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地方 抖音上擒「老賴」

這裡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廣袤的土地上,沒有高樓大廈,只有一望無際的草場和成群的牛羊。許多地方甚至沒有手機信號,人們還是遵循著原始的生活方式,不上網、不把錢存進銀行,甚至不乘火車、飛機。在青海,特別是在山區、牧區,如果問執行法官執行工作最難的是什麼,他們大多數人都會說:找人。

有人發現被執行人在這個牧場放羊,執行幹警驅車一天趕到,卻沒有發現他的蹤跡,一打聽,被執行人已經趕著他的羊群去了另一個牧場,而這一追,可能又是幾百公里。

當然,執行幹警不僅勇敢迅猛,他們也是“高原智士”。與發達地區不同,這裡難以用上執行查控的現代化手段查找被執行人和財產,但高原幹警們運用高原智慧和高原意志,不辭辛苦,有人騎馬進山好幾天,有人通過微信群與申請執行人建立聯繫,也有人為了找“老賴”甚至刷起了抖音、快手等時下熱門的直播平臺。

在那遥远的地方 抖音上擒“老赖”

■用“高原意志”化解執行難題

7月25日,青海省貴德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汪永強帶隊,警車一路奔馳,路遇一輛中巴車,突然停了下來。

原來中巴車司機是一起保證合同糾紛擔保人的擔保人。“借款人是兩口子,下落不明;擔保人本身也是負債累累,作為被執行人也有其他案件在我們法院,我們就想盡辦法,找到了擔保人的擔保人。”汪永強介紹,司機駕駛的是到西寧的班車,為了保證乘客的安全,執行幹警會隨車到西寧,待所有乘客都到達站點後,再對司機依法採取執行措施。

警車繼續行駛,停在了一家賓館前。這一天,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的第二次“高原意志”夏季集中執行活動正式啟動。

這次沒有撲空,雖然沒有找到被執行人楊某,但他的妻子正好在自家經營的賓館裡工作。在查封了賓館財產後,隨著楊某的妻子,執行法官們又驅車來到楊某正在裝修的KTV,卻仍未見楊某。

“我下午一定去法院。”楊某的電話終於接通,聽說妻子要被執行法官帶走,他表示下午就會帶著錢到法院。

汪永強告訴記者,此前經過調解,楊某已經答應還欠款4.5萬元,且承諾如果沒有在7月20日前交清,會按照7.5萬元履行義務。然而已經到了7月25日,楊某還沒有履行的意思。

頂著烈日,楊某終於現身了。

7月25日晚,貴德法院執行局燈火通明,從窗戶望出去,月亮正掛在深邃寧靜的夜空中。汪永強拿著剛剛統計出的數據,鬆了口氣——貴德法院夏季集中執行活動的第一天,共執行案件24件,執結14件,到位115萬元,拘傳27人,拘留2人,扣押車輛3臺,搜查營業場所1處,查封其他財產(保險櫃)1個。

據悉,2017年3月,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在全省法院開展為期10個月的 “高原意志”執行攻堅活動。此後,青海高院制定專項行動方案並統一部署,提出加強立審執的協調銜接、加大財產查控力度、嚴格審查終本案件、規範執行案款管理、完善執行保障等24條措施。

在專項行動中,各級法院集中行動,形成聲勢。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了集中拘留及查扣被執行人車輛專項行動;互助縣人民法院開展了“凌晨出擊”活動;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法院開展了執行百日攻堅戰活動等等。

2017年,通過為期10個月的“高原意志”專項行動,青海全省法院結案率為84.95%,同比上升12.73%,執行完畢案件佔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的93.51%。

今年以來,已有不少法院再次開展專項執行活動。4月以來,海北藏族自治州兩級法院開展為期10個月的“決戰決勝”執行難攻堅活動。

“行動期間集中時間、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抽調兩級法院幹警近100多人,車輛16倆,利用午間、夜間、節假日採取查封、扣押和司法拘留等強制措施。”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庭庭長楊明明告訴記者,海北兩級法院先後進行集中執行140餘次,共執行案件103件,標的額456萬餘元,全部執結66件,標的額347.8萬餘元,其中31件案件被執行人迫於執行壓力自動履行。

全國人大代表、門源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曾充分肯定了海北兩級法院的執行工作,並表示會繼續關注海北兩級法院執行工作開展情況,希望海北法院繼續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兌現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在那遥远的地方 抖音上擒“老赖”

“法官,我發現了被執行人的線索。”

張某、趙某等44人分別與某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簽訂車輛掛靠協議。44人按照協議內容履行了勞動義務,但旅遊公司並未按期兌現勞務費,而是以出具工資欠條的方式暫時安撫了他們。在多次索要勞務費無果後,張某、趙某等44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持著旅遊公司出具的工資欠條,訴至湟中縣人民法院。

