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新时代的成都,想象之外的城市

“每一个大时代来临之际,我们总能感受到成都的活力与魄力,与大胆的锐气。”

曾经,三联生活周刊在一期名为《想象之外的成都》的封面文章中,这样评价成都。

蓉平:新时代的成都,想象之外的城市

成都

党的十九大,让“新时代”成为理解我们所处历史方位的最重要关键词。“新时代”,是干大事、成大事的“大时代”,更是见证民族复兴、实现千年梦想的“跨时代”。置身于新时代的成都,自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则再一次以“想象之外”的姿态、以世界城市的雄心、以千年之变的勇气,展示出执著于“非常”的活力、魄力和锐气。

想象之外的——是一个以休闲著称的西部城市,竟能有“千年之变”的改革锐度。

大城崛起,需要规划与布局,更需要战略和眼光。“千年之变”首先是理念之变。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撬动这座城市的“千年之变”提供了牢固支点。其次是格局之变,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打破的是千年未变的逼仄格局,打开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广阔未来。一部比肩北上广的城市新总规,更将成都“三步走”置于国家战略全局和世界城市体系中谋篇布局,城市雄心跃然而出。而格局之变带来的,则是城市产业经济地理的重塑、以及更深远的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

蓉平:新时代的成都,想象之外的城市

城市规划概念图

从天府新区到自贸试验区,从“产业新政50条”到“军民融合10条”,从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到大力推行网络理政、行政事项“一窗办理”……一年以来,无数个经济、社会领域的局部改革正叠加起势,积蓄为成都城市能级提升的强大动力。2017年,成都新签约项目总投资7938亿元,同比增长136.7%,在新一线城市中表现最为活跃。也是2017年,成都新增新经济企业3.3万户、增长57.9%,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家,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4位。就在本月,仲量联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成都列入“中国城市12强”榜单,并称“成都势必将以创新为核心的未来竞争力,积极推动下一次全球化浪潮,在全球舞台上扮演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一切,不过是“千年之变”引发的初步聚变。

想象之外的——是一个不靠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盆地城市,竟能有比肩沿海一线城市的开放高度。

不久前,奥地利史上最高规格代表团访华,最后一站特意选在了成都。无论是奥地利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还是首列成都至维也纳货运专列发车,都成为奥地利总理库尔茨那句感慨的注脚:“没想到,这里经济发展气息浓烈!”

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下,要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则必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都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中,进一步将建设“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明确写入成都“三步走”发展目标。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更是提出这样的建议:以成都为起点,加快规划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央广网对此的评论是,“与成都剑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城市不谋而合,也是成都在国家战略和国家使命中的强担当。可谓审时度势、天时地利。”

蓉平:新时代的成都,想象之外的城市

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事实上,成都的谋篇布局早就跳出西部、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定位于世界城市体系。如今,在这座城市的南端,除了吞吐量全国第四、中西部国际地区航线最多的双流国际机场,总面积60万平方米的天府国际机场也已雏形初现。2020年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后,将能够满足2025年2800万人次国内旅客吞吐量和1200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的需求,成都也将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而在城市北边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沿着“一带一路”延伸到了欧洲腹地的维也纳。2017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共发车1012班,居全国已开行中欧班列之首,搭载货值达到268.2亿元。国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的陆续获批,更让成都进一步拥有了向西向南开放的优越口岸条件。除此之外,随着“148”高铁出行圈的快速构建、内陆自贸区的高标准推进、众多国别合作园区的建设,成都已展现出一个枢纽城市的聚合和引领能力。

想象之外的——是一个经济指标不处于一线领跑地位的城市,竟敢于如此坚定地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最大梦想,竟能对年轻人有这么“致命”的吸引力。

“网红城市”,是80、90后们给成都的最新标签,也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肯定了成都在“网络一代”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根据成都市政府新闻办最新公布的数据,从去年8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成都已累计吸引16.4万名青年人才落户。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也显示,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海归创业第三城”。

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爱成都?“政策好”是一个方面,但在各大城市纷纷展开抢人大战的背景下,“政策好”显然是不够的。要成为年轻人心向往之的“网红”,还得有足够高的“颜值”,有让人舒服的“气质”,以及值得终身托付的“潜质”。从“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共16930公里的世界最长绿道体系,到规划面积1275平方公里、纵跨6个区市县的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从铁腕治霾、全域增绿、重拳治水、科学治堵的强力举措,到越来越多从阳台上看得见雪山的清晨;从太古里铁像寺的生活之美,到鹿溪谷软件园的创业故事……本就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路上,颜值、气质、潜质自会越来越高。

蓉平:新时代的成都,想象之外的城市

“时代”这个词,因为指向超越个人时间的宏大概念,已经让人满怀激荡;而“新时代”,更因为行进的意象,让人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有了更为宽广的想象。新时代的成都,讲述着无数个“想象之外”的故事,勾勒出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发展的深刻脉络,描绘出成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奋发向上、绚烂多彩的现实图景。

这样的成都,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