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各位真愛們週末都在幹嘛呢?

意公子趁著週末又回顧了最近幾期的《朗讀者》,徐靜蕾說自己不會再拍愛情片,因為自己對感情的態度很簡單,拍不出那種百轉千回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朗讀者》海報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節目裡,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詩: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將永遠彷徨著。”

節目裡,這首詩感動了無數觀眾。可是要意公子說,最感人的,怕是古詩詞中的悼亡詩,分分鐘淚奔。

顧名思義,悼亡詩就是悼念亡者的詩。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高二的時候在語文課本里,第一次看到蘇軾《江城子》時,我內心受到的震撼。

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這是蘇軾在他髮妻王弗去世第十年的忌日當晚寫的。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 後人想象的王弗畫像

夢裡,她正在梳妝打扮,情態容貌,依稀當年。

十年生死,陰陽兩隔,夫妻相見,按理說應當是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暱,但他倆卻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正唯“無言”,方顯沉痛;正唯“無言”,才勝過了萬語千言;正唯無言,才使這個夢境令人感到無限淒涼。

此時無聲勝有聲。

別後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盈。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當年的美好情景,此後不復存在。

蘇軾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無限淒涼,也使這首詞極其悽美動人。

後來我又看到一首也是寫給亡妻的詩,元稹的《離思》,也特別真摯感人,給大家分享一下。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也是一首悼亡詩,是元稹寫給他的髮妻韋叢的。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 元稹畫像

曾經擁有過你,所以知道什麼是好。曾經深愛過你,所以再不可能愛別人。

韋叢營葬之時,元稹因在外地當官,無法親自前往,便寫了一篇情詞痛切的祭文,託人在韋叢靈前代讀。

但即便如此,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情不能已,於是又寫了三首悼亡詩。

回憶他們過去的種種,他又寫下了上面這首《離思》,此後八九年,他都沒有流連花叢,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

他看過世間最美好的風景,便再已無法忘懷。

這兩首詩真的是感人至深,想必蘇軾、元稹跟他們夫人的感情應該特別好。

等等,夫人?什麼夫人?你說哪一任夫人?

蘇軾一共有三位夫人,每一任去世後他都寫了悼亡詩,元稹......啊,不好意思,我到現在還沒數清楚他到底有多少夫人,有多少小妾。

連《鶯鶯傳》,也都是根據他的經歷改編的。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張生與鶯鶯的故事一直以來都說是元稹的親身經歷

所以......是哪一任夫人?

至於前面的悼亡詩,讀起來確實感人,然而事實卻是這樣的:

蘇軾在王弗去世不到一年就已經娶了妻,還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莫名想到江南皮革廠......),還跟她合葬,在寫這首詩的前一年還買了一個妓女回家;

元稹那個夫人,據說就是因為元稹太花心,不要她要妓女薛濤而生了心病,最後活活氣死的。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要說他們最後都跟後者一生一世,倒也沒什麼好說的,偏偏蘇軾在王閏之去世後娶了她的貼身丫鬟朝雲,真的是,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元稹後來拋棄薛濤喜歡上劉採春,最後又拋棄了劉採春娶了別人,晚年的時候居然還跟白居易玩換妾遊戲(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白居易...)。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薛濤

真是X了狗了,簡直渣男啊,詩人都這麼花心都這麼濫情嗎?

堅決不是!下面就要隆重介紹一位一說起姓名就能引發全場女性高潮的人了。

跟蘇軾、元稹一樣,他也為他的髮妻寫了一首悼亡詩,並且與蘇軾和元稹的悼亡詩齊名。不同的是,從始至終他只愛他的妻子一人,他就是——

潘安!

中國古代第一美男!他出現以後誇男的帥都是說“貌比潘安”!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潘安的雕塑,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重點是他那麼帥!還那麼有才!還那麼深情!

《世說新語》中說,潘安出門,在街上婦女們見到他無不為之傾倒,“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以至於他的馬車上全部堆滿了果子。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現代人想象的潘安,網上有復原圖,感覺比這個還要美呢

但是,他卻只深愛著妻子一人。

在他妻子去世之後,很多王侯將相給潘安介紹婚事,甚至皇后都出動了,他卻全部辭掉,這種情深,感人肺腑。

不僅如此,潘安還為她服喪一年,最後迫於無奈要離開去赴任,還作了三首《悼亡詩》

因為他的《悼亡詩》寫得太好太深情,“悼亡詩”成了悼念亡妻的專利。他在詩裡說:

悼亡詩(部分)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簷滴。

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意公子翻譯一下,整首詩大意是說:

時光流逝,冬去春來,你去了碧落黃泉,再也不可能和我再見了。

這裡的一切,都有你的氣息,你好像還在,可是牆上你的遺像卻那麼醒目。

我們就像翰林鳥一樣,而今我卻形單影隻;我們如同在小河裡一起遨遊的比目魚一樣,你的中途離開,讓我再難以前行。

冬去春來,寒暑流易,恍然間,你去世已經有一年了。

又是一年春天,我卻依舊是在寒冬,憂愁幽思,夜夜無法入眠。

跟蘇軾《江城子》和元稹《離思》的刻骨銘心、痛不欲生不同,潘安的《悼亡詩》是一種沉鬱壓抑的落寞悲痛,心裡絲絲縷縷地疼。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疼,心裡都是悲痛的。

