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社會人


他們經常把“葡計”“葡七”“飛計”“馬克”“大飛”“小王子”這些術語掛在嘴邊,經常一句:“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就把你Diss掉了。不過要做一個 “萬國”版的社會人,只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啄木鳥上鍊”、“黃雞”、“黑雞”,這些“專業黑話”瞭解一下

大家都曉得,很多瑞士製表品牌都是以創始人或者經營者的名字來命名的,其中不僅有瑞士本土的製表師,還有來自法國、波蘭和英國的同行。

而IWC萬國表的全稱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則採用了一種更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命名方式,類似於如今的IBM。

最近“吃雞”類的遊戲好像特別火,其實享譽表壇的萬國“比勒頓上鍊系統”也有“黃雞”和“黑雞”之分。

想必很多老司機都曉得,“比勒頓上鍊系統”是由上世紀50年代初,萬國表的技術總監阿爾伯特·比勒頓親手發明的,被率先應用在了著名的85型自動機芯和具備超高防磁的工程師腕錶當中。

該系統通過兩個類似鳥喙的棘爪交替地拉動上鍊輪,達到高效雙向自動上鍊的目的,可以說是現代腕錶中最具智慧的發明之一,並因其獨特的造型,被形象而又親切地稱為“啄木鳥”。

別看“啄木鳥”已經快70歲了,它在行業內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直至今日仍舊在萬國表的自產機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人一生只服務一個品牌,研發過令人稱奇的高級複雜機械機芯,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腕錶,表圈這般傳奇人物可謂屈指可數了。有一個人你若不知道,一頂偽表迷的帽子怕是摘不掉了。他就是堪稱“偽表迷檢測器”的IWC萬國表傳奇製表師:葛珞斯老爺子。

葛老爺子師承自萬國表的前代製表大師阿爾伯特·比勒頓,本人更是瑞士國寶級製表大師。在上世紀80年代石英危機的末期,葛珞斯在沒有CAD製圖軟件甚至沒有電腦的情況下,僅憑一位技術製圖員的幫助,便設計出了全新的機械萬年曆機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