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豐富的寧夏地域文化集西夏文化、邊塞文化、伊斯蘭文化、移民文化和漢族文化為一體,所以這裡的建築也特具地方特色,風格比較渾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窯洞、老堡子。

1.窯洞

提到窯洞就會想到山西、陝北等地,其實寧夏南部也有。寧夏這裡黃土地面積較廣,為早期先民開鑿窯洞提供了天然條件,所以人類早期的生存與居住得益於窯洞。窯洞冬暖夏涼,住著舒適,節能。時至今日,窯洞仍然有人居住。寧夏百年以上的窯洞主要集中在彭陽和鹽池。從古至今,因地理環境的因素,寧夏修建窯洞的樣式也不一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①崖莊窯:一般分佈在山畔,溝邊,先將崖面削平,然後修莊挖窯。

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②地坑窯:分佈在平原大坳上,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深5-8米的大坑,,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

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③箍窯:一般用土胚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牆,拱圈窯頂而成。

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2.城堡(老堡子)

城堡多出現於歐洲歷史,像教堂一樣,總會有一些異於尋常的事發生於此。但是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城堡最早是用來抵禦外敵。歷史上的寧夏是歷代軍事屯田與戰爭防禦的地方,所以修建了不少城牆堡寨,尤其是明清以來,高大土牆將一組窯洞或土炕圍起來,以防禦兵荒和盜賊,俗稱為堡子。這種城堡在固原遺存較多,大約有三四百座之多。寧夏的城堡一些是用於純軍事防禦性的城堡,一些是民間自發用於防禦性的,至今一些城堡仍住家使用。

窯洞—原來寧夏也有這樣的建築

今日窯洞、城堡這些特色建築生命力仍然鮮活,在建造技術與材料上都蘊含著寧夏勞動人民征服自然的勤勞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