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她是清華工科女

美國名校博士

她是懷著二胎

升任麥肯錫全球合夥人的職場女性,

她是激流勇退回國

出任蓋茨基金會北京首席代表的慈善從業者。

她是探索結合中西方教育精華的

一土學校的創辦人。

她還是“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她的野心很大,

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

並渴望參與和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

她,就是人生不設邊界的李一諾

(點擊查看精彩視頻)

領航名人館

李一諾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2000年,獲清華大學生物系學士學位

2004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

2005年,加入麥肯錫加州洛杉磯辦公室

2011年,升任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夥人

2015年,任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2016年,創辦一土學校

2016年,當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1

從“沒想過要加入”

到“全情投入”

在加入蓋茨基金會之前,李一諾在麥肯錫已經工作了十年,她坦言,當時從未想過要換工作。但由於基金會是她當時工作的一個客戶,被基金會招募,帶著“到底是什麼讓世界首富如此專注投身於慈善”的好奇心,李一諾與比爾蓋茨進行了一次嚴重超時了1個多小時的會面。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正是在這次不是面試的交談中,李一諾第一次接觸到,在頂尖商業的摩天叢林之外,世界的另一面,是真實赤裸的生存沙漠。他說,“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大概20億以上的人沒有潔淨水。每年因為瘧疾死亡的5歲以下的孩子,有50萬人。”

蓋茨說,在加入慈善業之前,他會假設這些重要、宏大的問題,肯定已經有人在負責做,包括聯合國等多邊組織。但當去研究時,才發現“在這些影響到上億人生命的問題上,卻存在巨大空隙”。他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資源放到解決這些大問題上。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我們看到,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洛克菲勒等大企業家,在經歷了一定的財富積累以後,關注的不再是小我領域的事情,希望整合運用好自己的資源、技術、商業背景,著手去創造像“消除疾病”這樣“痴人說夢”般的世界性重大議題。

正是這種“我能做什麼呢?”的世界公民意識、積極的心態以及騎士精神的擔當,打動了李一諾,使她在2015年底,決定離開麥肯錫,回到北京,全情投身慈善事業。

2

從傳統“給錢”慈善

到“創新”慈善

說到慈善,或許你會默認為就是捐錢捐物這麼簡單。但蓋茨基金會,將世界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思想者,對接給世界上最嚴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從技術、商業模式、以及思維的角度去創新慈善的方式。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比如在解決瘧疾的傳播問題上,除了捐贈蚊帳、蚊香等驅蚊設施以外,你還能想到什麼辦法呢?蓋茨基金會研發了讓蚊子自殺、絕育的高科技,讓人會心一笑、豁然開朗。

例如疫苗運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需要保持低溫,先由一群科學家,想出能在沒有電的情況下讓冰筒保持零度一個月的方法,然後在中國找生產廠家,再運到非洲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是全球合作的典範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同樣,在提高兒童營養、母乳餵養、疫苗認證等問題上,他們都繞過原本的思路,找到創新的、也是容易操作的解決方式。

3

催化式慈善:

從“給予資金”到“解決問題”

最近,疫苗成了中國人心中之“殤”,而蓋茨基金會在中國,一直在支持國家藥監局(原食藥監總局)的改革。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要給政府錢呢?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說,有些慈善問題,並不是慈善本身通過多捐錢,多給資源就能解決的,而應該以“催化式慈善”的角度出發,以催化、培育的方式,幫助問題的解決。

“因為當時我們在中國一個很大的目標,就是希望中國的這些質優價廉的產品,能夠惠及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所以本著支持政府部門的能力建設和改革的目的,希望設立一個資助,讓相關人員可以去發達國家學習。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但就像網友常說的那樣道理我都懂,卻很難與日常的每個決定相結合。所以蓋茨基金會進而請到一位非常有經驗的美國食藥監局的退休管理者,作為首席科學家進入國家藥監局,讓他能坐在那教大家。

