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作者 | 王志華 圖片 | © 網絡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巍巍的興安嶺,一條婉娫的河,盤山過嶺一路潤沃野,夏日青草綠,冬天封冰雪,藍天飄白雲,碧水向天歌,下筆千言寫不盡,最美呼蘭河,小村的傳說。by 王志華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美麗女孩

一方水土一方人,呼蘭河畔出美女,提起小山村裡的女孩,不禁使我想起朦朧的記憶。

我初中班有個美麗的女孩,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眉宇之間有種少女驚人的美麗,淡淡的柳眉天生未曾仔細的修飾過,頎長的身材,胸前隱隱墳起的鴿乳造型優美,頗有魅力。

這個美麗的女孩,她叫孫夢琳。她留給我的印象是她那長長的睫毛,那一雙忽閃忽閃漂亮的的大眼睛。

十幾歲正是豆蔻年華,懷春的年齡。私下裡,男生們都會偷偷的多看她幾眼。那年代,不像現在開放進步,男孩女孩在一起打打鬧鬧,說說笑笑非常熱絡,我們男女同學之間都不主動說話,更不會在一起玩耍,農民的孩子都比較封建。

孫的父母懂得人情事故,春天給老師送雞蛋,夏天送西瓜和呼蘭河裡的鮮魚,冬天送豬肉及棉鞋棉襪。她父母對大隊、鄉文教組領導也照此施以小恩小惠。他哥孫俊林初中畢業回鄉務農,沒幾個月,就當上了民辦教師。

靠家長周旋,孫夢琳一個女孩子竟當上了我們初中班的班長。每天上課前,等各科老師一進門,她都會第一時間,聲音悅耳地喊大家起立,同學們再一起喊老師好, 老師說同學們好, 她在喊坐下。

我們既是同學又是一個村的,兩家離得不遠,上學去放學回,都是一個方向。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不說就拉倒

一天放學回家,我在前邊走,她見道上左右無人,快步追上來,超過了我,在我眼前還邊走邊笑。我不知她在笑什麼,但心怦怦地跳。

聞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那一縷少女的清香,也好似聽得到她那銷魂蕩魄的柔語。她突然回頭問我: 你看我長的漂亮吧?你心裡怎麼想的?現在沒人看見,你說!你快說呀!快點說!

她洋溢著少女的純情和青春的風采。那天,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雙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長長的、一閃一閃的睫毛。像是探詢,像是關切,像是問候。

我鬧了一個大紅臉,太突然了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我語塞,性格中的靦腆,讓我無言語對。朦朧中對她有好感,但真不好意思說出口。

男女戀愛之事,是不太懂得,有時想了也不敢說更不敢做。而且我深知家庭的貧困, 父母的艱辛, 他們沒有錢為我出彩禮,大哥的婚事已讓父母焦頭爛額, 為彩禮沒有著落, 父母整天哀聲嘆氣,更絕不會允許我,一個十五六歲男孩過早戀愛搞對象。

「我啥也沒想啊!」我故作輕鬆回答她。她不死心,又說:「你究竟想沒想? 想就想了唄,這有啥話不能說,怎地?」我晃著腦袋說,沒有,真的沒想過。

她兩頰連同白皙的脖頸,整個都羞紅了,我的回答令她失望,有點難堪。

她歪著脖子,瞪著大眼皘,咬著嘴唇說:你不想啊!你不想我,你總瞅我幹啥?你不說就拉倒 。

我不想丟面子,違心說,拉倒就拉倒,可以啊。她恨恨的說,拉倒可拉倒,以後你不行瞅我,我也不在看你。

她健美的身材,尤其是那一頭烏亮的秀髮回眸一甩,扭頭快步小跑,走了, 那種迷人的風度, 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

我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悵然若失,我不是無心之人,家裡的窘境讓我卻步。

從此我倆見了面,都面無表情,揚著臉,擦肩而過。她是有心的而我卻是無意,老天知道,我和她仍然會偷偷地用眼睛的餘光瞄著雙方的一舉一動。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野 遊

初中畢業,班級畢業儀式結束後,我和班級男同學約好上南山玩,同去呼蘭河畔野遊。那天大約有本村十來個同學,她悄悄問一會你們上那去玩, 我說白石砬。她問我可不可以帶她,我也去, 我說不帶女生。

同學們也都不樂意帶著女生,農村孩子封建,上課男女生坐一張課桌上課,中間劃一條橫線,不能越界,缺個鉛筆橡皮,得女生主動說話借給男生,男生也不借。當時能唸到初中的女孩子很少。

初中一個班二三十人,也就二三個女孩,多數女孩在小學五年級前就輟學務農了。有的十六七歲就結婚生子,被家長逼著去買賣婚姻換取彩禮,禮金用於給哥哥弟弟等男孩蓋房子娶媳婦。

七月的小興安嶺西南蔍餘脈, 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白雲朵朵,空氣清新,習習的山風,使人心曠神怡。不時聽到白石砬山崖上,王敢哥鳥兒和布穀鳥此起彼伏的叫聲,一群野鴿子撲楞楞從山凹裡樹梢上飛過,幾隻黃雀綠頭八哥鳥兒落在我身邊花叢的小樹枝上,有的甚至飛到我們腳下,蹦跳著歡唱。

