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沒有合理的產品規劃,如同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一樣,後果嚴重,會造成市場和資源的各種錯位——新產品水土不服,與老百姓需求、與既有渠道、與母品牌的形象與價格體系、與財務利潤要求都不匹配;利潤產品得不到支持、滯銷產品無法退出、產品線之間互相排擠、主打產品錯位、促銷產品又太隨機……最終結果就是——老百姓迷茫,市場部累死,公司不賺錢。

所以做好產品規劃是十分有必要的,那麼,什麼是產品規劃呢?

產品規劃至少包括兩部分——產品結構Portfolio(產品線)和具體產品Product的規劃。一般要做好一項產品的規劃,需要從這三步入手:

第一步是要劃分產品類別。劃分標準其實非常多:功能、價格、外觀、成分、形態。實際工作中,劃分標準往往是多維度的——以功能和價格為主要標準劃分產品線,以外觀、成分、形態為次要標準進一步細化。

舉個例子:比如護膚品,每一個價格區間內都可以劃分出抗老、美白、補水、解決特殊肌膚問題四大功能的產品線,在每一條線內,又可以根據外觀、成分、形態再次細分。如此一層層細分,就會形成複雜的多維度產品線。

為什麼要以功能和價格為主要劃分標準?功能是從消費者出發的基本指標,價格則是最能反映競爭態勢的指標。消費者首先是根據功能和價格在腦海中定位一個品牌,其次才是外觀、成分、形態上的區分。當然在成熟行業當中,後者的區分更明顯,比如當前日本護膚行業,產品在功能和價格上幾乎無法區分,只能在外觀、成分、形態上進行細緻區分。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第二步是設計產品線。到底一個品牌內應該有幾條產品線?產品線之間有沒有衝突?能不能連帶?每條產品線上應該有多少種產品?是否有衝突?能否連帶?每種產品又有多少不同類型的單品(SKU)?

第三步是設計具體產品的職能。學術上,一般把產品職能劃分四類——形象產品、利潤產品、主銷產品、促銷產品。

首先,形象產品是用來確定品牌形象的產品。生產這種產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擺譜——表明自己擁有高科技、或者獨特價值。這種產品通常成本昂貴利潤不高,銷量很小。比如限量版產品,又比如康師傅的天價牛肉麵。

其次,利潤產品是用來提升利潤的產品,但這種產品可能因為售價比一般產品價格高而銷量並不多。

第三,主銷產品是用來鋪貨和擴大市場份額的產品。銷量大,但可能利潤率並不高,即通常意義上的“通貨”。

最後,促銷產品是用來促銷和擴大市場份額的產品。利潤率非常低,但企業必須大量生產,配合主銷產品和利潤產品搭配銷售,通常為了狙擊競爭對手。

實際工作當中,人們對產品的職能可能認識不統一,矛盾重重。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最後,要規劃產品的營銷推廣與生命週期。

每一個產品的營銷推廣涉及到包裝、價格、附加物、服務、概念(以及由概念引申的推廣宣傳)。同時還要考慮產品的生命週期,即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滯銷產品要有退出機制。

那為什麼要做產品規劃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有些品牌有產品,但沒有規劃,市場上火什麼就生產什麼,或者自己生產線能造什麼就什麼,無法持續發展,基本賺一筆就撤。有些品牌有產品,但規劃很亂,也會有很多問題:

首先,產品線過多,超過消費者的腦容量,甚至市場部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多少產品線,要花大部分精力清理產品線。

其次,產品線之間可能互相沖突,爭搶資源(線上媒體和終端貨架資源),尤其是當每一條產品線都有一個品牌經理時,更容易打架。

再次,產品線上不同產品之間也會衝突。到底應該主要支持利潤產品,還是主銷產品?促銷產品和形象產品應該如何配合?銷售部希望更多錢投入到主銷產品上、並且多生產促銷產品;財務部希望能多支持利潤產品、少生產不掙錢的促銷產品;市場部可能還想支持一把形象產品提升品牌形象,各部門的世界觀不同,就會打架。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第四,產品生命週期過短或過長。更新換代速度過快與過慢一樣,都會產生災難性後果——過快則市場無法接受(客戶可能不願意下單,消費者可能在貨架上找不到產品),過慢則青黃不接(客戶抱怨沒有新品,消費者覺得品牌太小氣)。尤其是進口產品,還要考慮註冊因素,中國政府一年一變的註冊政策讓進口品牌苦不堪言,經常會被迫青黃不接。

最後,產品規劃還要考慮財務。 並非每個市場部都會看重利潤,但每個公司長遠還是以利潤為導向。設計產品線和具體產品定位時,儘量要考慮成本和利潤空間,但也不能被當前的利潤要求綁架,錯失了市場先機。

最後,我們聊聊如何從零開始做產品規劃?

這一點當然是真正創過業的人更瞭解。從零開始,有很多種契機。有人是因為佔有某種獨特的技術/成分,進而從技術/成分出發設計產品線;有人是 因為先發現某種消費者需求,進而根據需求設定某種產品,然後尋找技術/產品支持,等到發展到一定階段再延伸產品線;有人是圍繞渠道出發設計產品線;還有人純粹因為個人興趣愛好。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華麗麗的分割線,非戰鬥人員請撤退,戰鬥人員請直接收藏)

一個將軍手上沒有靠譜的軍隊!這仗怎麼打?(乾貨)

這麼多契機,是很難統一而論某種規律的。但無論從哪一種契機出發,最終還是要綜合考慮各個指標——是不真的有市場需求?技術能否支持?能不能賣進合適的渠道?有多少利潤可賺?

從技術/成分出發,

具有得天獨厚的生產優勢。但是在設計產品線時會容易發散,這個想做那個也能做。無論最終想做多少產品線,一定要規劃好分階段目標,防止品牌形象過於寬泛。

從市場需求出發,可以先一步把握市場先機。但是在設計產品線時會容易侷限,或者另一個極端(太過分散)。要綜合考慮自身的生產條件和競爭環境,以及長遠市場需求,可以把市場需求也分階段規劃。

從渠道出發,具有銷售通路的優勢。但是差異化的渠道不一定對應差異化的消費者,所以在設計產品線時得非常小心,不能過於轄制自己。

產品書籍推薦(入門)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讓你瞭解下大廠的產品大概是幹什麼活的

《神一樣的產品經理》很詳細的敘述了產品要思考的每一個步驟

《破繭成蝶》交互的興趣入門

《移動UI設計》交互的步驟入門2

《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後期運營需要的基本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