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的「圈地運動」

騰訊將西南地區納入到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

8月23日,在重慶舉行的智博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宣佈,騰訊西南總部落地重慶。

就在馬化騰宣佈騰訊西南總部落地重慶的前兩天,他剛剛在上海宣佈,騰訊華東總部正式開幕。幾天的時間內,騰訊就在西南和華東兩地插下了自己的大旗。

這可以算是騰訊在重慶市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一次業務推進。此前,兩者多有合作,比如,騰訊就在去年把“互聯網+峰會”放到了重慶來舉辦;馬化騰甚至還在2017年12月的時候現身長江索道,體驗了一次“掃碼乘索道”。但如此大力度的合作,還算是第一次。

此前,西南地區並不是互聯網企業們所青睞的一個市場,但國家的政策傾斜卻帶來了新的變化。2016年,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正式批覆。今年5月份舉行在貴陽舉辦的的數博會更是讓這座城市戴上了“大數據之都”的帽子。

政策的吸引力讓巨頭們開始加碼。阿里雲在數博會上宣佈了在貴州發展的的下一個五年計劃,騰訊則表示,在貴安新區建設的“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已經投入一期試運行,未來會把最重要的數據存儲在這裡。

貴陽之外,巨頭們開始尋找新的落腳點。另一座西南重鎮重慶自然成為了它們關注的焦點,而智博會則是它們公開佈局進程的一個好窗口。

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智博會期間提到,重慶地區的“用雲量”出現了明顯的增長,“過去一年中重慶用雲量增長超過了7倍的增長,而西部地區用雲量發展非常快,而重慶增速甚至是整個西部地區平均增速2倍”。在騰訊方面看來,重慶無疑也是一個大市場。

因此,即便在上海,騰訊的具體落地措施還未公開;它們已經在智博會上迫不及待地對外宣佈了一系列具體的合作舉措。

最主要的落地自然是體現在數據建設方面。騰訊稱,今年騰訊將追加30億元投資騰訊西部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工程,並將於年內開工建設,預計新增10萬臺服務器。此前,位於兩江新區國際雲計算產業園的騰訊雲重慶黑石數據中心已經正式對外開服。

除了數據中心的建設之外,騰訊還希望在民生、經濟等多個方面,將自身的技術能力灌輸到重慶的城市建設之中。“騰訊正在積極與重慶各行各業共同推動數字化進程。”馬化騰在智博會的演講中表示。

看起來,在插旗定點之後,騰訊還想把自己在大本營廣東的數字化建設經驗進一步移植到重慶。

對於“數字廣東”的建設是騰訊今年的一個業務重點。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到,廣東正打造全國領先的省級數字政府樣板。在這個進程中,騰訊將會起到推動作用。

“推進‘數字廣東’建設是騰訊今年最重要的任務,這將是全國最領先的省級數字政府樣板。”馬化騰當時表示,騰訊將為廣東省打造一整套數字政府的方案,同時連接民生相關領域。

為了推動數字廣東建設的發展,騰訊甚至選擇了和運營商進行結盟。2017年10月,一家名為“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的企業正式成立。和運營商達成合作關係,對於騰訊在廣東地區推進數字化,提供了傳統電信領域的支持。畢竟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中,運營商依舊會扮演者主要的角色。

在高層的定調下,今年在廣州舉辦的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也把“數字廣東”的建設成果作為了一個重要的展示方向。

會議上,騰訊方面展出了為廣東省打造的一個政務小程序“粵省事”。在這個小程序中,廣東省的居民可以完成分佈在各個業務部門的民生服務,比如辦證、繳納社保等。馬化騰也在會議上將這個小程序作為數字廣東的重要結果進行了推廣。

至於在重慶,騰訊似乎也想將這座西南地區的直轄市進行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數字化的轉型。

比如說,騰訊已經在和重慶交運集團探索如何把空運、陸運、水運三個通道的物流信息打通,幫助重慶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它們還把 “騰訊110”舉報平臺的運營團隊放在了重慶。

經濟方面,騰訊還在把自己的技術和西南地區的旅遊資源結合起來。在此前“一部手機遊雲南”的基礎上,騰訊這次又推出了“一部手機遊武隆”的服務,目的在於打造智慧旅遊平臺,推動旅遊行業在重慶地區的發展。

“旅遊是集公共服務、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三方面於一體的行業,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旅遊的2.0時代,它是以科技、文創、運營為驅動的時代,騰訊的定位是數字化的助手工具。”負責推廣智慧旅遊的騰訊雲副總裁王濤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無論是“數字廣東”,還是正在構建之中的“數字重慶”,實際上都可以被看作是騰訊希望在全國各地推廣雲技術的一個具體舉措。

在廣州舉行的“雲+未來”峰會上,馬化騰就提到,希望在未來構建三張網: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

