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青蛙化工頭條】生物燃料專題:

導語:嚴防資本進入糧食市場逐利,把民以為天的“食”工業化、商業化。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01

新政

上週消息,生物能源被提上計劃:

為發展綠色能源,並消化部分糧食品種過多庫存,會議確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總體佈局。堅持控制總量、有限定點、公平準入,適量利用酒精閒置產能,適度佈局糧食燃料乙醇生產,加快建設木薯燃料乙醇項目,開展秸稈、鋼鐵工業尾氣等制燃料乙醇產業化示範。

具體細則我們還沒看到,我們不妄加評論。這裡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我們提一些建議。

政策出發點為了藍天白雲,改善民生,是好的,是上層體恤民情的一大進步;

但我們希望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必須做到指導意見的要點:

  • 嚴格控制部分糧食品中過多庫存
  • 控制總量
  • 有限定點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歷史上,在石油上漲的時候,發展生物能源可能導致:

  • 惡性通脹
  • 糧食危機
  • 甚至社會治安下降

我們強烈建議,執行新政必須——

嚴防資本進入糧食市場逐利,把民以為天的“食”工業化、商業化,在糧食和石油之間套利,從而增加人民生活負擔。

02

生物燃料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原油/大豆/玉米(美元標價)

2003年起,由於原油突破35美金箱體後進入主升浪。生物燃料成為時髦。(生物)乙醇的產量和原油價格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目前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乙醇(主要用於美洲)和生物柴油(主要用於歐洲)。

生物乙醇是一種通過發酵製成的酒精,主要來自

  1. 糖或澱粉作物(如玉米,甘蔗或甜高粱)中產生的碳水化合物;
  2. 非食物來源(例如樹木和草)的纖維素生物質也正在開發作為乙醇生產的原料。

乙醇可以用作純淨形式的車輛燃料(E100),但它通常用作汽油添加劑以增加辛烷值並改善車輛排放。

生物乙醇廣泛用於美國和巴西。

生物柴油使用酯交換法從油或脂肪中生產,是歐洲最常見的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可以用作純淨形式的車輛燃料(B100),但它通常用作柴油添加劑,以降低柴油動力車輛中的顆粒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的含量。

2010年,

全球生物燃料產量達到1050億升,比2009年增長17%;

生物燃料佔世界公路運輸燃料的2.7%。

2010年全球乙醇產量達到860億升,

美國和巴西產量約佔全球90%;

歐洲的生物柴油產量佔全球53% (210)。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國是歐盟,佔2010年所有生物柴油產量的53%。

國際能源機構(IEA)的目標是,到2050年,生物燃料將滿足世界對運輸燃料需求的四分之一以減少對石油和煤炭的依賴。

03

生物燃料 VS 糧食價格

1974~2005,全球實際食品價格(按通貨膨脹調整)下降了75%。

2000~2001,全球食品商品價格達到低點後,相對穩定。

然而,

2005/1~2008/6,玉米價格幾乎翻了3倍,小麥價格上漲127%,大米價格上漲170%。糧食價格上漲之後,2006年中期油脂價格上漲。

2002/1~2008/6, IMF國際貿易糧食價格指數上漲130%;

2007/1~2008/6,上漲56%。

最神奇的是,在2005~2006年全球產量連續創世界豐收紀錄,糧價反而加速上漲。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2008年7月,世界銀行報告《A Note on Rising Food Prices》認為:

  • 糧食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穀物價格上漲,儘管全球創紀錄收成,但2005年價格大幅上漲;
  • 穀物生產的生物燃料與其他產品一起提高了食品價格。相關因素在70%至75%之間,但甘蔗生產的乙醇對近期食品價格上漲沒有顯著貢獻。

來源: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229961468140943023/pdf/WP4682.pdf

各個學界對於生物燃料對糧食價格的干擾意見不一,難以量化,但大多認為生物燃料是導致糧食價格暴漲的主要因子之一:

  • IMF認為,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長貢獻了70%的玉米價格漲幅,40%的大豆漲幅。(Lipsky, May 8,2008)
  • Collins (2008) 用數學模型估計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長貢獻了60%的玉米價格漲幅。
  • Rosegrant et al. (2008), 認為30%的穀物價格上漲源於生物能源產業加速, 其中玉米39%,小麥22%,大米21%。同期,美國CPI上漲20.4%,隱含了玉米47%,小麥26,大米25%的漲幅。
  • 2008/4, 時任美國總統的George W. Bush認為,85%的食品價格上漲與天氣,能源需求有關,15%與生物乙醇有關。("85 percent of the world's food prices are caused by weather, increased demand and energy prices", and recognized that "15 percent has been caused by ethanol".)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大豆提煉生物柴油驅動的汽車

04

2007-2008的全球糧食危機 VS 石油

2007-2008年間,在次債危機爆發前,全球先預演了一次糧食危機。

由於經濟危機端倪初現,出於:

美元下跌;

對沖通脹風險;

中國經濟過熱;

股市下跌導致的避險需求;

大宗商品ETF擴張,規模和大宗商品價格互相強化;

...

