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今年暑假最熱的好萊塢大片,就是本月15日在美國上映的《瘋狂富豪》(Crazy Rich Asians)。

究竟有多熱呢?《瘋》在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僅憑預告片就拿下100%可看熱度。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有92%以上的人表示想看這部電影。(爛番茄網)

本月在洛杉磯舉行的電影推介會上,群星聚集拍照的那片站立看板上的新加坡英文名和旅遊局的口號,竟“熱”得脫落了兩個字母,變成SINCAPORE和Poss ble,淪成笑柄,《瘋》的片商華納兄弟為此向新加坡旅遊局致歉。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站立看板上的新加坡英文名和旅遊局的口號脫落了兩個字母,變成SINCAPORE和Poss ble。(c

新加坡旅遊局與好萊塢如何沾上邊?

這部由華納兄弟投資3000萬美元(約4100萬新元)拍攝的電影與新加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象徵了新加坡首次“進軍”好萊塢。

一、《瘋》的電影劇本是改編自44歲的美籍新加坡作家關凱文(Kevin Kwan,音譯)的同名暢銷書;二、內容講述的是不為人知的新加坡超級富豪的奢華生活;三、電影男主角和不少主要配角都是新加坡演員;四、電影拉隊到新加坡取景拍攝時,我國政府特地配合關閉了好幾條街道;五、參與幕前幕後的拍攝及後期製作的新加坡人,加起來有300多人。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左起:《喜福會》與《瘋狂富豪》都是美國書店榜上的暢銷書。(互聯網)

這也是好萊塢25年來,繼《喜福會》(Joy Luck Club)後再次將華人作家的作品藉由全亞洲演員班子搬上大銀幕。在這部好萊塢大片裡,史無前例的沒有白人的主角與配角,也打破了歐美電影觀眾對亞洲人的先入為主觀念。

並非所有移民美國的亞洲家庭都很窮苦,也不是所有亞洲人都在洗衣店或華人餐館工作。這種先入為主的錯誤認知讓12歲舉家從新加坡搬遷至美國休斯敦的關凱文感到十分困惑。凱文就是《瘋》的作者。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瘋狂富豪》作者關凱文 Kevin Kwan。(海峽時報)

“當時在瞭解到美國人心中既定的亞洲人形象——即我們一定很窮,我們的父母一定在洗衣店裡工作時,真的感到很困惑。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原來這樣想。我一直在特權階級的環境里長大。我代表了一批非常不一樣的亞洲人。”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童年

關凱文的曾外公胡善甫當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銀行——華僑銀行的創辦人之一。凱文的祖父Arthur Pah Chien Kwan則是新加坡第一位在西方受訓後回國服務的眼科醫生,他後來還憑人道工作的出色貢獻,被英女王二世封為爵士。

凱文的姑婆關馥馨(Margaret Kwan)也名聲在外,她的兒子是新加坡前財政部長鬍賜道,丈夫胡載坤醫生則是南洋富商胡文虎(虎豹集團創辦人)的叔父,他們一家就住在位於烏節路的胡家大宅——期頤園(Buitenzorg)內。那裡曾經是柔佛蘇丹的官邸,也是新加坡最豪華的房子之一。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凱文的姑婆關馥馨(Margaret Kwan)與丈夫胡載坤醫生攝於期頤園(Buitenzorg)。(

“在新加坡,我們從小就在一個周遭都是傭人的屋子裡長大。搬到休斯敦過上中產階級生活後,我們就不再享有特權。”關凱文接受美國雜誌NextShark訪問時,提到了自己的成長環境。

在新加坡,凱文從小出入都有豪華房車代步,出國時乘坐的都是私人專機,購物時看著家人和朋友試穿一件9000多美元(約1萬2360新元)的新衣,是他的日常。搬去美國後,這些“特權”突然消失,他發現,自己竟然必須動手做家務。

“搬到美國郊區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文化差異,一夜間什麼都得親力親為,要學會照顧自己。我想這也是我父親為何要搬去美國的原因。他希望我們能夠變得更自立。”

凱文還說:

“我從來都不需要想家務這個概念。我的任務只是上學。在新加坡沒有人會叫我去收拾房間或為草坪除草。我由事事都有人操辦,變成必須聽候父母吩咐去除草或為家裡吸塵。(在新加坡)我根本無須過上這樣的生活。童年時,我真的徹底被慣壞了。”

凱文日前接受美國雜誌Town and Country專訪時,也首次公開他祖父母輩的珍貴黑白照片,鏡頭下可以看到一個新加坡上流社會的低調奢華。

凱文的姑婆關馥馨上世紀30年代也是他的祖父母的媒人。她將住在隔壁的26歲富家小姐Egan胡介紹給剛從英國留學回國的弟弟Arthur,搓合了一段姻緣。他倆的婚禮1931年就在期頤園內舉行。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關凱文的祖父祖母婚禮當天在期頤園門前合照。結婚當天是兩人第二次見面。(關凱文提供)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關馥馨睡房的化妝間。(關凱文提供)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關馥馨在期頤園的客廳內看書,客廳採用Art Deco 藝術裝飾風格。(關凱文提供)

凱文還透露,當年新加坡上流社會的超級富豪們,在家都不說中文,他們接受的是英文教育,生活習慣也和當年的英國人一樣,下午5點鐘一定要喝下午茶。晚飯後,他的爺爺一定會坐在門廊上抽菸鬥。

“從小,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華人。我就是新加坡人,然而我的身份卻被包裹在我日常所經歷的文化裡。舉個例子,我根本不會說一句華語,我的父母也不會。我從小到大講的就是字正腔圓的英式英語。我的阿姨姑姑們的口音也像是剛從英國電影裡走出來的。那個世界現在已經消失。”

出書“爆料”新加坡超級富豪的生活內幕

凱文也告訴《聯合早報》,猶記得小時候曾到母親朋友家出席派對,竟看到女主人家中養了黑猩猩,令他喜出望外。“我的母親拉我去參加一個下午茶,我明明不想去,可是到那裡後看到後院有隻黑猩猩。我抱了那隻黑猩猩,它當時還穿著尿片!”

