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機關給年輕公務員的金玉良言:別把自己當成官!

老機關給年輕公務員的金玉良言:別把自己當成官!

題 記

年復一年,金秋九月是公務員入職的高峰期,每當這個時候總會有許多懷揣著美好願望的大學生開始步入“圍城”。筆者從畢業進入公務員隊伍,曾在基層工作六年,期間有過不適和迷茫,但為了生存卻又不得不去設法融入陌生的工作環境,箇中滋味只有基層經歷的人才會懂得。未來的你如果能夠在基層機關脫穎而出,那麼,相比那些沒有經過基層磨練的人,我更願相信你可以在更高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筆者是2010年以碩士應屆生的身份考入公務員隊伍的,這是自己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當年,筆者也有著像大多數畢業生那樣急於闖出一番天地、幹出一番事業的豪邁志向。但事與願違,筆者被組織分配到了偏遠的鄉鎮,而且從事著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相干的工作,一干就是六年。記得分配結果公佈時,筆者的心情如晴天霹靂一般,不停地抱怨老天的不公。轉念一想,卻又擔心丟了飯碗,不得不“違心”地想辦法,希望早日能從那個地方走出來。

如今,筆者已經被調入上級機關工作一年,幸運之餘卻離不開自身這些年的努力。回過頭來看,基層機關的人文、工作、社交等環境相比上級機關會更加嚴峻一些,新入職的大學生如果想順利生存也會相對更加艱難。因此,筆者將自己的幾點感悟與大家做一分享,希望有所幫助。

第一個建議是:擺好位置

老機關給年輕公務員的金玉良言:別把自己當成官!

擺好位置的核心在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自己的心態到位了,平和了,你就會在機關中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雖然大家可能覺得調整好心態是比較“俗氣”的建議,很多地方都在提,但真正能夠融入和進步的幹部都是那些在新環境中展現出良好心態的人。我們看到很多大學生在基層機關中鬱郁不得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態沒有放平。所以,對於剛進入基層機關的大學生,如果你調整不好心態,將會影響你今後的工作態度和處事風格,甚至會讓自己的行進路線偏離正軌。

好心態是目標能否實現的前提,因此筆者在這裡做三點提醒。

一是不要抱怨工作崗位。

不管你是被分配到鄉鎮機關或者是委局的派出機構,又或是稅務局的前臺部門,你可能會想,擁有更多知識和更強能力的自己卻為什麼被組織派到這麼偏遠的地方。在這裡我們不去評判組織的決定,雖然裡面隱藏有很多故事。這個時候,你應該有一個大的格局觀,作為機關的新人,要勇敢面對組織的崗位分配,從最艱苦的地方開始奮鬥,拿出不服輸的勁頭,努力創造出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不然的話,你可能一輩子都在基層機關度過,因小失大了。

二是不要把自己當成官。

之前很多前輩們講過,一些大學生畢業進入機關以後,就覺得自己是一名幹部了,可以管人了,最後卻做出了很多出格的行為。因此,雖然在機關裡領導講話時稱呼所有人為“全體機關幹部”,但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你並不是一名官員。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你的優勢就是年輕,有著比別人更強盛的精力去工作。也就是說,你就是一個能幹活的年輕人。

三是不要把高傲露出來。

這對於本科生還好接受一些,但對於擁有碩士或更高學歷的畢業生就需要更加的積極調整心態。也許你所在科室的同事都是本科畢業,但他們入職比你早,經驗更豐富,資歷也更老,有可能會安排你做些事情,甚至還是你所在科室的負責人。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拿著一個高傲的姿態去面對他,可能就會不小心得罪他們,不利於自己快速融入工作環境。所以,剛進入機關的大學生要保持一個謙虛謹慎的心態,即使你覺得領導水平不高,也不要表現出看不起人的樣子。

第二個建議是:幹好工作

老機關給年輕公務員的金玉良言:別把自己當成官!

