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殺悲劇頻發,有些話父母別再說了

就在高考結束後不久,一個男孩在參加完高考後,跳河自殺,在QQ空間裡留下了數千字的“遺書”。

他在遺書中控訴了自己小時候經常遭到父親的無端打罵,因為吃飯打嗝被打、因為夾菜姿勢不對被打、因為考試得98分被打。

總之,父親隨心所欲的標準,也是他捱打的標準。

不僅如此,父親還會經常打擊男孩的自尊,總是以自己的思維邏輯對他進行說教,而他對此的總結是“套路很老、套路不深”。

最終導致男孩決定自殺的導火索是:他隨經營著一輛城鄉中巴車線路的父親一起售票時,問父親會不會給他發工資,再一次遭到父親的責罵。

於是,男孩的情緒徹底走向了崩潰,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不知道當悲劇發生之後,男孩的父親面對孩子的遺書,能否意識到,在孩子短暫的一生中,自己究竟給予了他怎樣的痛苦和無助。而孩子最終選擇了自殺,真的是因為自己的軟弱逃避,還是因為這個家庭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絕望?

孩子自殺悲劇頻發,有些話父母別再說了

曾經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直印象頗深。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姑且稱他為小明吧,小明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玩得太瘋,把家裡的一串鑰匙給弄丟了。

於是,爸爸大發雷霆,把他痛罵一頓,並講了一大堆道理。之後,他還要求小明必須在半小時內找到鑰匙。

其實小明之前早就翻箱倒櫃地找過很久了,再找當然還是找不到。於是,爸爸就讓他在樓道里罰站。

漆黑的樓道,忽明忽暗的感應燈,讓小明非常害怕,最後還是鄰居把他送回了家。

事情本也告一段落,然而戲劇性的是,幾年之後,爸爸也把鑰匙弄丟了。爸爸隨口對小明說:“奇怪,鑰匙怎麼找不到了,兒子你明天去換個鎖。”

這樣一個故事,說來似乎輕鬆,但卻是出現在“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事”的題目之下。

也許那個父親永遠也不會意識到,看似一件小事,卻永遠關上了父子之間溝通的心門。

孩子自殺悲劇頻發,有些話父母別再說了

“憑什麼,他永遠都是對的,而我做什麼都不對。”

這是很多青春期逆反的孩子,會大聲嘶喊的一句話。而父母的回答往往是:“就憑我是你爸、是你媽”。

還有一個小段子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父母就是,講得過你的時候和你“講道理”,講不過你的時候和你“講倫理”。

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似乎成為了父母的“免罪金牌”。而很多父母也堅信,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錯的是孩子,而他們自己並不需要反思和改正。

但太多的悲劇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孩子自殺悲劇頻發,有些話父母別再說了

父母,是人的一生中擁有時間最長的角色之一。做好這個角色,需要我們的反思,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一起成長!

那麼要給孩子更高質量的愛,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步:愛不越界,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

第二步:愛的補足,給孩子豐盈的內心世界

第三步:每個孩子都需要感受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足夠的重視,獲取安全感,得到讚揚與肯定,並把父母作為心中效仿的楷模。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一生底氣的由來。哪怕直面風雨,也有港灣可靠。

愛需要表達,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多留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主動和孩子交流,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不要忽略他們的感受。

補足孩子的心理營養,無論何時開始,都不算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