針對該系列案件申請人多的特點,湟中法院執行局建立了44名申請人與承辦執行法官的微信群,方便法官與申請人聯繫,在第一時間將執行進度同時告知所有申請人。

與此同時,申請人也積極在群裡提供被執行人線索。得益於一名申請人提供的線索,執行幹警終於找到了旅遊公司負責人李某。因拒不履行調解協議,法官對李某採取了強制拘留措施,李某這才履行了全部案款。

此後,湟中法院召開了案款兌現大會,44名申請執行人終於領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資。

“很多案件的成功執結都得益於建立的微信群。”湟中法院院長馬汝慧介紹,在微信群裡,特別是針對系列案件、涉民生案件,方便執行法官與當事人的聯繫,信息能及時溝通,方便當事人實時瞭解案件執行的進展情況,同時也成為申請人提供線索的有效平臺。

在那遥远的地方 抖音上擒“老赖”

■確認過眼神,在直播的正是“老賴”本人

一名網友在路上用快手直播,被一名執行幹警在網上刷到,再定睛一看,這名網友居然是失信被執行人,而且正巧在法院門口路過。幹警趕緊出門控制住了失信被執行人。

這個電影都可能拍不出來的情節,是發生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的一起真實事件。

無獨有偶,大通法院執行局幹警李玉良在休息時刷快手視頻,發現了被執行人焦某拍下的籌備婚禮的視頻。

焦某與前夫劉某離婚,劉某申請焦某返還彩禮7萬元。大通法院執行局通過執行網總對總查控,發現焦某名下無存款、車輛等財產。在走訪調查中李玉良得知焦某平時會玩快手短視頻,便時常到快手上搜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發現了焦某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焦某正準備再婚,把在酒店佈置婚禮現場的過程拍成了短視頻,李玉良從短視頻中發現了大量現金。

李玉良和承辦法官唐永遠立即出動,到達後卻沒有直接進入婚禮現場,而是撥通了焦某的電話,讓她出來談話。唐永遠對她說,這是為了不讓她第二次婚姻受到影響,沒有在結婚儀式上進行強制執行,希望她明白有財產而拒不執行的後果。

第二天,焦某就主動將7萬元案款交到了執行局,此案順利執行完畢。

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法院執行幹警馬應虎也在抖音、快手短視頻上找到了3名失信被執行人。“有的失信被執行人是做小買賣的,就用公司名稱開了抖音、快手賬號,我一搜索就找到了。”執行過程中,馬應虎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而是以客戶的名義將失信被執行人約出來談生意,見到失信被執行人後才按法律程序採取執行措施。就這樣,3名失信被執行人都履行了義務。

■穩妥處理好涉軍案件

為積極響應中央軍委要求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號召,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青海高院關於全力保障涉軍停償案件在規定的期限內依法辦結, 今年6月,西寧中院聯合城東區法院、城東區公安分局、城東區檢察院、公證機關等對西寧B公司依法有序開展了訴訟財產保全、涉案財物移轉和涉軍房屋及場地強制騰退行動。

2017年8月4日,西寧市城東區法院對受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A部隊訴西寧B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作出民事判決,判決被告將租賃期限已屆滿的位於西寧市城東區八一路××號的部隊房屋及土地歸還原告。判決生效後,經多次催告,B公司仍拒不履行。

經過青海高院、西寧中院與城東區法院的共同研究,決定由城東區法院對B公司法人拒不履行判決裁定進行司法拘留,由西寧中院民二庭、執行局、法警隊與城東區法院協同作戰,分兩個階段依次開展對被執行人抵押物的訴訟財產保全、查封物的移轉和涉軍房屋及土地的騰退工作。

由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的五個實施小組認真清點B公司的財物,並由公證員一一登記造冊,貼上編號,單兵執法儀實時錄像,全程留痕。由於保全物數量多,幹警平均每天工作12餘小時,用時3天終於順利完成聯合行動第一階段工作,運送出登記編號過的保全物和查封物共計68車。

聯合行動進入第二階段,實施非抵押物物品的查封移轉和場地騰退工作。幹警們頂著炎熱高溫、粉塵汙染,對予以騰空的房間依法張貼封條;對聯合行動第一階段完成後場地內剩餘的其他物品逐一查扣、登記並全程錄像。在城東區檢察院的全程監督下,經過2天的努力,成功將涉案100多間房屋、土地及附著物依法強制騰退完畢,並交付給中國人民解放軍A部隊。

西寧中院院長杭旭表示,這是依法平等保護軍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集中力量破解執行難問題中的重要一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