這個建議是從立身的角度說的,也就是你未來在單位的立身根本。事實上,不管是在機關裡還是在企業裡,首先你的話語權來源於你的工作是否幹得好,如果你工作乾的不好,那麼身邊的同事不會喜歡你,領導也不會賞識你,這個時候你在單位可能會寸步難行。有一年,一位朋友所在的機關來了一個名校畢業生,這位同學覺得自己是名校的,不應該幹苦活累活,認為在單位喝茶看報紙就可以了,結果惹惱了領導,最後試用期滿一年後就被組織勸退,丟了工作。

那麼什麼才算是幹好工作?筆者總結了幾個方面。

一是立刻辦理。領導交待的事情一定要立即辦,尤其是級別越高的領導交代你的事,要更加快速完成,不能拖拉。比如,你所在單位的副鎮長隔過科室負責人給你派了一個任務,你可以給科室負責人彙報一下,然後去抓緊完成。

二是事畢回覆。不管是同事,還是你的領導,交代你一件事,要讓你去完成,那麼你完成後,一定要及時給他們一個答覆,不能讓他們去等待或者猜測這件事你到底有沒有完成。這裡面不僅體現了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而且及時的答覆也不會影響領導的決策。

三是認真細心。經常聽到機關的老人講“機關裡的工作,高中生就可以做”,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事實上,除了部分業務比較專的崗位,日常的工作無非就是文案、報表、開會等,而且進入基層機關後我們會發現有很多老幹部的第一學歷是中專或高中,這受限於我國之前的高等教育不發達。那麼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本身沒有技術含量,完成的好壞與否就在於你的用心程度,你的用心可以讓這個任務的成果出花樣,出創新,然後呈到領導那裡,可能讓他眼前一亮,這樣你就會給領導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

四是及時溝通。如果你的時間很緊張,或者領導交辦的任務不是你所擅長的,可能會影響你及時完成,你一定要及時反饋。比如,領導交代你一個小時內完成,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你需向他報告不能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並指出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樣領導會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否則你答應了卻沒有按時完成,領導就會覺得你這個人說大話,可能會有一些負面的看法。

第三個建議是:處好人際

老機關給年輕公務員的金玉良言:別把自己當成官!

就是處理好和同事、領導的關係。在基層機關裡,你將體會到“人言可畏”和“流言蜚語”的恐懼,而避免這些就要求你必須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們幾乎每天中午都會跟著領導去應酬,應酬的對象大多是村幹部或者是機關人員。那時的幹部都在酒桌上論交情,論關係,中心思想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很難有像師生、同學那樣的友情,你只需和其他人一樣多參加這樣的“局”,人際關係不會差到哪裡去。而這樣的人際關係在筆者看來是一種假象,體現了人虛偽的一面。十八大以後,機關單位的吃吃喝喝確實減少了許多,但筆者也不敢肯定過去一二十年間機關裡形成的圈子是否已經徹底消失。

如何處好人際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因人而異,筆者在這裡僅僅提幾點注意事項。

一是要尊重老同志。在基層機關,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機關幹部從進入這個單位到退休都沒有離開過他的崗位。這些老同志大都是過去從學校或村委會招過來的,那時沒有像現在的錄用考試,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但這些老同志大都是所在鄉鎮的村裡人,在當地的關係根深蒂固。所以你作為新人要學會尊重這個群體,不然他們就會成為你工作的絆腳石。當然,這種沒有新事物湧入的傳承是不利於機關工作的,不過近些年基層機關陸陸續續錄用了很多大學生,風氣也在一點點向好的方面轉變。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所面對的人文環境卻很難在短時期內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升內在修養,抵禦糟粕的侵襲。

二是遠離圈子文化。每天下班後,你會經常看到三三兩兩的中年幹部聚到一起吃飯喝酒,然後醉醺醺地、步履闌珊地走回家。你沒有必要去羨慕這種酒文化,其實他們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喝酒而喝酒,很少有內心的交流,只是靠喝酒維持感情罷了。所以,你要樹立好自己的交友觀,明確一些標準,不能為了快速融入當地的機關而隨意混入一些圈子。否則,雖然短期內你會有些許的充實感,但長期看,這對你自己人生觀的確立以及長遠發展是沒有多少益處的。

三是不能特立獨行。在機關裡走特立獨行這個極端是不行的,尤其是對於在異地當公務員的大學生來說,這就更危險了。因為,這樣的選擇很容易讓自己被身邊的人孤立,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會蕩然無存。所以,即使你不喜歡他們,但至少要和本部門的人處理好關係,彼此尊重謙讓。隨著工作的慢慢深入,再陸續和其他部門或其他單位的同事接觸,時間長了,找出和自己趣味相同的人做朋友,可以私下裡互相交流,互相提醒,互相進步。雖然這個尋找的過程很艱難,但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筆者所寫的幾點建議也許會與他人的提法相似,卻都是自身這幾年工作的真切感受。事實上,這些建議只是你幹好公務員這個職業的必要條件,融入到基層機關後,還有許多能力需要修煉才能讓自己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