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導讀:6月15日,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落幕,來自美國的《無人之地》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西班牙的《阿頌塔之死》獲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為什麼是這些片子?我們試圖通過本屆“白玉蘭獎”紀錄片評委會主席尼克.弗雷澤的故事, 來一窺當下紀錄片講故事的有效方式。

文 | 小十

紀錄片《籃球夢》講述了兩個黑人少年追逐籃球夢的故事。他們具有非凡的籃球才能,卻只能在街頭籃球賽中大展身手。直到被一名星探發現,他們的人生才似乎有了轉機,但其中的一人卻還是因為膝傷而毀滅了多年夢想,另一個則進了大學離夢想靠近。

1994年,尼克·弗雷澤偶然間看到《籃球夢》,他沒想到這部紀錄片可能改變了今後的事業軌跡。“我對籃球一竅不通,但我很快就沉浸於兩位主人公的生活之中。這是一個完美的非虛構故事,一個關於美國生活的讓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動人的主角,吸引人的情節,巨大的情感張力。”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紀錄片寵壞了我,我再也不能忍受虛構的故事了,因為真實的故事要有趣得多!”70歲的尼克·弗雷澤為了參加這次上海電影電視節的評審工作,從倫敦坐了12個小時飛機到上海。

他一共需要看10部入圍到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的作品,其中包括5部單集紀錄片,5部系列紀錄片。其中包括引發無數網友熱議的生育題材紀錄片《生門》和BBC推出的海洋生物紀錄片《藍色星球2》。

但最終獲獎的片子一部來自美國,一部來自西班牙。

《無人之地》以新聞紀實手段和近40天的拍攝,客觀記錄並真實還原了俄勒岡州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內的農場主為了維護自己農場土地與聯播政府發生衝突的全過程,故事結構緊湊,且多角度呈現出真實矛盾,並非為了客觀而客觀。

《阿頌塔之死》則是一部剪輯精良的破案類紀錄片,以多角度、懸念重生記錄了阿頌塔、養父母以及審判員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環環相扣中給人以極大的震撼。

尼克·弗雷澤眼光毒辣,他的審片口味和創作口味一直都充滿個性。

“我喜歡那些帶著個人視角的故事,喜歡複雜的故事,喜歡有趣的講述。其實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不斷地和紀錄片創作者們聊天。他們告訴我許許多多的故事。如果哪一個故事真正打動了我,衝擊了我。我就想辦法去籌錢,盡一切努力幫助他們完成這部紀錄片。”

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走鋼絲的人》是尼克·弗雷澤早期參與制作的一部紀錄片。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在1974年8月7日,法國雜技名人菲利普·珀蒂(保羅·麥克吉爾 Paul McGill飾)在紐約世貿大廈高達110層的兩座大樓之間,完成了一次至今仍令人歎為觀止的壯舉——搭起了一條橫跨天穹的鋼索,完成了長達45分鐘的大膽表演。

菲利普在鋼索上或跪或躺,時而慢行時而舞動。影片鏡頭細膩地捕捉到了當年無比驚險的分秒,並生動地重演了現場,再加上人物訪談等多種手法,使得這部逐夢世貿大廈間的紀錄片,在美國911事件後,彌足珍貴。

此外,他參與制作的紀錄片《印度的女兒》也是把鏡頭對準施暴者,還原一位23歲印度女學生在新德里被姦殺的慘案。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從《籃球夢》開始,“我明白了紀錄片是我們的時代無法替代的一種文化形式。我們透過紀錄片理解他人的生活,也反過來思考自己的生活。”

提到尼克·弗雷澤,就離不開他在1997年創辦的BBC紀錄片欄目Storyville,這是BBC國際紀錄片裡十分成功的長期欄目。他曾擔任全球性紀錄片項目《為什麼要民主》(Why Democracy?)的系列編輯,以及紀錄片《為什麼貧窮》(Why Poverty?)的執行製片人。

雖然在Storyville工作期間,尼克·弗雷澤執行製作過不少傑出的影片,但他還是認為電視臺和他喜歡的類型之間有“隔閡”,“他們(BBC)想象那些紀錄片像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的來,但有時不明白這些東西多麼的脆弱”。

在尼克·弗雷澤看來,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們需要放鬆和有趣的東西,但是大多數紀錄片製作者還是嚴肅的。

就像他最早認識的中國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在聖丹斯電影節他看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它太嚴肅了,太讓人抑鬱了,但它直面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面對死亡。”

“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尼克·弗雷澤最近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提到,“它可以讓最可怕的東西也變得可以被理解。當然,不是所有的紀錄片都要這樣嚴肅,必須要有幽默的東西、輕鬆的東西、美的東西,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美。”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從《好死不如賴活著》到《世界上最大的餐館》,再從《大同》到《生門》,尼克·弗雷澤眼中的中國紀錄片也是多樣的。《大同》會讓他想要把大同的市長和倫敦的市長做比較,《生門》又解決了他對“中國醫院是什麼樣”的好奇。

“太不一樣了,但太有意思了。”

在尼克·弗雷澤看來,中國地大物博,人與人也不一樣,整個社會可以挖掘出很多值得拍攝成紀錄片的話題,加之中國社會還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因此在中國很容易找到好的故事。

對他自身來說,去年剛做完《千禧中國》,把鏡頭聚焦在中國年輕的創業者。接下來他也準備接著做一部有關網絡遊戲、虛擬現實的紀錄片。“你需要去關注這些新鮮的,這個時代在關注的東西。”

2016年,尼克·弗雷澤其實就離開BBC並投身於紀錄片SVOD(訂閱性視頻點播)平臺Yaddo,他同時也是丹麥非盈利性THE WHY基金會的創辦者及執行製作人,以及國際捐助性質的在線紀錄片平臺Docsville的創立者,他開始資助、孵化和展播紀錄片,其中也包括不少中國紀錄片。

尼克·弗雷澤:“紀錄片是一種存在,不是講述”

“我希望Docsville未來可以資助和播放更多中國紀錄片,我希望我們的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通過紀錄片瞭解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麼生活的。”

尼克·弗雷澤說,“其實從紀錄片產生到今天,我們紀錄片的資金籌措問題,從來都沒有解決過。”但這根本不是阻礙紀錄片拍攝的理由,BBC作為全世界是一個紀錄片老牌製作方,他們有這樣的DNA——不計成本地拍攝關心地球的片子,但金錢並不能阻擋他們繼續前進。他們有做這種事情的責任和道義。

“紀錄片改變著現實,也被現實改變。”尼克·弗雷澤這種對紀錄片的認知或許已經成為其精神花園的絢麗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