雖然蘇軾和元稹後來或者當時都有了新歡,但那畢竟是身後事,對於髮妻,他們的感情都是真的。那些年,那些真心,都是真的。

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1075年,蘇軾在王弗忌日,又夢到王弗。

這十年,我努力不去想你,可終究還是無法忘記。

有些事情,無從訴說,也無從提筆。

當初王弗去世,恍然間已經過了十年。

十年前,蘇軾把她葬在父母墳墓的旁邊。

因為瑣事纏身,蘇軾無法陪伴守護,因此他在妻子所在的山頭,手植青松三萬株。

千里孤墳,三萬青松。

夢裡彷彿還是當年,她仍坐在窗前,對鏡梳妝,只是當年的那個少年,卻已滿面蒙塵,兩鬢霜雪。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蘇軾畫像

當年,蘇軾求學於王方門下,中巖下寺有澄潭一泓,潭水還沒有名字。寺中主持提議眾人為這池水取名。

書院中有一天然魚池,每每有人拍手,魚兒便翩然而至。有一天,王方突然腦洞一開,讓人給這個魚池取名。

有人取名“藏魚池”,有人取“跳魚池”,都覺得俗氣。

這時候蘇軾說叫“喚魚池”,大家就很佩服,覺得這個名取得好。

正在蘇軾得意的時候,一個小丫鬟送來了一字箋,上面同樣寫著三個大字“喚魚池”,原來這正是躲在窗後的王弗所作。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而今喚魚池旁尚有兩人雕塑

於是,蘇軾和王弗兩人順理成章地結下了姻緣。

小軒窗,正梳妝。

這樣的心有靈犀,這樣的天作之合,卻以王弗的早逝告終。

蘇軾內心悲痛萬分,可以說真的是“年年斷腸”。

王弗去世的那年,正好蘇軾要參加考試,但是因為妻子去世,他無心提筆,於是懇請皇上允許他不做詩賦。

此後三年,蘇軾不曾作詩。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東坡詩稿

三年之後再提筆,寫的卻是“早生華髮”。此後他的詞裡,總是出現“衰”“華髮”這一類詞。

絕口不提相思,悲怮卻於字裡行間、眉頭鬢上默默滲透出來。

可以說,王弗一死,蘇軾白頭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於是很少用日期入詩的蘇軾,在這個時間上,始終過不去。

五年後,他寫了一首正月二十日;六年後,他又寫了一首;八年後,他又是寫了一首,用的還是同一個韻。

果真應了那句“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蘇軾《尊丈帖》

這首詞,我們如今再讀起來,第一句就足夠震撼。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

十年來,蘇軾日日夜夜的思念,陰陽兩隔,生死茫茫。蘇軾從未放下,也根本放不下。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元稹並不是一個花心濫情的人。

他和韋叢在一起的時候,夫妻七年,恩愛有加。

而當初韋叢嫁給元稹時,正是元稹一生中最不得志的時刻。

那年他二十四歲,門第不佳,家境清貧,科舉落榜。而韋叢出身富貴,卻不慕虛榮,在清貧的環境中淡然處之。

元稹在詩中回憶當年貧困的場景:他無衣可穿,她便翻遍衣櫃為他去找。他想要喝酒,她便拔下金釵換酒來喝。因為家境不好,每天只能以落葉古槐當柴,吃些豆葉和野蔬,她卻不曾有一句怨言。

雖然貧苦,但兩個人小日子其實還蠻甜蜜。

元稹回憶他們當初的生活,她對鏡梳妝,閒來撫琴,他在看書,卻不時偷看。這樣的小日子想想全是甜蜜。

而這樣賢良淑德、溫婉可人的妻,卻拋下他和不會走路的女兒走了。

公元809年,韋叢病逝。元稹悲痛交加,寫下《離思》五首,發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嘆。

後來他的“此花開盡更無花”就是最好的印證。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此花開盡更無花”

我們不知道他如何一步步得出這樣的結論,但他知道,世界上只有韋叢最好。他哪怕流連花叢,也不過逢場作戲,心裡真正想念的,卻是韋叢。

她在他的心裡,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他喝醉了,醒來的時候發現朋友們都在流淚,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喝醉之後又在喊韋叢的名字。

後來他寫“覺來八九年,不向花回顧”,好友白居易也稱讚他“京洛八九春,未曾花裡宿”。

取次花叢懶回顧,他說的都是真的。

為什麼這麼美的古詩詞都是負心漢寫的?|意外

誠然,縱觀元稹的一生,他肯定算不上好男人。但在這一刻,他寫這些詩的時候,用情至深。

也正因為他這一刻至深的用情,這首詩才會千百年來一直被奉為經典,才會輕而易舉地讓我們深深感動。

我們感動的,不是他的一生,而是,在寫詩的那一刻,他心裡極致的深情。

這首詩,到現在我們再讀,還是被深深打動。

也就是說,詩歌是有時效性的。

無論那人一生多麼荒唐,多麼花心,在詩歌被寫出來的那個時間點上,他的感情都是真的。

而詩詞的美,就在於那一刻詩人內心最深處的情感表達。

詩歌只能代表詩人們當時的心情,而不能放諸詩人的整個人生。

要不是他們這麼多情,有這麼深情,我們又哪來那麼多的背誦並默寫全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