白石砬山下是由東向西靜靜流淌的的呼蘭河,一灣清澈的河水流到這裡,突然遇到了西側白色立陡的山崖,湍急的水流在岩石下猛的一個急轉彎,打著旋兒轉向南流,河裡湧起一個接一個的旋窩,嘩嘩流到草原深處才拐彎向西奔騰而去。

我們站在高高的白石砬上,極目遠眺, 綏化縣城在白雲飄渺下若隱若現,冒著白煙的火車, 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上奔馳,呼蘭河畔綠草如茵,一望無際的松嫩平原盡收眼底,大家豪情滿懷, 衝著呼蘭河畔明媚的陽光綠野藍天,齊聲朗誦毛主席詩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有的朗誦隨口編的小詩:呼蘭河,母親河。衛星大地紅爛漫,呼蘭河畔盡朝琿, 看今朝革命風雷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啊, 中國,是我們的中國!啊, 世界, 是我們的世界!敵人一天天亂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等等。

過一會兒,總會有一個人揮手,振臂高呼,同志們,衝啊!先跑下山,其他人隨後蜂擁下到河畔沙灘,拿柳條子轟趕從河裡爬上岸來曬太陽的十幾只水貂,驅趕抽打岸邊的甲魚,掀翻了幾隻王八蓋子,那些上岸產卵的甲魚翻身很快,跑的更快。大家眼瞅著水貂,甲魚撲騰撲騰的跳到了河裡。

大家正瘋玩時,突然我看見她和另一名女生,從河邊沙灘迎面走過來,越來越近,四目相對……大家面面相觀,無言以對,誰也沒想到她也來參加野遊。

同學們沒人和她說話,誰都不理她,她十分難堪,自覺無趣,非常難過,走也不是,不走又無人歡迎她,她眼裡噙淚,快步從我身邊擦肩走過,哭著跑上山坡回家去了。

有的同學說是我讓她來的,譏笑我和她好上了,我百般抵賴,對天發誓絕無此事,那時我年齡小,不懂愛情,更不會體貼女孩。

我知道,同學們一定傷了她的心,我們不該彼此遇見了,讓她尷尬,從根本上說同學們這樣對待她是因為我倆的原因 ,我們擦肩而過,相識卻沒有相知,熟悉卻無緣相愛。

我多年以後,仍時常想起和夢見呼蘭河,想起呼蘭河,就想起了她,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

「行千山,涉萬水,相思路上霧蒙朧。」若干年後回頭望,都是

錯。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金色的學生時代一去不復返

高三快畢業時候,因文革取消了高考,為了畢業後能順利在兵團軍墾農場就業,我轉學到了趙光兵團,就是大哥工作的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

我的同學,他們畢業後基本都回鄉務農,和父輩一樣世世代代在田野裡勞動,過臉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

離開學校前夕,我戀戀不捨的在校園裡轉了一圈。每棟校舍,教室都進去看了一遍,又到坐了二年多的課桌椅子上靜坐一會。別了,我的母校,再見了,我尊敬的老師,我朝夕相處的同學,金色的學生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走那天,老師和同學們都為我祝福,揮手告別時,我一回頭看見她和幾個女同學遠遠的站在人群外邊向我顎首致意。我至今能清晰的記得那天的畫面:她白白淨淨的臉龐,透明如雪的肌膚。雙眉彎長,雙眸閃爍。小小的鼻樑下有張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微上翹,帶著點兒哀愁的笑意。

我揮揮手,沒有說一聲再見,道珍重。我後悔,那時不會表達愛意,竟為幾句話不投機互相治氣,見面不說話,好幾年不來往。那段美妙朦朧的感情,還沒有發芽,就被扼殺了。

後來我在兵團軍墾農場參加了工作,她回鄉務農。再後來,她被推薦選拔考上了綏化師範學校,畢業後回鄉中學當了教師。

她幾次到我舅舅和四姨家打聽我,志華他來信了嗎?他處對象了嗎?他現在是否有女朋友等等,這些話都是多年後四姨和表哥鄭興周告訴我的。

舅舅和四姨都不看好她,都不同意我和她來往,根本不會為她給我傳口信。

那時人的思維滯後,通訊也不發達,如果寫封信,打個長途電話,或她直接買票上火車來兵團,什麼亊能不解決呢!

