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今年上半年,由華納兄弟出品、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頭號玩家》一經上映就席捲全球,最終在全球豪取5.82億美元票房佳績的《頭號玩家》,

不僅成為華納兄弟今年最成功的影片,更將斯皮爾伯格的個人票房紀錄推至百億美元,而他也是全球影視首位達到這一成績的電影人。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頭號玩家》讓觀眾知道了斯皮爾伯格懂電影更懂青春。金剛、侏羅紀、閃靈、哥斯拉、異形等等代表著美國許多人童年記憶的元素都被巧妙的塞進了這“短短的”140分鐘裡,可以說老男孩斯皮爾伯格將它對電影的理解、熱愛、夢想與情懷都濃縮到了《頭號玩家》中。當影片的最後哈利迪對韋德說“謝謝你玩我的遊戲”時,我們彷彿看到是斯皮爾伯格化身與詹姆斯·哈利迪融為一體的阿諾克朝銀幕前的我們同樣說道:“謝謝你看我的電影”。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近期DigitalSpy報道,影片女主角Olivia Cooke表示已經簽訂了《頭號玩家》續集的合同,但是目前仍“不知幾時開拍,也不知道最新的動向”,這意味著該片的續集再次得到確認。而曾經《頭號玩家》中最大的遺憾——奧特曼,很有可能將出現在續作中。影片《頭號玩家》是編劇Ernest Cline的同名小說《Ready Player One》改編的,原著中在劇情的最後出現的是奧特曼,但是由於奧特曼版權方日本圓谷株式會社與UM公司在海外版權存在糾紛,所以影片的最後很遺憾的用鋼鐵巨人進行了替代。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奧特曼”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你可能想象不到,如今已經50多歲的“奧特曼”居然與版權戰鬥了40年,這個故事還要從奧特曼形象早期的設計者成天亨與“特攝之神”圓谷英二的矛盾說起。由於在商業方面的意見不和,從“哥斯拉”系列就開始合作的成田亨與圓谷英二最終分道揚鑣,成田亨在離開前就因“奧特曼形象”的版權歸屬問題與圓谷產生了糾紛。後來二者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但圓谷在成田亨同意和解後翻臉,拒絕為他授權任何版權,這種漠視知識產權的行為為圓谷後來深陷版權糾紛的泥潭埋下了伏筆。

圓谷公司在經歷了圓谷英二與其子圓谷一的輝煌時代後,接力棒在圓谷一英年早逝後傳到了他的弟弟們——圓谷皋和老圓谷粲手中,兩兄弟能力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圓谷公司瀕臨破產,後來不得不接受泰國人辛波特的投資而得以續命。隨後圓谷公司為了迎合泰國市場而拍攝了兩部被粉絲成為黑暗歷史的電影,而正是由於這兩部作品,直接導致了後來圓谷與泰國方面的版權糾紛。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後來的80年代,圓谷艱難的渡過了最為黑暗的二十年,然而不論是家族的第三代傳人圓谷一夫與圓谷英明,還是從東寶請來的大山茂樹都沒能幫圓谷走出虧損的泥潭。直到2007年底,已經走向沒落的圓谷再也無法從銀行貸到款,負債累累的企業最終難逃破產的命運,被TYO公司收購後又被賣給Fields,商品化權利則由萬代獨佔。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圓谷公司之所以陷入危機,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曾經曠日持久的版權糾紛,賴以生存的海外版權得不到保障直接導致了其利潤的下降甚至虧損。1995年,“主角”辛波特就向圓谷在美國的子公司Ultracom發了一封律師函,聲稱對方在日本以外國家授權其他公司複製、銷售奧特曼音像製品的行為,侵害了其作為奧特曼系列在日本以外地區版權所有者的權益。

辛波特巧妙的設了一個局,聲稱圓谷皋與其在1976年簽署了一份合同(著名的“1976合同”),將9部奧特曼相關影片的海外著作權無限期的轉給辛波特。

在與圓谷公司後來的交涉中,辛波特以「圓谷必須首先公開承認“1976合同”的真實性否則不予提供該合同的副本」相要挾,隨後的1996年圓谷一夫滿足了辛波特的要求寄給對方一封《致歉函》,在「表達歉意和表明希望贖回版權」後圓谷一夫卻發現發來的合同竟然是偽造的。 “天才”的辛波特後來卻以《致歉函》的內容作為認可的證據在日本海外大肆使用這9部作品的版權,這場糾紛大戰也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次年圓谷公司便向辛波特發起訴訟,但是經過3年的等待後卻被泰國法院判決“1976合同”真實有效,辛波特就這樣名正言順的拿到了9部作品的版權。2004年不甘心的圓谷再次發起訴訟,經過專家多次鑑定後,確認“1976合同”系偽造文件,辛波特也因此入獄。然後辛波特再次展現了他的“天才”,入獄前他宣傳已經將“1976合同”中的版權全部轉給了日本UM公司。

一份小小的“1976合同”卻在三個國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判決。在日本方面,“1976合同”經過三次判決均認為合同有效,隨著終審判決的到來,“天才”的辛波特在日本拿到了9部作品的版權,儘管法院同時認為圓谷是該系列作品在日本的著作權所有人,享有作品在日本的合法權益,可是當辛波特將“合法”的版權轉給日本UM公司後情況就變得更復雜了。在中國方面,2002年廣州銳視從辛波特的採耀公司手中購買了“1976合同”所涉奧特曼在中國地區的版權,因此和圓谷在中國產生糾紛。同樣經過艱苦絕倫的三場判決後,圓谷公司再次等來了另其崩潰的終審「認定“1976合同”真實有效,判決辛波特、採耀公司和廣州銳視享有該系列在中國的版權」。

而至於當年辛波特轉給UM公司的版權,UM又將其授權給了香港TIGA代理該系列的版權業務,此後廣州藍弧從TIGA那裡取得了昭和系列奧特曼的授權的,發行了一部《鋼鐵飛龍之奧特曼》的電影。

《頭號玩家》續集確認,奧特曼: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就在《頭號玩家》上映後不久,圓谷公司在美國打贏了與UM公司間的版權糾紛案,這意味著圓谷公司與辛波特對戰21年後終於取得了該系列在美國的版權,而廣州銳視從辛波特手中取得的版權也將在今年到期。由於拍攝《頭號玩家》的時機不對,

一向重視版權的斯皮爾伯格不得不放棄奧特曼,當然要讓奧特曼出現在續作中還要看所涉及的版權能否得到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