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2019年高考複習也將正式拉開帷幕。我們常說,方向比努力重要。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專家根據近兩年的高考情況,分析出了未來高考的五大變化。只有瞭解這些變化,才能確定正確的複習方向,才能在考試中百戰不殆!

1

未來高考的五大變化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變化一:語文成為“大殺器”“拉分王”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年的考題:所有人都喊難!到底有多難呢?專家從四個維度進行了分析:

從閱讀量看,與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相比,全國卷的閱讀量又增加了。以全國卷為例,2017年全國卷的試卷字數為8042字,2018年全國卷的試卷字數為9015字,增加了973字,考生閱讀量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了12.1%。

從試卷取材看,與以往比,今年的全國卷新出現了革命文學題材(全國卷阿成的《趙一曼女士》),科幻文學題材(全國卷劉慈欣的《微紀元》),且在科技類素材上有所增加,如全國卷的量子科技、遠洋科考船,全國2卷的大數據技術、高科技創新,全國卷除科幻小說外,還有電子圖書等素材;此外,三套試卷都考到了應用文題材(全國1卷3卷的啟事,全國2卷的書信)。

從考查方向看,更注重邏輯思維的考查,比如作文,尤其是全國二卷。仔細看過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I、卷II、卷III後不難發現,所謂的“難”集中在這3個方面:

1. 閱讀能力差=做不完

開今年的高考試卷,乍一看滿滿都是文字!去年說的“高考變革”已經實現,所有題目都在默默考查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能力,閱讀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2. 不讀名著=不會做

感受下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題目(10分):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網友叫苦連天,但英才君認為:這10分是送分題。請看看今年北京語文卷的考法:從《紅樓夢》《吶喊》《平凡的世界》中選擇一個既可悲又可嘆的人物,簡述這個人物形象。

這樣的問題,試問:如果沒讀過這些名著,怎麼答???

是的,高考正在懲罰那些不讀名著的學生!

3. 不積累古詩文= 重本變二本

不管是全國卷I、卷II、卷III,單古詩文考察就佔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

也就是說在北京高考語文卷中,【文言文+古詩文+名著】佔到了54分的比例!這分數意味著拿到它,大專變本科、二本變重本、211變985。

但如果不讀古詩文、不看名著,這幾十分怎麼拿?

其實,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料到!從2017年一系列語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公佈時,今後高考的“語文難”就已成定勢,可惜很多人並沒有關注,或沒有重視。

“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曾就高考語文改革的方向進行了一次講話-——

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會持續增加,鍛鍊閱讀速度、提升反應能力迫在眉睫!高考語文閱讀題的選文範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範圍。難度、深度、廣度,全面向學術級、經典級看齊!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別說高考語文,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和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所有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不讀名著行不通!

不積累古詩文行不通!

不會寫作行不通!

輕視語文行不通!

變化二:數學難度降低

考卷的整體結構上延續了2017年的改革方向:簡化為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

繼續堅持注重基本知識和通性通法的考查,堅持在命題的角度和題型上下功夫,不出偏題、怪題。總體呈現“穩中求變”的狀態。

符合考綱但又不拘泥於大綱,體現了高考的靈活性和選拔性。

變化三:學科核心素養價值凸顯

教育部考試中心在最新的考試大綱中,著重強調了高考“考什麼”,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也首次提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在2018年高考各科試卷中,學科核心素材的價值已經凸顯。可以預見,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將是2019年乃至今後高考的命題熱門。

變化四:突出考查實踐應用活動

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創設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科學探究等問題情境,考查同學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變化五:加大對傳統文化的考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2018年高考試題精心選材,萃取精華,通過歷史人物的群體垂範、古代思想的現代映射、傳統美德的當代傳承,在考查能力的同時,實現對考生的精神浸潤。引導學生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同時,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彰顯中國文化的價值。

2

2019高三各科一輪複習攻略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語文篇

語文學科同一切學科一樣,均有自身的知識系統。理清這個系統,有利於同學們複習時明確目標,有利於複習時形成知識網絡,有利於答題時尋找解答依據。因此,建立語文知識系統,是第一階段複習備考工作的重點。

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系統,指的是整理、完善語文知識的各個系統。語文知識的大系統包括語音知識系統、文學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複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古今文學常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文言知識系統等;語文知識的小知識系統即為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如“詞”這個小系統,就包括詞義、色彩輕重、範圍、搭配、語體等。甚至還可分得更細,如詞語的感情色彩。

在第一輪複習中,同學們需熟悉大系統和小系統,並在複習具體知識點時,有意識的將所複習的知識點和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繫起來。這樣做有益於開展全面的、深入的複習。

根據對往年高考試卷的分析,同學們最薄弱的環節不外乎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究其原因,縱然有許多客觀因素,但同學們有限的閱讀面、閱讀量和閱讀時間,不能不說是影響閱讀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有鑑於此,語文大綱要求高中生課外閱讀量不少於300萬字。因此,在第一輪複習中也應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高三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呢?

