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老帶新的3個新方法

昨天下班回家的地鐵上,一對母女的對話,讓我很受啟發。

女兒跟媽媽吐槽,暑假在培訓機構上課沒有在學校上課有意思,盼著開學呢!

媽媽很驚訝地問為什麼啊?

女兒說:在機構裡一個人都不認識,除了上課就是上課,很無聊……

聽到這兒,我想起了前兩天北京的王校長跟我探討如何老帶新的場景,所以,“孩子一個人在機構學習很無聊”這個痛點不就可以用來促進家長老帶新嗎?

話說回來,現在我們正處於暑假結課,急需秋招的階段,而老帶新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無論怎樣都不能錯過。

我們都知道,教學和服務是促進老帶新的根本,那除了這些老生常談的方法,還有沒有新方法可以借鑑呢?

當然有,我總結了3個:

1. 團報比單純優惠更有吸引力

以往我們的老帶新通常是給推薦的家長返現、給被推薦的家長優惠券之類的,這會造成推薦家長和被推薦家長的優惠方式不對等,給到推薦家長一種心理負擔,好像是衝著這點兒優惠才老帶新的,反而會把真心想要推薦但又看重面子的家長攔在了門外。

怎樣打消這種心理負擔呢?

我認為團報就是個好方式。

首先,團報可以讓推薦家長和被推薦家長享受到同等的優惠,消除推薦家長的“負罪感”,其次,滿足老生新生作伴學習的隱性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團報優惠力度不需要太大,一來可以節省成本,二來它只是刺激家長老帶新的由頭。

2. 給老學員特權,而非優惠

剛才說了,要儘量給到老學員和新學員一樣的優惠力度,那這意味著只從優惠層面激勵老學員嗎?

當然不是。給老學員更多特權,會更有效地刺激家長老帶新。

有時候,你跟家長溝通老帶新,他們可能會覺得你這是在請求,效果肯定不好,而減免學費、單獨輔導、課程靠前座位等特權則可以幫你打消這些顧慮。

3. 多刺激短期班家長老帶新

除了心理負擔可能會導致家長不願意老帶新以外,不願承擔孩子學習沒有效果的責任是第二個原因。

因此,家長推薦其他家長來上長期班的風險和難度都比較大,相反,像3節暑假收心班、1節公開課這樣的短期班,卻沒什麼風險和難度。

所以,我們應該多刺激短期班家長老帶新,為轉化長期班做生源儲備。

總結一下,雖然家長老帶新的源動力是機構良好的教學內容和服務,但兩者的提高需要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在暑假課期間從團報、給老學員特權、刺激短期課家長3個方面去拉動老帶新,最後預祝大家秋季課程學生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