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國際化工巨頭在華投資劇增,中國化企將如何應對?

中國作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正在逐漸向世界打開。在化工行業外資引進的勢頭十分強勁,7月剛過半,巴斯夫、陶氏、阿科瑪、宣偉等國際化工巨頭接連增加在華項目的投資。

國際級的殘酷競爭已然來臨,同行們請保持警醒!我們要面對不僅僅是環保、去產能,還有開放競爭!

看似平靜的7月,其實暗藏大事。

警惕!國際化工巨頭在華投資劇增,中國化企將如何應對?

7月2日,阿科瑪中國研發中心二期正式啟動。位於江蘇常熟的研發中心將配備多間實驗室、頂級大型聚合物加工設施、用以中試實驗的工藝研究和培訓中心等。此次擴建將使研發中心的實驗室和辦公面積增加一倍。

7月9日,巴斯夫和中國簽署了非約束性合作諒解備忘錄。巴斯夫計劃產能100萬噸/年的乙烯裂解裝置最晚在2026年竣工,作為其一系列高度一體化(Verbund)的下游高價值供應鏈的起點。項目整體將於2030年左右完工,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繼德國路德維希港、比利時安特衛普後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

7月11日, 陶氏化學張家港生產基地的組合聚醚多元醇工廠開業。張家港基地的新工廠是世界級的組合聚醚多元醇工廠,進一步提升了陶氏本地化生產能力,為本地客戶提供優質聚氨酯材料和定製化解決方案,預計將滿足耐用消費品、基礎設施、汽車等市場領域日益攀升的需求。

7月11日,宣偉塗料宣佈其全新塗料工廠於江蘇南通正式落成。這一全新工廠生產包括水性、UV(聚氨酯紫外光固化)以及粉末塗料等多元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傢俱、重型設備以及基礎建設等領域。

這些國際化工巨頭的增資,既是對中國市場的看重,也意味著中國的化工企業將面臨世界級的殘酷競爭。

國際化工巨頭,在技術積累和商業成熟度上相對都更優於我們,我們可以藉此機會瞭解學習他們的優勢,以加快我們產能升級的速度。

同時,我們也必須“聚合”起來,以增強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單個企業很難從巨頭手中分到話語權,而如果中國化企在化工行業新生態的過程中,失去了話語權,也就意味著將我們最後的市場優勢也讓給了巨頭們。

因而,單打獨鬥的時代必將過去。

化工行業應該學習高度開放的家電業,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競爭是血淋淋的,也是最歷練本事的!中國的化工行業依舊面臨著很多問題,但問題需要解決,形勢和現實都一再提醒人們:我們的賽道是世界級的,不努力就要被淘汰,落後就要捱打!

貓化工,一直致力於為化工企業互聯網賦能,“聚合現在,贏在未來”,希望未來的化工新生態裡,有我們中國化企屹立不倒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