其中的“智聯網”是一個相對新鮮的概念。按照馬化騰的說法,智聯網的核心是一個雲計算的“超級大腦”,騰訊雲的超級大腦應該包含多方面的能力。在這個概念之下,騰訊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務將通過雲端傳遞給所有的用戶,不但覆蓋各行各業,也覆蓋從雲到端的各個系統。

但在搭建“超級大腦”這個概念上,騰訊事實上已經落後了老對手阿里一籌。後者搭建的超級大腦,最早就建立在城市服務的基礎上。

2016年,杭州市政府與阿里雲共同開創了“城市大腦”這個概念,並在同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啟動。在城市大腦的管控下,杭州市的交通情況現已達到了高度自動化的程度,管理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如今,騰訊似乎也希望沿著競爭對手的步伐來推動自身雲技術的落地。相比於在企業端尋找一個又一個的合作伙伴,通過攜手政府來讓雲技術更便捷地實現大規模落地,看起來是個更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也讓政務雲成為了騰訊在和各地政府洽談合作的過程中最有力的一個籌碼。無論是物流,還是旅遊,往根本追溯,都與一個地區的政經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數字廣東”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騰訊的雲技術上,重慶現在看來也不例外。

“政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們在智慧旅遊上,除了景點之外,還涉及到了金融保險、餐飲、消費這些需要管理的部分,所以也需要和政府進行深度合作。”王濤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一個未經騰訊官方證實的傳言是,為了推廣包括政務雲在內的雲服務,騰訊的高管們在今年內跑遍了全國各地,希望能夠或者儘可能多的地方政府支持。

即便是在雲技術的佈道上,騰訊也在不經意間向老對手看齊。它們從2016年開始舉辦的“雲+未來峰會”,已經隱隱約約地有了騰訊版“雲棲大會”的味道。

除了每年的主峰會之外,騰訊還會在全國各大城市召開分會場。如今,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外,“雲+未來”峰會已經在蘇州、西安、重慶等二線城市舉辦。騰訊希望,這些分會場在傳播技術的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廣作用。有媒體也預測稱,之後,“雲+未來”峰會會在更多城市召開,目的是向公眾更多地發聲。

當然,僅僅在“雲+未來”峰會本身舉辦三個月之後,就立馬召開分會場,騰訊雲很難在重慶的峰會上拿出新的數據進展。從現場的分享內容來看,騰訊雲的一眾高管也僅僅是將一些新近達成的案例進行了傳播。在數據表現和未來的整體規劃上,騰訊雲方面依舊三緘其口。但騰訊需要更多這樣的發聲機會。

從一些跡象來看,騰訊正沿著老對手走過的路徑來發展自身的雲業務,不過實際上並不是一件十分令人難堪的事,能夠形成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對於現在的騰訊來說,發展雲業務已經成為了一個箭在弦上的事情。

就在智博會召開前夕,騰訊發佈了2018財年中報。財報顯示,騰訊第二季度淨利潤1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環比下降23%。市場最為關注的騰訊網絡遊戲收入環比下降12%至252.02億元,給騰訊財報帶來了無法迴避的影響。

這可以說是此前一直高速增長的騰訊,在市場上遇到的一次滑鐵盧。

在此前的幾年中,遊戲收入一直在騰訊的整體收入結構之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憑藉著《王者榮耀》這款明星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騰訊的遊戲業務為集團的整體營收貢獻了50%左右的比重。

這固然是騰訊業績靚麗的主要推動力,但也同步引發了外界的對於騰訊“過度依賴遊戲業務,失去創新能力”的擔憂:一旦遊戲業務的增長勢頭出現停滯,騰訊將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找到下一個業務增長點。

另一邊廂,儘管馬化騰多次為自家的雲服務站臺,並且曾經提到騰訊雲已經成為了集團內部To B領域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但這些支持很多時候都只是停留在了口頭層面,而沒有轉化成明顯的實際效益。一個客觀現實是,騰訊雲這幾年的發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市場份額是一個最為直觀的體現。根據IDC的數據,2017年全年,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為45.5%,排名國內第一;而騰訊雲雖然排在市場第二的位置,但它們的市場份額為10.3%,距離阿里雲還有相當一段的距離。

儘管兩者大力發展雲業務的時間進程不可同日而語,騰訊雲也已經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從“Others”到國內第二的進步,但對於這種體量的巨頭來說,30%的市場份額差距並不算令人樂觀。

騰訊在遊戲業務上的頹勢意味著它們需要從其他業務上得到更多的收益,而云服務自然也是需要被重點考慮的領域。可以說,選擇從政務雲入手,和各地政府合作推進,雖然看起來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但這看起來像是騰訊雲在市場上實現進一步突破的途徑。無論是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