1976年,我回老家探親。四姨對我說:她不行,她想跟你處對象,你不處,不理她對了。這兩年,她處了幾個對象又都黃了。大家對她怎麼上的師範學校有懷疑,懷疑她勾搭了鄉上的領導,懷疑她作風不好,怎麼學壞的不好說,你這次回來,可千萬可別理她。

我嘴上沒有辯駁,心裡卻一千次的否定,應該不是的,她怎麼能這樣, 她不應該如此。

她後來嫁個當兵的人,蘭東縣武警中隊指導員。結婚後,她與經常到他家做家務打掃衛生的小通訊員,武警小戰士關係暖眜,被指導員抓了個現行,弄的身敗名裂,離了婚。

卿本佳人,奈何如此結局?世界上,那個少年不多情? 那個少女不懷春!如果當年她能找到傾心相愛的人,人生一定會改寫,絕對不至如此。

紅顏薄命,人生不如意十八九。

人生要有端正的生活態度,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無論處在順境逆境,都要把握自已,不作踐自己。我至今仍為她惋惜悲哀。

嘆,人生能有幾多愁,恰似呼蘭河水向西流。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秦家姐弟跳龍門

我摯友秦煥金,上學後改名秦煥軍, 他父母和發小們仍然喚他秦煥金,他是我的下屆同學。他臉龐白皙,眼眸烏黑深邃,不苟言笑,是個眼中有山河,胸中存溝壑的主。和那些臉朝黑土背朝天,世代務農家的孩子相比,他頗與眾不同,顯得更有文化氣質。

他每天堅持寫日記,把每天所見所聞,所做的事,都記錄在筆記上。保爾柯察金的名言,雷鋒日記上面寫的有些話,古今英雄豪傑的至理名言他都能倒背如流。

他多次給我朗誦:「我願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艱苦的鬥爭中鍛鍊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雷鋒)。」

在那火紅的年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他把歐陽海,王傑,麥賢得,劉英俊許多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都端正的寫在日記本上。

我向他學習過寫日記,也寫了幾天日記,但感覺內容枯燥乏味記豆腐帳一樣,沒意思,認為生活在鄉村平凡的世界裡,沒有價值的東西可記,就沒堅持下去。

平日他看小人書,我畫畫。他研究過我畫的鋼筆漫畫,試著臨摹過小人書中的人物、景色、花卉,結果都沒有我畫的好。

我倆換讀過許多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人生》等等,我倆把身邊周圍能借到的書都看遍了。

孩提時曾有作家夢, 他曾模仿毛主席,郭沫若寫詩,模仿魯訊巴金寫作, 他提出比賽,和我比試誰寫的好,但是由於文化底蘊低,幼稚小兒竟想唱和領袖名家名人的詩作,結果根本寫不出作家名人詩人的豪情和氣魄,只得做罷。

他有理想和抱負,胸懷大志, 多次說不甘心將來回鄉當農民,發誓一定跳出農門,到更廣闊的天地,大風大浪裡去遨遊。

他和我談理想,談人生,甚至認為自已生不逢時,惋惜自己為什麼沒出生在槍林彈雨的革命戰爭年代!

農村小孩交朋友,只是相約在一起下五道,打撲克,打冰嘎;到呼蘭河洗澡,抓蛤蟆;為了騎老牛,和牧童去放牧,上山打鳥、拿梯子掏房簷家雀窩、打山梨;下水泡子裡摸魚,採菱角,撿野鴨蛋等活動。

秦煥金不太參與這些事,他的業餘時間除了看書,就是幫家裡幹活。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贈給我一本橫格本,口袋大小的筆記本或天壇牌鉛筆等一些小禮物。本上會有贈言,寫上「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人生道路坎坷不能一帆風順,我們要乘風破浪,像海雁,在大風大浪中翱翔」等勵志的鼓勵話。

我也學著用等價值的大算草本,橫格本,端端正正用紅藍鉛筆寫上「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遲, 人生向雄鷹展翅,志在千里,永往直前」等名言警句回贈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倆相互之間惺惺相惜,彼此很合得來。

我倆一起上學,放學後一起採野菜喂家裡養的豬,一起去南山採蘑茹打柴。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偷 瓜

他很有膽量,領我貓腰鑽玉米地到瓜地去當吃瓜群眾,就是偷瓜。他爹秦國榮和另一個老頭看瓜,秦國榮站在瓜地那一邊老遠地頭上罵他,小煥金不要臉,瓜地還沒開園,你就領同學來偷瓜!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點都不在乎,一本正經地回敬他爹:吃瓜不算偷,青瓜裂棗,誰見著誰咬!

我羞的臉通紅,趕緊小聲說:走吧,走吧,我都不好意思了。他大聲乾脆地說,沒事!我摘你吃,並笑著咬一口瓜,邊吃邊招手喊他爹:爹, 農民老爹秦同志,你種的這瓜真甜, 不吃白不吃,白吃誰不吃,哈哈, 真好吃, 真好吃。

氣的他爹在瓜窩棚前地上暴跳如雷,跺腳罵娘,就差沒罵他祖宗了。

父親是不允許我去掰青苞米偷甜瓜的。每年瓜秋了,屯裡的孩子們都相約去瓜地頭,偷吃甜瓜。瓜農會像徵性呵叱吆喊二聲,一人摘一個小瓜都走吧!

