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手記」合規發展,順勢而爲——規範發展影視行業當是王道

「野人手記」合規發展,順勢而為——規範發展影視行業當是王道

最近幾天,各種媒體和微信群傳遞的就是小崔和冰冰、小剛的事情。甚至驚動了官媒,稅務局。很多文章更是表達出希望文藝圈有人步劉曉慶的後塵因偷稅入獄。在中國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對影視行業認識還是處於盲區,只會從自媒體刺激的標題黨中獲取信息,很多自媒體為了流量、廣告恨不得發佈對影視明星槍斃幾個才過癮。

影視行業目前存在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1:少數影視明星價格虛高,經紀人漫天要價,嚴重打擊了投資人的積極性;

2:少數明星負面的新聞滿天飛,對中國的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很大;

3:少數影、視、歌明星年紀輕輕出門保鏢、助理成群,故意譁眾取寵刷存在感,給一些小報記者小恩小惠編寫各種花邊新聞四處傳播;

4:在影視製作過程中,部分影片洗錢問題存在,少數高收入明星、導演、編劇、製片等偷稅漏稅行為也存在;

5:行業票房數據造假,偷漏票房據為己有或往票房注水虛構利潤讓資本市場買單現象也存在。

影視行業之風不整頓,這個行業負面新聞積累越多對社會產生的負能量就越多,很多明星的低級噁心的視頻頻頻充斥於各種微信群和媒體,對未成年兒童潛移默化的影響後果是嚴重的。小崔事件只是一根導火索而已,沒有這個事件也還有其他事件發生。如過去有影視公司天價收購殼公司,某位導演一部喜劇電影票房收入大賣就以該部影片盈利按照市盈率倍數上市或注入影視上市公司,這些資本市場笑話只有中國、香港才會產生。

因為影視行業的特殊性,洗錢、偷稅漏稅現象普遍存在,其實在歐美、香港影視行業以前也是存在的。如何減少杜絕這個現象建議國家主管部門研究歐美的影視行業管理規則,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改進行業監管制度。

社會普通百姓只看到中國影視行業光鮮的一面,事實上這個行業還有很多普通百姓不瞭解的:

1: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中國的電影票價還是幾毛到一元之間的時候,美國的大牌明星如史泰龍拍一部片酬是上千萬美元,轉化為人民幣接近上一億人民幣,那個年代大學生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才不足百元,當前國內的巨星身價幾千萬甚至上億也不足為奇;

2:從事演影視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入行的酸甜苦辣普通人無人知曉。計劃經濟時代,幾大國有製片廠的演員有工資中也有幾險幾金。現在據說很多演員、導演、製片人掛靠國有製片廠需要交錢,而民營的影視公司多數生命週期都很短。中國的北影、中戲、上戲等影視專業院校入學錄取率比例非常低,很多學生平時壓力就很大,很多人畢業就意味失業,為爭取一個演出機會可能付出很多,一個班能夠出來三五個有知名度的演員就不錯了。多數人畢業後就轉行了,收入也不高;

3:投資電影的基金或投資機構偶爾拍出一部叫座又賺大錢的,多數投資都損失慘重,如果影視基金幾年下來算總賬,盈利不如股票投資基金,虧損的影視投資機構就像中國資本市場的散戶比比皆是;

4:製片人、編劇、導演、演員如果是牛人、名人自然如同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人士一樣風光無限,只是他們常處於媒體燈光下名利雙收。影視圈中一般就像普通的一線城市參與者比如男人娶妻、養子、買房都困難,女人盼望嫁一個富二代或者有房的公務員。從古到今文化人都不容易,曹雪芹一生窮困潦倒,北漂多數的文化人都住在郊區且生活艱難。

希望國家高層、社會普通百姓客觀瞭解影視行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冷靜看待小崔揭露的影視行業存在問題,加強行業整頓,堅決打擊影視行業害群之馬,同時國家需要對文化影視行業更加呵護培育,一個國家離開了精神文明建設,就算國家GDP規模大、增長率高,國家的強盛最終曇花一現,增加對文化行業工作人員的基本的物質保障比農民工都迫在眉睫;

其實在很多地方的基礎設施、地產包括社會多數人參與的炒房領域,洗錢、個稅偷漏最嚴重,目前中國只有工薪階層、股市韭菜嚴格納稅。

未來國家依靠高科技如:大數據、減少現金交易、加強貨幣電子交易、電子發票推廣、國家加強對家庭、個人各種資產統計,個人和家庭的徵稅將非常清晰,歐美有成功的個人納稅和處罰模式,中國可以加強學習研究是否複製不一定,合規發展,順勢而為,這是因為我們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對西方的東西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野人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