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評論:「微閱讀」好過不閱讀

魯賓斯坦說,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若以書店論,現在的城市無一不在“淪陷”,傳統書店失寵,傳統閱讀式微。一波伏,一波起,隨著以微信朋友圈為主的“微閱讀”勃興,“低頭族”異軍突起,國民閱讀問題未必那麼悲觀。據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手機閱讀群體的微信閱讀使用頻率為每天兩次,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

“三更有夢書當枕,曾是娉婷佳人來”。中國讀書人自古注重讀書的儀式感、場面感、神聖感,青燈一盞、紅袖添香,幻化出一個“聊齋式”讀書場景來撫慰“懸樑刺股”苦哈哈的讀書人,惹得千古書生津津樂道、心醉神往。在老一輩讀書人的老花眼中,告別紙質載體的電子化閱讀確實難入法眼,並貼上“碎片化”、“淺閱讀”、“娛樂化”等標籤。一本書就是一座文字築成的精神城堡,誰不想坐擁書城,神遊八荒、意與古會,讀書寫字、快意人生?揆諸現實,仄逼的城市,何處安放讀書人的夢?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也許是電子化閱讀優勢所在,即使比不上傳統閱讀,至少是一種次優選擇。城市攤大餅式發展,市民通勤時間越來越長,“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據北師大去年年底發佈的報告稱,北京通勤時間為97分鐘,廣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接近90分鐘。在將餅乾擠成麵粉的公交、地鐵上,捧書閱讀是一種奢侈,不閱讀吧,漫漫上班路極度無聊,也是一種浪費,電子化閱讀正好乘虛而入,搶佔這領地。紙質書、電子書,不過是媒介形態差異,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從當下開始,先讓國民讀起來。你看的是書,讀的是世界,喜歡閱讀的社會,才有前行的精神動力。歐陽修提倡“三上”讀書:床上、馬上、廁上。電子化閱讀不就是“馬上”閱讀麼?只不過與時俱進變成“車上”罷了。

和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你就是什麼樣的人。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不會低俗……可以說,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圈,就有什麼的閱讀。進入于丹的朋友圈,你會讀到“《論語》心得”;進入易中天的朋友圈,你就能“品三國”……當越來越多的社會精英、專業人士進入,拿出自己的“乾貨”與朋友分享,朋友圈也在迅速分化、優化。甚至於,一些偏門、冷門的專業知識,搭上微信快車之後,也能得到廣泛傳播與認知。譬如,有甲骨文研究者在微信朋友圈中曬甲骨文,並配通俗解釋,頗受歡迎。微信閱讀生態正在改變,“淺閱讀”、“輕閱讀”等標籤將逐漸褪去。

世界圖書館界曾經有一個夢想:讓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書看。圖書館走不完的路,電子書在接力。假以時日,隨時隨地點開手機,孔子對弟子的教誨,魯迅先生在鐵屋中的吶喊,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將一一呈現,讓我們遊弋文字的隧道,或感悟沉思,或熱淚簌簌……(廣州日報評論員 練洪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