鄉里鄉親,左鄰右舍,論起來都是屯親家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有時瓜農高興,還會親自下地摘一筐主根小瓜。最先開花,最先結果早熟的小瓜,給孩子們吃。

瓜地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去田頭都可以吃瓜,嚐個鮮,但是不能隨便帶走。瓜得一茬一茬統一採摘,按戶按人均分。秋後分紅時從工分中扣錢,也有效益好的生產隊,秋後統一銷帳,一分錢不要了,變成社員的福利待遇。

我小時候靦腆,從不去瓜地打擾。我們家哥幾個被父母管的甚嚴,不許我們動生產隊的一草一木。屯裡瓜農經常對社員們說:人家王隊長的孩子從來不來瓜地偷瓜吃。

瓜農一般一年換一個,他們每年都讓別人給我捎話:告訴王二安子放學後來一趟,我找他有點事。這樣,我一年瓜秋也就去一回,他就會精挑細選,寶貝似的給我摘2個又大又甜的瓜。

每次他們都說:這瓜地就你不來呀!有時還會指給我看:這個是瓜王,我特意給你留的,二安子吃吧,家家孩子都來吃,又不是你一個來吃瓜, 別不好意思,香瓜裂棗,誰見著誰咬! 你大哥大姐我讓他們來吃瓜,他們都不來,你能來大姨父很高興!農村都是屯親,見面稱呼的都很親。

我回家後都會和父親說,父親毎次都說,中,再別去了。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烤青苞米

我倆在呼蘭河草甸上打柴,秦煥金還順道偷掰幾穗生產隊青苞米,抱在懷裡用衣服擋著走路下山。中午在山下河套打間吃飯,就著家裡帶的鹹黃瓜蒜茄子吃烤青苞米,渴了就喝呼蘭河裡清水。

他烤青苞米有高招,苞米不扒皮,直接放在沙灘扒好的坑裡。苞米上邊再放上一蔟地頭掰來的麻籽,麻籽含油量高,秋後果實能炸麻油,用青麻籽烤玉米很香, 然後在麻籽上埋一層黃沙,黃沙上放乾枯的柴草,乾巴柳樹根,枯樹枝。用火柴點著,攏篝火一樣,不一會在灰燼裡扒出苞米。苞米扒下外皮,裡面的玉米穗被烤的焦黃,外焦裡嫩,焦香四溢,真個好吃。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打 柴

秦煥金做事思考一般都是先看後做,細緻周到。農村的地頭地角都有不成片荒草地,有的地頭還有埋了死人的墳頭。墳頭和梯田埂上都長半人或一人高的蒿子野草,到秋天家家用這些茅草燒火做飯,它們是上好的柴火燃料。

我倆結伴去打柴,到草地那我伸鐮刀就割。秦煥金都會攔住我說,別介,咱倆先走一圈,看看長勢。我倆一走,才發現蒿子野草,有高有低,有疏有密。

他指點我說:高低疏密分開割,平分一家一半,這樣,我倆打的柴都對等,好的壞的均攤,誰的不多,誰也不少,一家一馬車,或兩家一車對半分,公平合理。相比較,我頭腦簡單,沒有他的韜略心計。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姐弟都能上中專

秦煥金她姐秦豔芳,高中畢業,就在鄉小學當了民辦教師。二年後,她被鄉黨委選拔保送到綏化師範上學,畢業後分配在鄉中學當教師。幾年後又調到縣教育局任科員,後提拔為人事股長。

我上大學的第二年,秦煥金給我來信,告訴我他已被公社黨委保送到黑龍江省拉林水利工程學校上中專。二年後畢業,他被分配到綏稜縣四方臺鎮,在綏化地區拉林河四方臺水文站工作。拉林河水文站只有他一個人頂班,他即當站長又當工人,重要的是娶了衛星公社老家本屯的村花張夢蘭,沒要一分錢彩禮。

後來,他把父母和全家人帶出農村,戶口落在綏稜縣四方臺鎮,全家吃上了商品供應糧變為城鎮戶口。九十年代他調到綏化市水利局工作。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秦家姐弟都能上中專,畢業就是國家幹部,掙級別工資,吃商品糧,那年月,國家包分配,不愁安排工作,不愁找對象,山溝裡飛出了金鳳凰,就像現在的孩子考上211和985大學,叫人羨慕。

農村孩子憑自已努力,一家二個孩子雙雙跳出農門,令人刮目相看,舉大姆手指佩服,姐弟倆受到了舅舅和村民的嘖嘖稱讚。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轉眼之間,曲指一算,分別40多年了。90年代因為各自工作太忙,失去聯繫,不知他後來發展到何程度。

孩提時的知心好友,祝賀你實現了小時候的理想和願望,祝你家庭幸福,事業有成!

秦煥金,我的老同學,你一切都好嗎?