首先,注意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利於學習的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讀物。這樣才能“怡情、博採、長才”。

其次,注意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能。語文的閱讀分精讀和略讀。

英才君: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大量閱讀。但是,當閱讀和功利的分數掛上鉤的時候,考試,很可能成為閱讀的殺手!

閱讀是件快樂的事,當語文成為拉分王,閱讀的快樂,有可能漸漸消失。

正如有些一線老師說的:“不少地方,有很大的升學壓力,老師難免會很功利地把原本很快樂的閱讀做成語文課本一樣的知識灌輸。這樣的矛盾在很多地方還是普遍存在的。家長,老師,都是想通過這項活動在短時間看到或者得到點什麼。

於是,不少教師會佈置一些學生們非常反感的事情——摘錄大量好詞好句、做讀書筆記,讓他們寫讀後感。

更為可怕的是,因為教育部推薦了不少“必讀書目”,於是,不少當地教研室或者測評部門,將這些“必讀書目”當成了“必考書目”。組織教師,圍繞這幾本“必考書”出大量的考試題目。孩子們,又會陷入新一輪的題海之中。久而久之,閱讀,將成為他們新的夢魘。

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英才君建議:

第一,相關命題部門,要多學習一些專業的閱讀知識、命題技巧,多出一些真正考量學生閱讀能力的題目。尤其是考查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題目,要少一些機械記憶,多一些綜合性、思辯性。這類題目,孩子們只要讀了大量的書,就能比較好地完成。千萬,不要將考試的導向,引到機械背誦上去。研製高質量的閱讀題目,可以從源頭上杜絕一線教師靠大量刷題獲取高分的可能性。

第二,語文老師,要多研究整本書閱讀,要從過去“瘋狂刷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慣性思維中走出來。整本書閱讀和單篇課文的教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用單篇閱讀的經驗,去面對一本又一本的書,非出問題不可。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數學篇

一、迴歸課本,注重基礎,重視預習

迴歸課本,自已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紮紮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二、以“錯”糾錯,查漏補缺

這裡說的“錯”,是指把平時做作業中的錯誤收集起來。高三複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時做題出錯較多,就只需在試卷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然後把試卷保存好,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或標記錯題的試卷看一看。

在看參考書時,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以後再看這本書時就會有所側重。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

三、適量訓練是學好數學的保證

1、要有針對性地做題,典型的題目,應該規範地完成,同時還應瞭解自己,有選擇地做一些課外的題;

2、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對做過了典型題目有一定的體會和變通,即按“學、練、思、結”程序對待典型的問題,這樣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是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4、獨立思考是數學的靈魂,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時,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輕易問人,而是要自己先認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難。經過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

四、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如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數字,規範解題格式,部分同學自己感覺很好,平時做題只是寫個答案,不注重解題過程,書寫不規範,在正規考試中即使答案對了,由於過程不完整被扣分。

五、分析試卷:將存在問題分類

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要認真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可如下分類:

第一類: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二類:似非之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一道題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這表明數學基礎不牢固,要進一步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記憶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運用不活的內容。

第三類:無為之錯。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力爭在高三複習的第一輪中,不要做太難的題和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只有夯實了基礎,做熟了基礎題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綜合題才能迎刃而解。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英語篇

一、夯實基礎,突破難點

英語第一輪複習,應堅持以教材為主,以課文閱讀為主線,逐步消化其中的詞彙知識,夯實基礎,全面培養、提高其英語聽、讀、寫的能力。

利用每單元的語法複習課,將那些互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語法進行整理、歸納,使之條理化、規律化,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某些複雜的語法現象,使其在高三複習中進行第二次循環。這樣,從根本上把握了重點內容,為以後的深入複習打下基礎。

