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府河

府河柔軟地繞過小區東去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

向世人訴說洞裡洞外的愛情

生活在成都這個圈子

與府河背靠著背

不管是誰,休想涉過河水

摘取秋天的果實

府河還要延伸

繞開世俗

尋找流動的方向

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浣花溪的風聲

琴臺路和大慈寺的蓋碗茶

都在府河應急通道里擺龍門陣

在一朵浪花的眼裡

府河的黃昏,遠比桂花香氣名貴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錦江

閒時,坐下來

在小區對面的錦江閒亭

坐下來,泡一杯茶

什麼都不想,只細品

流沙之源

到河的形成

身居錦江

註定要染一身溼氣

就像我們小區

眾鳥長滿了紅頭髮

佇立窗前

點燃一支菸,深吸一口

又吐出。看錦江花開花落

讓小區物權自治的是與非,在手中雲捲雲舒

而錦江的背面,漂流著女詩人薛濤千年不朽的長髮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東郊的貓

在成都東郊,每隻貓都很文藝

閒得無聊時,就用前爪撫面

梳妝和打扮自己

影子是肉身的主人

是誰?在路口徘徊

打望走過東郊記憶裡的貓

遁入冬天黃昏之門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春心

春夜出門

到大街上,與九眼橋的霓虹

來一場約會

走到成都安順廊橋右側,貳麻酒館左邊

身後忽然躥出一老婦,大吼:

“狗日的春天,老都老了,還出來騷動!”

春天一聲不吭,轉身走了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芙蓉

一朵花,勾引一座城市

我是說成都

把芙蓉攬入懷裡

生下蓉城

千百年來,這朵叫芙蓉的花

深藏閨中,刺繡

羞羞答答,終日不肯出門

晚秋時節

她探頭探腦,對著錦裡梳妝

一轉身從大唐走來,在浣花溪

惹得詩仙李杜酒後對影狂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如今,我坐在小區中庭,冰涼的石頭上

想了又想:“少不入川”的古訓

原來是芙蓉所致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一群鳥兒

天上飛來一群鳥兒

一隻鳥、兩隻鳥、三隻鳥……

有人說

都不是什麼好鳥

天上飛來一群鳥兒

一隻鳥、兩隻鳥、三隻鳥……

有人說

都不是什麼壞鳥

我望著天上飛來的鳥兒

在成都白花花的陽臺,細數它們的好壞

天空陰沉

從飛翔的翅膀上

抖落不好不壞的羽毛。秋天

就摸著上帝撒向人間的肉身過去了

我這一生。許多次

被善惡不分的鳥兒

喙傷

逸西 穿過九眼橋的橋洞“成都記憶”組詩

草堂

多年前

我和友人

走進草堂

就發現

它是杜甫

在蜀地漂泊時

遺失成都的一隻鞋子

多年後

我再次走進草堂

依然覺得

它是杜甫

當年在蜀地

遺失成都的一隻鞋子

只不過如今,鞋子裡多了

幾隻空懷念想的麻雀

成天在裡面飛來飛去

嘰嘰喳喳

(立法網新媒體中心 逸西/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