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我院紅色主題培訓師生感想摘編

党建|我院红色主题培训师生感想摘编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牢固樹立起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從嚴教育管理黨員落到支部,把群眾工作落到支部,努力使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使廣大黨員成為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先進標尺和先鋒形象。即日起,我院微信公眾平臺設立【黨建】欄目,及時展現黨支部建設風采。

1

參加學院重慶紅巖紅色主題培訓班有感

韋沛文

2018.7.23-27

(一)

不遠千里到重慶,不忘初衷煉黨性。

紅巖英魂垂千古,後輩毋忘永仰銘。

(二)

白公館、渣子洞,黑牢磨難眾英雄!

心中自有長明燈,捐軀續油焚牢籠。

(三)

紅巖村裡紅梅開,紅巖精神傳萬代。

革命理想高於天,共富國強是情懷。

2

憶秦娥·遵義記憶

陳志祥

2018.7.26

起風雷,萬里長征關山月。 關山月,四渡赤水,紅旗映月。 民族復興催徵鼓,馬蹄嘯嘯龍虎躍。 龍虎躍,竟風流,朝天闕。

3

我有幸參加了管理學院組織的這次紅巖幹部黨性教育主題活動,雖然只有短短5天時間,但是收穫卻良多。從小學開始,我就通過語文課文和小說,瞭解了江姐、小蘿蔔頭等革命烈士的英勇故事,為他們的事蹟所感動,但這確是我第一次深入到他們的故事發生地去了解歷史。通過參觀白公館、渣滓洞等地方,我深深的被他們的頑強不屈、絕不投降、絕不叛黨的精神所打動。敵人的老虎凳等酷刑是極其殘忍的,在如此的痛苦面前,烈士們的心中是有多大的勇氣和力量,才能始終堅守自己的信仰,絕不動搖!新中國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重慶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可是這些烈士們卻倒在了1949年11月27日,離重慶解放還有三天。只有三天,他們就能看到光明,可是他們卻看不到了。這些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革命的勝利,讓我心中極其的震撼和感動。

黨的十九大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通過這次紅巖之行,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們不該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不該忘記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在新時期下,依舊堅守信念。作為一名博士黨員,我應以身作則,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科研工作。

——紅巖線 趙坤霞

4

非常感謝學院給予我此次培訓的機會,讓我能夠實地切身體會那個年代革命的艱辛以及老一輩革命者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無法重回那個年代,但是重走革命志士走過的路仍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走過白公館、渣滓洞兩大人間魔窟,看過各式各樣殘酷的刑具,對烈士感到由衷敬佩的同時也為他們感到心痛。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選擇英勇就義,以自己滿腔的熱血和對革命必勝堅定的信念換來了今天和平富強的中國。在此次培訓之前,我時常思考,是什麼將出身富庶家庭的革命者、婦女、孩童等差距如此懸殊的革命志士團結在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終身。經過此次培訓,我想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便是信仰的力量。正是中國共產黨被眾人所認可的理念和信仰不斷鼓舞著不同階層的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不懈奮鬥,並不斷髮展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內核,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國家的力量在任何時代都應該得到很好的傳承,我們青年大學生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黨和國家對我們的殷切希望,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在實踐中體會和踐行黨的理想和信念。

——紅巖線 孫萌

5

此次重慶紅色主題活動意義深遠,收穫頗多,讓我全身心地融入到重慶紅巖文化中,感受到“紅巖精神”的偉大魅力。通過理論教學,我們學習和理解了紅巖精神的深刻內涵;在烈士公墓前緬懷革命先烈,重溫了入黨誓詞,堅定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瞭解了江姐、劉國志等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蹟以及周恩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戰鬥生活。尤其是通過參觀白公館和渣滓洞監獄舊址,親身體驗和感悟到革命先烈們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毫不畏懼、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使心靈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禮。

通過這次重慶紅色之行,我回顧了黨艱苦奮鬥的歷程,對中國革命偉大進程有了真切的認識,加強了黨性修養,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理想信念。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必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責任感,傳承紅巖精神,把重慶紅巖精神轉化為紮紮實實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力爭在學習、工作領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以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巖線 羅燕

党建|我院红色主题培训师生感想摘编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