二、加強單項訓練

要加強對重點單詞、慣用語的學習。英語考試離不開對單詞、慣用語的考查,考生在平日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儘可能多地關注重點單詞的學習,尤其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常用詞性用法的掌握。

要儘可能擴充知識面,不斷豐富對詞、詞組的掌握及運用;同時,在平日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用重點詞,詞組來造句或進行書面表達練習。這是高考單項選擇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對此不可忽視。

三、抓牢閱讀理解

高考中該題型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內容富有時代氣息,語言原汁原味,以考察深層次理解為主。如主旨大意;猜測詞義或句意;判斷推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基本態度;文章題目等。

在平時訓練時就要養成好的習慣:精泛結合、擴大視幅、不點讀、不出聲讀、不過多回讀;能根據上下文猜詞、樂於分析長難句、堅持做好讀書筆記、不斷擴大詞彙等。

訓練中要以限時閱讀為主,把握好速度和準確度的關係。在做題過程中要逐漸做到:快讀文章籠統抓大意;回讀文章對應答好題。快讀文章不僅容易獲得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且可以減弱生詞多對閱讀的影響。

四、熟練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不是單純測試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能力,而是綜合考查詞彙知識、閱讀能力以及運用邏輯推理、常識、情理、上下文等進行靈活推斷的能力,也一直被認為是高考英語中難度最大、綜合性最強、語言素質要求最高的題型。必要的練習是提高做題熟練程度的有效途徑。

五、提高寫作水平

至於書面表達,平時強化詞彙、語法知識的運用,背誦一定篇目的經典範文,並在此基礎上多讀、多寫,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集中訓練階段,練習各種文體的審題、提煉要點、語篇表達。進行相關內容的背誦和實戰演練。

結合近幾年高考英語書面表達評卷要求的提高,基礎較好的同學寫作時應該大膽使用複合句、非謂語動詞等較複雜的結構,以求得分上檔次。基礎一般的學生為了求穩寫好簡單句。另外,在寫作中嚴格要求英文書法練習,考試中做到考卷中不塗不改,卷面整潔。

六、利用改錯本整理錯題

對於改錯題,除加強語言基本功訓練外,主要通過做改錯題提高觀察能力、糾錯能力,瞭解改錯題的命題規律,如冠詞、時態、人稱、介詞、名詞複數、連詞等方面的錯幾乎每年都有,訓練改錯思維。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物理篇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一般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復習。在這一階段裡,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一、夯實基礎知識、注意主幹知識

高考中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主幹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幹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在備考複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於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二、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麼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問題就在於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複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於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三、研究題型,分類歸檔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

四、加強實驗複習,提高實驗變通能力

1、要更加重視課本中的實驗,高考的實驗題都是以規定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寫出來的。

2、課本中的實驗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操作規程,但它決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實驗方案。我們應該著重從中領悟物理實驗的設計思想、所運用的科學方法、規範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實驗步驟。應從實際出發作合理的變通和大膽的改進,通過改變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控制的條件、實驗儀器等方法,要動手去做,以培養運用實驗思想方法、設計新的物理實驗的能力。

五、注意現代信息的收集和獲取

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尤其是與現代高考科技的聯繫,是高考的必然趨勢和熱點。這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一方面,要博覽群書,尤其是科技類書籍,不斷地獲取新的信息,關心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多留意從各種媒體吸收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用時不恨少”。

同時,要關心實際問題,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和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但是,主要注意力還應該放在教材上,特別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閱讀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處理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綜合運用能力,任何問題就不可怕了。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化學篇

高三化學第一輪複習的特點是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緊迫的時效性,要求複習中在全面中講重點,在規範中講策略,在強化中講效益。

一、課本是高考的“根”,“兩綱”是高考的“脈”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還應源於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高考知識體現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課本、《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是高考複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特別是《考綱》已明確的傳達出“考試目標” “考試範圍” “命題指導思想” “題型比例” “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會把握高考的“脈”。

二、構建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採用“知識主線——知識點——知識網”的方式,關注以下“3條線”,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結構化,從而達到條理化、系統化、整體化。

三、抓好“三個結合”,進行橫向聯繫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與基本理論、實驗和計算密切聯繫,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要將這三塊內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與理論、實驗、計算融為一體。

1、與基本理論結合

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時,運用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氧化還原、化學平衡等理論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識,同時又能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並靈活運用。

2、與實驗結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必須結合一些典型實驗進行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與計算結合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將定性深化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與計算結合,既鞏固加深對物質性質的理解和運用,又可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四、總結規律,突出重點