「末完待續」

2017-12月於海南三亞

作者 | 王志華 圖片 | © 網絡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巍巍的興安嶺,一條婉娫的河,盤山過嶺一路潤沃野,夏日青草綠,冬天封冰雪,藍天飄白雲,碧水向天歌,下筆千言寫不盡,最美呼蘭河,小村的傳說。by 王志華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美麗女孩

一方水土一方人,呼蘭河畔出美女,提起小山村裡的女孩,不禁使我想起朦朧的記憶。

我初中班有個美麗的女孩,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眉宇之間有種少女驚人的美麗,淡淡的柳眉天生未曾仔細的修飾過,頎長的身材,胸前隱隱墳起的鴿乳造型優美,頗有魅力。

這個美麗的女孩,她叫孫夢琳。她留給我的印象是她那長長的睫毛,那一雙忽閃忽閃漂亮的的大眼睛。

十幾歲正是豆蔻年華,懷春的年齡。私下裡,男生們都會偷偷的多看她幾眼。那年代,不像現在開放進步,男孩女孩在一起打打鬧鬧,說說笑笑非常熱絡,我們男女同學之間都不主動說話,更不會在一起玩耍,農民的孩子都比較封建。

孫的父母懂得人情事故,春天給老師送雞蛋,夏天送西瓜和呼蘭河裡的鮮魚,冬天送豬肉及棉鞋棉襪。她父母對大隊、鄉文教組領導也照此施以小恩小惠。他哥孫俊林初中畢業回鄉務農,沒幾個月,就當上了民辦教師。

靠家長周旋,孫夢琳一個女孩子竟當上了我們初中班的班長。每天上課前,等各科老師一進門,她都會第一時間,聲音悅耳地喊大家起立,同學們再一起喊老師好, 老師說同學們好, 她在喊坐下。

我們既是同學又是一個村的,兩家離得不遠,上學去放學回,都是一個方向。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不說就拉倒

一天放學回家,我在前邊走,她見道上左右無人,快步追上來,超過了我,在我眼前還邊走邊笑。我不知她在笑什麼,但心怦怦地跳。

聞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那一縷少女的清香,也好似聽得到她那銷魂蕩魄的柔語。她突然回頭問我: 你看我長的漂亮吧?你心裡怎麼想的?現在沒人看見,你說!你快說呀!快點說!

她洋溢著少女的純情和青春的風采。那天,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雙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長長的、一閃一閃的睫毛。像是探詢,像是關切,像是問候。

我鬧了一個大紅臉,太突然了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我語塞,性格中的靦腆,讓我無言語對。朦朧中對她有好感,但真不好意思說出口。

男女戀愛之事,是不太懂得,有時想了也不敢說更不敢做。而且我深知家庭的貧困, 父母的艱辛, 他們沒有錢為我出彩禮,大哥的婚事已讓父母焦頭爛額, 為彩禮沒有著落, 父母整天哀聲嘆氣,更絕不會允許我,一個十五六歲男孩過早戀愛搞對象。

「我啥也沒想啊!」我故作輕鬆回答她。她不死心,又說:「你究竟想沒想? 想就想了唄,這有啥話不能說,怎地?」我晃著腦袋說,沒有,真的沒想過。

她兩頰連同白皙的脖頸,整個都羞紅了,我的回答令她失望,有點難堪。

她歪著脖子,瞪著大眼皘,咬著嘴唇說:你不想啊!你不想我,你總瞅我幹啥?你不說就拉倒 。

我不想丟面子,違心說,拉倒就拉倒,可以啊。她恨恨的說,拉倒可拉倒,以後你不行瞅我,我也不在看你。

她健美的身材,尤其是那一頭烏亮的秀髮回眸一甩,扭頭快步小跑,走了, 那種迷人的風度, 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

我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悵然若失,我不是無心之人,家裡的窘境讓我卻步。

從此我倆見了面,都面無表情,揚著臉,擦肩而過。她是有心的而我卻是無意,老天知道,我和她仍然會偷偷地用眼睛的餘光瞄著雙方的一舉一動。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野 遊

初中畢業,班級畢業儀式結束後,我和班級男同學約好上南山玩,同去呼蘭河畔野遊。那天大約有本村十來個同學,她悄悄問一會你們上那去玩, 我說白石砬。她問我可不可以帶她,我也去, 我說不帶女生。

同學們也都不樂意帶著女生,農村孩子封建,上課男女生坐一張課桌上課,中間劃一條橫線,不能越界,缺個鉛筆橡皮,得女生主動說話借給男生,男生也不借。當時能唸到初中的女孩子很少。

初中一個班二三十人,也就二三個女孩,多數女孩在小學五年級前就輟學務農了。有的十六七歲就結婚生子,被家長逼著去買賣婚姻換取彩禮,禮金用於給哥哥弟弟等男孩蓋房子娶媳婦。

七月的小興安嶺西南蔍餘脈, 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白雲朵朵,空氣清新,習習的山風,使人心曠神怡。不時聽到白石砬山崖上,王敢哥鳥兒和布穀鳥此起彼伏的叫聲,一群野鴿子撲楞楞從山凹裡樹梢上飛過,幾隻黃雀綠頭八哥鳥兒落在我身邊花叢的小樹枝上,有的甚至飛到我們腳下,蹦跳著歡唱。

白石砬山下是由東向西靜靜流淌的的呼蘭河,一灣清澈的河水流到這裡,突然遇到了西側白色立陡的山崖,湍急的水流在岩石下猛的一個急轉彎,打著旋兒轉向南流,河裡湧起一個接一個的旋窩,嘩嘩流到草原深處才拐彎向西奔騰而去。

