記在抗洪搶險的路上。

“新時代的優秀楷模 人民懷念的好兒子”。

曾翽翔同志生前用真心、帶真情、扶真貧,紮根基層,心繫貧困戶。自2017年9月開展扶貧工作以來,作為村扶貧專幹,他積極踐行立足崗位做貢獻,爭做合格好黨員,履職盡責,奔忙於路湖村扶貧工作第一線,當好扶貧政策“宣傳員”、精準扶貧“聯絡員”、健康脫貧“服務員”,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應有的成績。他下村深入幫扶貧困戶家中調查研究,瞭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心聲,吃透戶情民意,細緻認真地為每一位幫扶戶解決實際困難,找準他們的致貧原因和弱項短板,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因人因戶制定幫扶脫貧計劃。他忠於職守、勤政廉政、大公無私,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曾翽翔同志的一生,是兢兢業業、盡職奉獻的一生。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決定追授曾翽翔同志“安徽省五四獎章”;中共宿州市埇橋區委決定追授曾翽翔同志“優秀共產黨員”;埇橋區人民政府決定追記曾翽翔同志個人“三等功”。埇橋區號召,全區上下要化悲痛為力量,以曾翽翔同志為榜樣,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努力工作,為全區扶貧事業和醫療衛生的發展,為“五個埇橋”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截至8月21日17時30分,安徽共有263.23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0.3萬人,倒塌房屋467間,直接經濟損失33.6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