商品在反而逆經濟下行風險加速上漲,期間更有涉及商品(鐵礦)製造商BHP/Rio Tinto等鉅額併購戰。

我們的統計發現,在此期間,

主要食品包括豆油,豆粕,玉米,和原油保持高度正相關;

主要農業化工(轉基因,鉀肥,農藥)巨頭CF工業,孟山都,先正達股價也合適又保持了正相關性;

主要食品玉米,大豆,豆粕,稻穀和原油的相關性在2007~2008期間,遠大於2005~2018,2009~2018, 2013~2018幾個時間段。

由於在此期間,原油波動急劇上升。所以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究也支持了生物能源是導致糧食價格暴漲的主因之一。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玉米/原油相關性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大豆/原油相關性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豆粕/原油相關性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稻穀/原油相關性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05

2011-2012的全球糧食危機 VS 石油、阿拉伯之春

20011~2012期間,由於美國和歐洲支持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再次導致石油價格暴漲;

疊加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央行放水飲鴆止渴,再次刺激大宗商品對沖通脹的避險需求;

石油和農產品再次齊飛,

戰爭與糧食危機一色...

我們統計發現,在此期間糧食價格和原油依然保持高度相關。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06

日歐系車/美系車

從汽車產業,也能論證我們的論點。

生物燃料的生產帶動了蓬勃發展的汽車工業,到2010年,巴西生產的汽車中有79%是用生物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系統製造的。

2010年前,最節油的車市場份額,尤其生物燃料和新能源車,主要由歐系的生物能源驅動和日系的有點混合驅動佔有。日本豐田一度稱霸全球汽車市場,超越美國通用和德國大眾。

而美系車以高耗油著稱。

在2007-2008年間,我們發現大部分時間 雷諾/福特,豐田/福特的相對價值保持上升態勢。側面印證了生物能源與原有的正相關性。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雷諾/福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豐田/福特 數據來源:Wind, WaterWisdom|微明宏觀 (公眾號:WaterWisdoms)

07

2018: 原油上漲,美元上行,通脹壓力上升

2018年由於去槓桿,貿易戰,導致國內股票市場低迷,貨幣貶值,商品的對沖滯脹功能被激發。

環保因素驅動,也對商品火上澆油。

另外房地產市場流動性被鎖定,導致多地房租暴漲20%以上(我們在2017,2018.6分別警告過這個風險)。

石油脫離全球經濟基本面上漲,疊加美元上漲,我們認為是美國用金融戰輔助貿易戰的一部分,意在向新興市場輸入通脹風險,誘發內部的金融危機。詳見:貿易戰下的宏觀對沖實戰博弈 (二)金融戰工具:美元、石油、通脹 2018.5.12

消費降級和通貨膨脹情緒在民間快速擴散。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刻,保持糧價穩定刻不容緩。我們認為對待生物能源,一定要嚴守新政的原則:

  • 嚴格控制部分糧食品中過多庫存
  • 控制總量
  • 有限定點

最好禁止玉米,大豆用來工業化。

否則資本逐利嗜血的特性,註定會導致資本把糧食工業化,在糧價和能源價格之間套利。資本把涉及民生的教育、醫療、住房商業化,導致實際通脹大幅上漲,居民消費能力下降。如果糧食價格再被資本裹挾,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認為,金融市場的風險呈非線性分部,局部的邊際效應可以對整個市場形成擠壓,比如:

光大烏龍指風波幾分鐘內的75億指令,可以調動數萬億的A股指數上漲4-5%;

ETF在20年不到發展為佔有全球6%股票市場,造成市場長期低波動上漲;

2017年,港股通南下資金僅佔香港主板成交金額的5.8%,港股卻上升了近60%,一改往日風險偏好

...

所以,即使糧食只有很小一部分(比如5%左右)的產量被用於生物能源,也可能造成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尤其在當下石油上漲之際。

糧食和房地產一樣,都是流動性較差的品種,極其容易形成逼空行情。比如房地產買賣、租賃市場,炒房客和中介通過操縱局部一小部分市場,即可以形成以點帶面的向上波動,綁架消費者。

假如投機資本再借生物燃料東風,導致糧食價格劇烈上升,後果將不堪設想...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前車之鑑!警惕生物燃料可能誘發的糧食危機、惡性通脹

看化工頭條,就上青蛙化工(Qwchem.cn)!

查化工價格,就上馬化工(Mahuago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