我們站在高高的白石砬上,極目遠眺, 綏化縣城在白雲飄渺下若隱若現,冒著白煙的火車, 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上奔馳,呼蘭河畔綠草如茵,一望無際的松嫩平原盡收眼底,大家豪情滿懷, 衝著呼蘭河畔明媚的陽光綠野藍天,齊聲朗誦毛主席詩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有的朗誦隨口編的小詩:呼蘭河,母親河。衛星大地紅爛漫,呼蘭河畔盡朝琿, 看今朝革命風雷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啊, 中國,是我們的中國!啊, 世界, 是我們的世界!敵人一天天亂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等等。

過一會兒,總會有一個人揮手,振臂高呼,同志們,衝啊!先跑下山,其他人隨後蜂擁下到河畔沙灘,拿柳條子轟趕從河裡爬上岸來曬太陽的十幾只水貂,驅趕抽打岸邊的甲魚,掀翻了幾隻王八蓋子,那些上岸產卵的甲魚翻身很快,跑的更快。大家眼瞅著水貂,甲魚撲騰撲騰的跳到了河裡。

大家正瘋玩時,突然我看見她和另一名女生,從河邊沙灘迎面走過來,越來越近,四目相對……大家面面相觀,無言以對,誰也沒想到她也來參加野遊。

同學們沒人和她說話,誰都不理她,她十分難堪,自覺無趣,非常難過,走也不是,不走又無人歡迎她,她眼裡噙淚,快步從我身邊擦肩走過,哭著跑上山坡回家去了。

有的同學說是我讓她來的,譏笑我和她好上了,我百般抵賴,對天發誓絕無此事,那時我年齡小,不懂愛情,更不會體貼女孩。

我知道,同學們一定傷了她的心,我們不該彼此遇見了,讓她尷尬,從根本上說同學們這樣對待她是因為我倆的原因 ,我們擦肩而過,相識卻沒有相知,熟悉卻無緣相愛。

我多年以後,仍時常想起和夢見呼蘭河,想起呼蘭河,就想起了她,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

「行千山,涉萬水,相思路上霧蒙朧。」若干年後回頭望,都是

錯。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金色的學生時代一去不復返

高三快畢業時候,因文革取消了高考,為了畢業後能順利在兵團軍墾農場就業,我轉學到了趙光兵團,就是大哥工作的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

我的同學,他們畢業後基本都回鄉務農,和父輩一樣世世代代在田野裡勞動,過臉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

離開學校前夕,我戀戀不捨的在校園裡轉了一圈。每棟校舍,教室都進去看了一遍,又到坐了二年多的課桌椅子上靜坐一會。別了,我的母校,再見了,我尊敬的老師,我朝夕相處的同學,金色的學生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走那天,老師和同學們都為我祝福,揮手告別時,我一回頭看見她和幾個女同學遠遠的站在人群外邊向我顎首致意。我至今能清晰的記得那天的畫面:她白白淨淨的臉龐,透明如雪的肌膚。雙眉彎長,雙眸閃爍。小小的鼻樑下有張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微上翹,帶著點兒哀愁的笑意。

我揮揮手,沒有說一聲再見,道珍重。我後悔,那時不會表達愛意,竟為幾句話不投機互相治氣,見面不說話,好幾年不來往。那段美妙朦朧的感情,還沒有發芽,就被扼殺了。

後來我在兵團軍墾農場參加了工作,她回鄉務農。再後來,她被推薦選拔考上了綏化師範學校,畢業後回鄉中學當了教師。

她幾次到我舅舅和四姨家打聽我,志華他來信了嗎?他處對象了嗎?他現在是否有女朋友等等,這些話都是多年後四姨和表哥鄭興周告訴我的。

舅舅和四姨都不看好她,都不同意我和她來往,根本不會為她給我傳口信。

那時人的思維滯後,通訊也不發達,如果寫封信,打個長途電話,或她直接買票上火車來兵團,什麼亊能不解決呢!

1976年,我回老家探親。四姨對我說:她不行,她想跟你處對象,你不處,不理她對了。這兩年,她處了幾個對象又都黃了。大家對她怎麼上的師範學校有懷疑,懷疑她勾搭了鄉上的領導,懷疑她作風不好,怎麼學壞的不好說,你這次回來,可千萬可別理她。

我嘴上沒有辯駁,心裡卻一千次的否定,應該不是的,她怎麼能這樣, 她不應該如此。

她後來嫁個當兵的人,蘭東縣武警中隊指導員。結婚後,她與經常到他家做家務打掃衛生的小通訊員,武警小戰士關係暖眜,被指導員抓了個現行,弄的身敗名裂,離了婚。

卿本佳人,奈何如此結局?世界上,那個少年不多情? 那個少女不懷春!如果當年她能找到傾心相愛的人,人生一定會改寫,絕對不至如此。

紅顏薄命,人生不如意十八九。

人生要有端正的生活態度,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無論處在順境逆境,都要把握自已,不作踐自己。我至今仍為她惋惜悲哀。