1、在複習主族元素時,從相似性、遞變性、特殊性入手,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2、適時總結規律,有利於突出重點,強化記憶。

五、運用比較,同中求異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間存在著相同點、不同點和相互聯繫,容易引起混淆,對於這些物質,可採用比較法,進行綜合分析,一一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異,以獲得牢固、系統、準確的知識。

六、聯繫實際,靈活運用

在複習中,應儘可能將元素化合物與生產、生活、環境、自然、能源等實際問題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學習化學知識不僅僅是用於考試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生物篇

一、充分發揮《考試大綱》高考試題的強大導向作用

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剛進入高考複習階段就要認真研讀上一年的《考試大綱》,明確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應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複習目標與老師要求合拍,與高考接軌。通過認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試題,體會考試大綱在試題中的體現方式,以及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提高應試能力

高考試題年年變,而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是相對不變的,所以紮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取勝於高考必須具備的,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這樣才能解決考題中設置的新情景問題。雙基教學是一輪複習的重中之重,沒有基礎就沒有能力,打好了基礎,能力才會提高。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清理,覆蓋所有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三、加強實驗複習

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基礎,它在高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鑑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個實驗都包含著一定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科學的研究當中,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中或相關的生物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

因此在實驗複習時,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要重視綜合實驗題,要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政治篇

政治考試主要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進行命題,但一些次熱點問題也同時會出現在試卷中。因此,在一輪複習中,兩者要兼顧。

在高考政治試題中,綜合測試部分只佔到整個試卷分值的20%,單科知識仍佔考試的主體。因此,對單科政治課的學習,必須紮紮實實做好第一輪複習工作,對課本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與要點要進行準確地記憶和理解,並能靈活運用。

政治考試多以現實生活立意命題,注重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理解。所強調的能力,主要是學習能力,即選擇、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提高政治學科的分析能力,必須把政治放到綜合學科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因此,考生不僅要研究科內知識的內在聯繫,更要加強與史、地、語、數等學科的聯繫,使自己的學習逐步適應綜合考試。

此外,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世界、關注我們共同生存的空間。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歷史篇

近幾年來,歷史考試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題型固定;2、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內容兼顧,政治史內容比例最高,次為經濟史,再為文化史;3.記憶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4.由圖入史、因文入圖,圖文聯繫緊密;5.現實熱點穿插在題中。

針對歷史考試的趨勢,同學們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要注意:

1、必須全面複習。考試內容覆蓋考綱範圍的每一時段,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由於政治史內容分值高,應作為複習的重點。

2、在具備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剪報、閱讀、摘記、寫概要等方法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聯繫時政熱點,提煉分析。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

4、在歷史高考中,命題者有意地創造與我們平時訓練不同的語境,這是考察我們的適應能力,同學們對試卷的閱讀有異樣、不適應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要減少這種感覺,平時應進行大量的閱讀,同時要注意提高閱讀速度。

近年來,高考歷史試題中,選擇題、簡釋題、問答題和材料分析論證題成為基本的考試題型。這些題型的考察功能、特點和要求各有不同,認識各種題型的功能、特點,掌握它們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對於提高成績是十分必要的。

未來高考|語文成“拉分王”,數學難度降低,這些變化如何應對?

地理篇

高三地理學習與複習的內容多而雜,而且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如何搞好高三地理的學習與複習,是同學們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第一、是要狠抓基礎、提高能力。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複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繫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圍繞一箇中心打好基礎。中心就是主幹。從近幾年文科綜合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包括: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佈、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佈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佈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對於這些主幹知識,學生們要準確的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範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係和縱向聯繫,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第三、是要形成兩個習慣。一個是儘早訓練,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另一個是形成關注熱點、拓寬視野的習慣。

第四、抓住三種圖表,提高識別地理特徵的能力。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

第五、要走出六個誤區提高複習效率。同學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隨時注意適度調整自己的複習計劃外,也要注意是否陷入了學習的誤區:

1、對自己沒有準確定位,好高騖遠;

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3、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

4、零敲碎打,死記硬背;

5、題海戰術,追求數量;

6、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

地理是文科中相對偏向理科的學科,要求學生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因此,不少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感到十分困惑,甚至頭疼。應該說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礎,在複習的地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多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勤於分析、多加思考。

欲知更多高考報考資訊,請關注公眾號“百年英才志願填報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