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除霾塔」,看起來很美

西安“除霾塔”,看起來很美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除霾塔”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那個“除霾塔”,最近有點火。

某官方媒體宣稱:“除霾塔”試驗運行一年多來,對周邊區域內的空氣淨化效果顯著,10平方公里區域內PM2.5濃度下10%-19%。

據介紹,西安“除霾塔”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太陽能、過濾及光催化技術進行空氣淨化的大型裝置,高60米,建築面積約2580平方米。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室外空氣淨化裝置。

經過冬季、夏季兩次集中觀測,環境效果評估良好。經後期試驗技術成熟後,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綜合系統有望在全國推廣應用。

這個大塊頭,總投資在1200萬元左右,結合除霾塔試驗數據以及西安的環境狀況,西安可能需要1000個“除霾塔”,還需投資120億元。

這不是加大、加高版的“空氣淨化器”嗎?120億元,足夠為1200萬西安市民每人贈送一臺空氣淨化器了。

這個“世界第一”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又有多少試驗價值?是否具有推廣價值和應用價值?

仔細想來,其實僅僅是“看起來很美”。

受“除霾塔”的啟發,陝電客(shandianke520)想到了一個更好的除霾的辦法:

繞西安城四周,東南西北各建數個大風扇,高聳入雲300米,利用太陽能發電,扇面1000米,每逢霧霾天氣,強力開啟風扇,將霧霾吹越秦嶺。名曰“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自循環綜合系統西安示範項目”,全球首套,西安獨創。

夠荒誕吧?“除霾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霾塔,其實它僅僅停留在實驗階段,能否成功和大範圍推廣都需要驗證,某知名科學家就對此有不同看法。面對霧霾,我們的科研才剛剛開始,甚至說還比較落後,千萬不能得急性病,揠苗助長,或者搞偽科學,或者虛假過度誇大其詞的宣傳都是不可取的。

上世紀70年代屠呦呦參與研製青蒿素,時隔40多年獲得諾貝爾獎。這種科學審慎、求真務實、一步一個腳印,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才是科學家應該有的態度。

霧霾治理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找準病根,長遠規劃,系統考量,不是一錘子買賣,絕非急於求成能解決的,用力過猛可能適得其反。好比一種藥品,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可能要走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路。

當下的西安,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找準霧霾的病根兒,對症下藥。西安的霧霾來源分別是哪些種類?機動車尾氣佔多大比例?揚塵汙染佔多大比例?工業汙染能佔多大比例?燃煤佔多少比例?

顯然,這些數字我們並不清楚。如果用精確的數字來說明問題,治霾的政策會更有針對性,實施起來對公眾也更有說服力。

找不準病根兒,就做不到精準施策,工作中難免事倍功半。治理霧霾,靠西安環保系統1000多名幹部職工加班加點通宵檢查,傷的是身心,收穫的未必是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