這樣的引進,比單次的出去學習,效果有明顯提升。一旦有了這個案例和效果,國家藥監局就可以自己去申請經費,創立新的機制。就變成中國體系的一部分了。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心中衡量好的慈善的標準,“其實就是問題導向,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問題的阻礙在哪兒?我只要能把這個障礙通了,那就是做得好的慈善,沒有通就不是好慈善。跟外面的道義、做的這些宣傳關係不大。”

4

從“想當然”

到“尊重事實”

李一諾從學界、商界,再轉行到慈善業,意識到很多事情跟原來想像中差得很遠。尊重事實,重新學習,是李一諾這幾年最深的感悟,基金會在中國做結核病防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說:最開始想的是,有結核病人需要治療,那很簡單,肯定是因為藥費貴。那解決方案顯而易見,就是讓所有的結核病人免費服藥,不就解決了嗎?但最後發現,結核病的藥費已經免了,為什麼病人還是不吃呢?

在調查後,她瞭解到病人提出的新問題,路程和車費是個問題,限制了免費的藥到達病人手中。所以基金會針對這個問題,又給結核病人報銷車費,以及一些營養費。這回算是“送佛送到西”了吧?

可車費也報了,但結核病人還是有吃藥困難。原來是容易忘記,不堅持。所以基金會需要解決的問題,變成了如何讓病人每天堅持吃藥?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2008年的時候,比爾蓋茨到海南看望結核病人,看到他們就下決心:“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新配方,把它做成一片,哪怕變成兩片”。又做了一個電子藥盒,每天定時提醒病人吃藥。

5

吸引好人才:

從“犧牲付出”到“給予相匹配的環境”

在世界首富創立的基金會工作,報酬怎麼樣?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說,基金會的薪酬和人才制度,在用類似企業的方法在運作,薪酬在國外,“跟一般的企業可比,但越高層的人,相比較他們做其他的工作,越是降薪的。”但在中國,因為社會對慈善行業帶著有色眼鏡的預期,總覺得一個人好像做慈善,就應該犧牲和付出,應該過得很苦。

但她認為,這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因為任何一個有前途的行業和機構,都一定需要靠吸引到好的人才,而不是靠情懷和所謂的苦難犧牲的精神,才會有所發展,所以希望提供一個跟員工的能力相匹配的待遇和好的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來留住人才。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她認為好的管理者就是可以把團隊成員的潛能發揮出來,成全他人成功,享受看見他人成功。她說,如果跟你工作的人都願意跟你工作,那管理者不就是等著摘果子嗎?這可真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心態使然。而對於自己,李一諾認為很重要的是要持續學習進步。

6

從蓋茨時間分配中學習

讀書、平衡管理、輸出

李一諾坦言,每次和比爾蓋茨在一塊,都感到深受啟發。一方面,蓋茨的事業做得很大、很廣,但另一方面,他又能鑽深。他認為最能夠形容自己的3個詞,不是“慈善家”或“首富”,而是“學習者”、“閱讀者”和“老師”。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蓋茨的工作方式:第一,就是大量的閱讀,給自己加油充電。第二,把公司的基礎設施架設好,讓合適的人來幫他做合適的事情,不用被埋沒於一些日常管理的工作,讓他有時間去想一些問題。第三就是往外輸出,他花大量的時間在做媒體、教育相關的工作。

7

建立一土:

從劣勢到優勢

回國以後,李一諾不僅投身慈善業者,同時也在教育界有所發展。她認同這樣一種說法:“經濟解決今天的問題,科技解決明天的問題,而教育解決後天的問題”。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和丈夫華章用6個月的“神速”,在北京創立了“一土學校”。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曾經辦學校都是在“神壇”上的事,但李一諾找到了著手的角度——“到底好學校需要什麼?