2010年,父親生病時,凱文與父親聊起了童年往事,這些回憶啟發了凱文在2013年寫成《瘋》這本筆調幽默的暢銷書,連續50周停留在榜上。2015年,他出版了三部曲之二《中國富豪女友》(China Rich Girlfriend),並在去年出版之三《有錢人的煩惱》(Rich People Problems)。

“當時沒有人在寫2009年在亞洲發生的事情。亞洲正在急速成長,亞洲人正在享受一種創富的復興時期,而且將這些財富帶往歐美。我的任務就是將這個(富豪)世界真實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在亞洲,一個新貴富豪人數不斷激增,不容忽視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不但以比美國更快的速度在產生富豪,目前的億萬富豪人數也趕超了美國。

凱文指出,這種趨勢是必然的,畢竟中國有15億人口。隨著中國變得現代化,成為世界各種物品的批量產地,中國的許多企業與個人自然也會從中獲益。

“早期是布料,現在全世界的奢侈品都在中國製造。舉個例子,歐洲有多達90%的奢侈品牌的貨品都在中國製造後運回意大利和法國加工組裝,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原材料都是中國製造的。中國企業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種機會,締造的財富也延續至第二代和第三代。”

《瘋狂富豪》的劇本被好萊塢看中後,拍成了一部愛情喜劇,劇情與原文貼得很近,講述充滿理想的新加坡富三代繼承者Nick Young(由本地歐亞裔男星Henry Golding亨利高汀飾演)隻身到美國執教,結識了身為經濟教授的女友Rachel Chu(由美籍華裔女星吳恬敏飾演)。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瘋》的男女主角Henry Golding和吳恬敏與作者關凱文(右)合照。(路透社)

Nick帶Rachel回返新加坡度假與媽媽(楊紫瓊飾演)會面時,Rachel徹底大開眼界,見識了男友家族的奢豪生活實況,以及富豪們的種種“煩惱”。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楊紫瓊(左一)在片中飾演男主角的母親。(華納兄弟)

這些“煩惱”包括住在王宮般的豪宅,出行時由私人飛機和遊艇代步,購物時花錢如流水,一出手就買下價值35萬8000元的三卡拉鑽石戒指、2萬8000元的名牌手鍊和78萬4000元的鑽石耳環。看到這裡,紅螞蟻想起了鄰國某前總理夫人似乎也有同樣的“煩惱”,她的購物清單比這個還驚人。

蟻粉們從2分24秒的預告片中是否看出在新加坡拍攝的場景有哪些?除了濱海灣花園,以及著名的濱海金沙酒店的無邊界游泳池之外,還有樟宜機場、讚美廣場、萊佛士酒店、紐頓小販中心、牛車水武吉巴梳等地。

導演也面對身份認同的矛盾

為《瘋》執導的是好萊塢知名華裔導演朱浩偉(Jon M. Chu)。朱浩偉的父親是中國大陸人,母親是臺灣人,他則是在美國出世的第一代美國華裔,對《瘋》裡頭所刻畫的不同文化衝擊頗有感觸。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導演朱浩偉(左)與關凱文都有身份認同的矛盾。(互聯網)

“我在一個華人餐館長大。我的雙親在19歲20歲時從中國前往美國。我是一名徹徹底底的美國小孩,但我總覺得我必須在兩種身份之間二選一。”

他說,9歲那年在臺灣與祖父的一次談話尤其讓他印象深刻:“美國講求做自己,追求個人的快樂優先,但在東方就比較不一樣。”到了臺灣,大家都把他當美國人,但在美國,美國人又不把他當純美國人看待,他從小就在這樣充滿矛盾的文化中長大,因此對凱文所刻畫的那個世界的身份認同衝突很能感同身受。

朱浩偉說:“雖然這部電影叫《瘋狂富豪》,但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拍攝一個關於富豪的電影,而是關於Rachel Chu,一個根本不富有的女孩的故事。她被丟進了幾乎是一個愛麗絲遊樂園的世界裡,她不屬於那個世界,卻因為經歷了那個世界而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這才是重點所在。”

為何選擇來新加坡拍片?

特權階級出生的作家,出了部揭露新加坡超級富豪生活的好萊塢電影

片中這場宴會的場景就是濱海灣花園。(華納兄弟)

朱浩偉說:“我非常喜愛新加坡,因為它很少出現在電影鏡頭裡,尤其是好萊塢電影裡,所以我們選擇來這裡取景。在這裡拍片縱然很困難,得面對各種各樣的條例,但無論我們將鏡頭轉向哪個方向,畫面都很光彩奪目。這裡就像是未來城市。”

找到如此稱職的“代言導演”,又能將新加坡光彩奪目、超級富豪的一面美美的展現給全世界觀眾,旅遊局的這筆宣傳費用,看來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了。


本文為“新加坡紅螞蟻”(www.redants.sg)發表的原創內容,禁止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盜用等非法行為。一經發現,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