嘆,人生能有幾多愁,恰似呼蘭河水向西流。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秦家姐弟跳龍門

我摯友秦煥金,上學後改名秦煥軍, 他父母和發小們仍然喚他秦煥金,他是我的下屆同學。他臉龐白皙,眼眸烏黑深邃,不苟言笑,是個眼中有山河,胸中存溝壑的主。和那些臉朝黑土背朝天,世代務農家的孩子相比,他頗與眾不同,顯得更有文化氣質。

他每天堅持寫日記,把每天所見所聞,所做的事,都記錄在筆記上。保爾柯察金的名言,雷鋒日記上面寫的有些話,古今英雄豪傑的至理名言他都能倒背如流。

他多次給我朗誦:「我願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艱苦的鬥爭中鍛鍊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雷鋒)。」

在那火紅的年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他把歐陽海,王傑,麥賢得,劉英俊許多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都端正的寫在日記本上。

我向他學習過寫日記,也寫了幾天日記,但感覺內容枯燥乏味記豆腐帳一樣,沒意思,認為生活在鄉村平凡的世界裡,沒有價值的東西可記,就沒堅持下去。

平日他看小人書,我畫畫。他研究過我畫的鋼筆漫畫,試著臨摹過小人書中的人物、景色、花卉,結果都沒有我畫的好。

我倆換讀過許多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人生》等等,我倆把身邊周圍能借到的書都看遍了。

孩提時曾有作家夢, 他曾模仿毛主席,郭沫若寫詩,模仿魯訊巴金寫作, 他提出比賽,和我比試誰寫的好,但是由於文化底蘊低,幼稚小兒竟想唱和領袖名家名人的詩作,結果根本寫不出作家名人詩人的豪情和氣魄,只得做罷。

他有理想和抱負,胸懷大志, 多次說不甘心將來回鄉當農民,發誓一定跳出農門,到更廣闊的天地,大風大浪裡去遨遊。

他和我談理想,談人生,甚至認為自已生不逢時,惋惜自己為什麼沒出生在槍林彈雨的革命戰爭年代!

農村小孩交朋友,只是相約在一起下五道,打撲克,打冰嘎;到呼蘭河洗澡,抓蛤蟆;為了騎老牛,和牧童去放牧,上山打鳥、拿梯子掏房簷家雀窩、打山梨;下水泡子裡摸魚,採菱角,撿野鴨蛋等活動。

秦煥金不太參與這些事,他的業餘時間除了看書,就是幫家裡幹活。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贈給我一本橫格本,口袋大小的筆記本或天壇牌鉛筆等一些小禮物。本上會有贈言,寫上「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人生道路坎坷不能一帆風順,我們要乘風破浪,像海雁,在大風大浪中翱翔」等勵志的鼓勵話。

我也學著用等價值的大算草本,橫格本,端端正正用紅藍鉛筆寫上「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遲, 人生向雄鷹展翅,志在千里,永往直前」等名言警句回贈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倆相互之間惺惺相惜,彼此很合得來。

我倆一起上學,放學後一起採野菜喂家裡養的豬,一起去南山採蘑茹打柴。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偷 瓜

他很有膽量,領我貓腰鑽玉米地到瓜地去當吃瓜群眾,就是偷瓜。他爹秦國榮和另一個老頭看瓜,秦國榮站在瓜地那一邊老遠地頭上罵他,小煥金不要臉,瓜地還沒開園,你就領同學來偷瓜!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點都不在乎,一本正經地回敬他爹:吃瓜不算偷,青瓜裂棗,誰見著誰咬!

我羞的臉通紅,趕緊小聲說:走吧,走吧,我都不好意思了。他大聲乾脆地說,沒事!我摘你吃,並笑著咬一口瓜,邊吃邊招手喊他爹:爹, 農民老爹秦同志,你種的這瓜真甜, 不吃白不吃,白吃誰不吃,哈哈, 真好吃, 真好吃。

氣的他爹在瓜窩棚前地上暴跳如雷,跺腳罵娘,就差沒罵他祖宗了。

父親是不允許我去掰青苞米偷甜瓜的。每年瓜秋了,屯裡的孩子們都相約去瓜地頭,偷吃甜瓜。瓜農會像徵性呵叱吆喊二聲,一人摘一個小瓜都走吧!

鄉里鄉親,左鄰右舍,論起來都是屯親家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有時瓜農高興,還會親自下地摘一筐主根小瓜。最先開花,最先結果早熟的小瓜,給孩子們吃。

瓜地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去田頭都可以吃瓜,嚐個鮮,但是不能隨便帶走。瓜得一茬一茬統一採摘,按戶按人均分。秋後分紅時從工分中扣錢,也有效益好的生產隊,秋後統一銷帳,一分錢不要了,變成社員的福利待遇。

我小時候靦腆,從不去瓜地打擾。我們家哥幾個被父母管的甚嚴,不許我們動生產隊的一草一木。屯裡瓜農經常對社員們說:人家王隊長的孩子從來不來瓜地偷瓜吃。

瓜農一般一年換一個,他們每年都讓別人給我捎話:告訴王二安子放學後來一趟,我找他有點事。這樣,我一年瓜秋也就去一回,他就會精挑細選,寶貝似的給我摘2個又大又甜的瓜。

