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讚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願意全身心的為你投入,願意為了你去嚐盡痛苦,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你的母親,母親是自己長大的臂彎,母親也是自己成長的陽光。小時候我們常常聽閻維文的那首《母親》,只覺得這首歌好聽,覺得順口,沒有多大的感觸,可長大後自己做了母親才懂得了當年母親的不容易,前不久公司小張就經歷了這樣一個感人的一幕:

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贊

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路上的雨頓時如炒豆子般噼啪作響,所有行人似乎被這場雨下的手足無措,原本安安靜靜的大街這時候到處都是行人在奔跑,忽然在車站旁邊小張看到地上圍著一圈人,於是好奇的跑了過去,跑過去一看場景讓他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只見地上一個小男孩趴在他媽媽的身上,而地上的女子因為腳下打滑而摔在地上,可能腿傷非常嚴重以至於這位年輕的媽媽半天沒有爬起來,周圍人不解孩子趴在媽媽身上這種行為,於是上前責問孩子為什麼不把媽媽拉起來,反而趴在媽媽身上呢,孩子眨著稚嫩的眼睛悄悄的對著周圍人說道:我要為媽媽擋雨啊!

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贊

一個動作,一句話,讓人覺得眼眶溼潤,這位小男孩原來是用身體去幫自己受傷的媽媽“打傘”啊,我們從小說母愛偉大,也聽過許多類似於烏鴉反哺,小羊跪乳的故事,小男孩這樣的舉動何嘗不是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自己的媽媽呢?

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贊

反觀我們當下的青年,半年之久不給家裡打一通電話,一打電話就是向家裡要錢,還有的年輕人回去家裡就是“大爺”,兩腿一伸就是一天,捫心自問一下這種情況我們見得還少麼?

一個小男孩尚且知道感恩,我們當代青年是不是應該反思我們是怎樣對自己的父母的?

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贊

要知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小編呼籲廣大青年尤其看到這篇文章的年輕人們,在家裡就放下手機多陪陪父母,嘮嘮嗑,做做家務,在外面,就隔幾天給自己的父母報報平安,多關心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有條件的孩子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回家了,也就讓父母親放心了。

媽媽摔倒,男孩不拉反而往上趴,路人不解,他的解釋讓人點贊

朋友們,文章的最後小編想知道大家多久給家裡打一次電話呢?歡迎大家文章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