李一諾認為好學校由三個條件組成:第一孩子喜歡學校。學校需要提供孩子跟成人之間,一種被信任、被愛、安全的關係。第二成人團隊協同高效。第三,跟真實的世界是在一起的,可容入社區。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結合自己多年企業分析的經驗,認為自己其實可以比現有的學校做得更好。

8

從“中國最好的教育”

到“世界最好的教育”

李一諾今年41歲,她認為自己很幸運,是時代和教育的受益者。她在國內,接受了很好的、也是免費的教育,然後出國,見了世界,有了工作。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本著這種“事在人為”、“捨我其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李一諾希望在中國的教育業做一些嘗試,希望改變中國精英階層“肯定要出國”的想法,讓自己的孩子在國內接受的,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9

從“淘汰”轉向“成全”

李一諾分享了自己心中好的教育,是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的,也是不只為功名去學習,而是可培養內心充盈的“全人”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曾經的中國,因為人口眾多,資源匱乏,所以設立了以淘汰為目的的高考機制,“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機制”,讓中國學子在學知識、學技能方面,在世界上具有明顯優勢,但李一諾以自己在職場和教育中多年的觀察,認為“這些不是你的立身之本”。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今天的中國,已經發展成一個資源不再是主要問題的國家了,所以她希望教育也能相應的改變思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的學校,以學校為中心的社區,以成全的角度來對待學生。

10

從“最難的行業”

到“最受尊敬的職業”

“教師,有可能是天底下最難的行業,因為你的產品是人!”這是李一諾進入教育行業之後發出的感嘆。在中國,教師准入門檻相對較低,薪資水平低,工作時間長,並有大量行政工作,還要面對來自於社會和家長的壓力,且社會對教師提供的職業支持非常少。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認為,執行力、時間管理、項目管理、有效協作、溝通能力、創造力,實際上是所有職業的基石。所以從去年起,負責北京市二十萬家公立學校培訓的北京教育學院,在入職培訓裡,就採購了李一諾這個以“麥肯錫思路”培訓老師交流溝通的課程,希望以此惠及更多的老師,以及背後更多的學生。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她說自己的嘗試,不是為了多開分校來擴大影響力,而是想把這種思路和方式傳播出去,像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那樣,允許多元實驗,不斷吸取好的經驗,把它變成體系的一部分。

11

從“不好意思爭取”

到“我要做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人”

作為一名工科博士,李一諾也曾認為影響力是“虛”的東西,要拿成果說話。但她在2014年創辦了一個以“不端不裝,有夢有趣”為口號的微信公眾號——奴隸社會,至今已經積累了近百萬粉絲,今天的她又對影響力有了新的認識。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如果目的是倡導自己所相信的東西,並幫助到更多的人,“那影響力無非是我的工具,那為什麼不做呢?”

“所以我現在就挺坦然的,我覺得要做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人。”

12

從“女性的職場天花板”

到“不在乎別人設定的邊界”

“砸牆者”之稱的李一諾,她的24小時,要兼顧基金會、學校的工作,還有3個小孩,公眾號和社區的經營等等,時間明顯不夠用,到底李一諾如何分配時間呢?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李一諾解釋道,自己白天的工作時間都是在基金會,晚上在家裡基本九點半以後,就開始開會討論學校的事情,而中間一般五六點鐘到九點半之間,就是跟孩子相處的時間。

我覺得我的人生排序還是很清楚的,孩子肯定是我的最優先”,李一諾坦言,自從夫婦倆開始做學校之後,原來戀愛時那種兩個人的約會,就很少了,“其實不是沒有遺憾的。”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眾多女性在職場上,總面臨家庭、孩子、領導職位等的邊界問題,但李一諾似乎絲毫不為這些傳統的問題所影響,她不斷往前衝,從來不在乎邊界,想做什麼就去做。

她的秘訣是:“女性幸福從哪裡來?像愛孩子一樣愛自己。”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在任何瞬間,女性都可以更關注自己,不應該以任何的思維定式去要求自己付出、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其實和身體的狀態來比,在精神上照顧好自己更重要。

多做給你正能量的事,少做帶給你負能量的事。常常問問自己的內心——我想要什麼

所以在李一諾看來,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認為有意義,願意投入時間,就去追求。“我並不會在乎別人設定的邊界。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為首富工作,有三個娃的她,不端不裝,有夢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