每次他們都說:這瓜地就你不來呀!有時還會指給我看:這個是瓜王,我特意給你留的,二安子吃吧,家家孩子都來吃,又不是你一個來吃瓜, 別不好意思,香瓜裂棗,誰見著誰咬! 你大哥大姐我讓他們來吃瓜,他們都不來,你能來大姨父很高興!農村都是屯親,見面稱呼的都很親。

我回家後都會和父親說,父親毎次都說,中,再別去了。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烤青苞米

我倆在呼蘭河草甸上打柴,秦煥金還順道偷掰幾穗生產隊青苞米,抱在懷裡用衣服擋著走路下山。中午在山下河套打間吃飯,就著家裡帶的鹹黃瓜蒜茄子吃烤青苞米,渴了就喝呼蘭河裡清水。

他烤青苞米有高招,苞米不扒皮,直接放在沙灘扒好的坑裡。苞米上邊再放上一蔟地頭掰來的麻籽,麻籽含油量高,秋後果實能炸麻油,用青麻籽烤玉米很香, 然後在麻籽上埋一層黃沙,黃沙上放乾枯的柴草,乾巴柳樹根,枯樹枝。用火柴點著,攏篝火一樣,不一會在灰燼裡扒出苞米。苞米扒下外皮,裡面的玉米穗被烤的焦黃,外焦裡嫩,焦香四溢,真個好吃。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打 柴

秦煥金做事思考一般都是先看後做,細緻周到。農村的地頭地角都有不成片荒草地,有的地頭還有埋了死人的墳頭。墳頭和梯田埂上都長半人或一人高的蒿子野草,到秋天家家用這些茅草燒火做飯,它們是上好的柴火燃料。

我倆結伴去打柴,到草地那我伸鐮刀就割。秦煥金都會攔住我說,別介,咱倆先走一圈,看看長勢。我倆一走,才發現蒿子野草,有高有低,有疏有密。

他指點我說:高低疏密分開割,平分一家一半,這樣,我倆打的柴都對等,好的壞的均攤,誰的不多,誰也不少,一家一馬車,或兩家一車對半分,公平合理。相比較,我頭腦簡單,沒有他的韜略心計。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姐弟都能上中專

秦煥金她姐秦豔芳,高中畢業,就在鄉小學當了民辦教師。二年後,她被鄉黨委選拔保送到綏化師範上學,畢業後分配在鄉中學當教師。幾年後又調到縣教育局任科員,後提拔為人事股長。

我上大學的第二年,秦煥金給我來信,告訴我他已被公社黨委保送到黑龍江省拉林水利工程學校上中專。二年後畢業,他被分配到綏稜縣四方臺鎮,在綏化地區拉林河四方臺水文站工作。拉林河水文站只有他一個人頂班,他即當站長又當工人,重要的是娶了衛星公社老家本屯的村花張夢蘭,沒要一分錢彩禮。

後來,他把父母和全家人帶出農村,戶口落在綏稜縣四方臺鎮,全家吃上了商品供應糧變為城鎮戶口。九十年代他調到綏化市水利局工作。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秦家姐弟都能上中專,畢業就是國家幹部,掙級別工資,吃商品糧,那年月,國家包分配,不愁安排工作,不愁找對象,山溝裡飛出了金鳳凰,就像現在的孩子考上211和985大學,叫人羨慕。

農村孩子憑自已努力,一家二個孩子雙雙跳出農門,令人刮目相看,舉大姆手指佩服,姐弟倆受到了舅舅和村民的嘖嘖稱讚。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轉眼之間,曲指一算,分別40多年了。90年代因為各自工作太忙,失去聯繫,不知他後來發展到何程度。

孩提時的知心好友,祝賀你實現了小時候的理想和願望,祝你家庭幸福,事業有成!

秦煥金,我的老同學,你一切都好嗎?

「末完待續」

2017-12月於海南三亞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往期精選(點擊標題可直接閱讀)

  • 舅舅給的那個燒餅,我印象極其深刻 | 我的家在東北(十三)
  • 汪支書的人生哲學 | 我的家在東北(十二)
  • 呼蘭河畔小山村 | 我的家在東北(十一)
  • 那年月,東北是山東人最好的出路和選擇 | 我的家在東北(十)
  • 嫩江組詩 紫薇花 | 有獎徵文N0.01
  • 鍾靈毓秀大王莊 | 我的家在東北 (九)
  • 那山那水山裡人 | 我的家在東北(八)
  • 那山那水那片大森林 | 我的家在東北(七)
  • 那山那水山裡人 | 我的家在東北(六)
  • 我的大哥大姐 | 我的家在東北(五)
  •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三)
  •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二)
  •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一)

-END-

那個擦肩而過的美麗女孩|我的家在東北(十四)

王志華 ,筆名遠近,齊齊哈爾市作家協會會員。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知青,中國一重教師,富拉爾基公安分局民警、副所長、指導員、分局政治處宣傳幹事、教導員。1977年畢業於哈爾濱電機學校政文專業。在《齊齊哈爾日報》《鶴城晚報》《齊齊哈爾公安報》《原創文學》《海南文苑》等報刊發表過多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