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30億美元財產哪來的?神祕操盤手就是這個女人!

在民國時期的“四大家族”中,孔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孔祥熙、宋美齡夫婦無疑是一對斂財的“黃金搭檔”,據說這對夫婦解放前逃離大陸後,在美國擁有多達30億美元的財產,相當於今天的上百億美元。

那麼,孔、宋夫婦的鉅額財產,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聚斂起來的呢?有很多人說那是靠孔祥熙做貿易和炒房產掙來的,其實那只是第一桶金。通過研究相關史料可知,孔氏家族最主要的斂財手段就是操縱證券市場、大搞投機活動,而且基本是由頗具金融頭腦的“神秘操盤手”宋靄齡具體實施的。

在宋靄齡的親自主持下,形成了一個專事在上海證券上搞投機活動的秘密集團。其主要成員就是宋靄齡、徐堪、陳行、宋子良。後來,人們把宋靄齡的三大幫兇稱之為“三不公司”,即徐堪“不堪”,陳行“不行”,宋子良“不良”。

宋靄齡是隱藏在幕後的操盤手,負責整體策劃、發號施令;財政部次長兼錢幣司司長徐堪是政策層面的主持者;中央銀行副總裁陳行從旁協助,參與機要,必要時負責從中央銀行國庫裡劃撥資金;宋子良則掌控著一批可在必要時做替身的證券字號以及化名散戶的“毛人”,讓他們隨時吃進吐出,暗中拉抬價格,並及時通過中國國貨銀行向證券交易所調撥頭寸。

這些人配合默契,他們每次出場,都會引起上海證券市場地動山搖,股市價格暴漲暴跌,令人為之咋舌。

孔氏家族30億美元財產哪來的?神秘操盤手就是這個女人!

1935年,宋靄齡在“二三關”庫券風潮期間便狠狠地撈了一筆。

所謂“二三關”是“民國三年關稅庫券”的簡稱,是一種以關稅擔保而不以關稅為名的善後庫券。這本是宋子文的一大創造,起源於1929年的“民國八年關稅庫券”,簡稱“十大關”。“二三關”是孔祥熙上臺後於1934年發行的。總額1億元。按公債發行條例的規定,每100元實收98元,事實上以對摺抵押給銀行,然後,送證券交易所開拍做出來的行情在六折左右,再以低於行情一折半與銀行結價,銀行有40%的利潤可得,所以樂於承購。

“二三關”所不同的是在交易所開拍時,價格高一折,即開出的市價在70元以上,銀行界認定這個價格是沒有先例的,斷定這個行情站不住,於是在財政部結價之間,紛紛以七折價格在交易所賣出“二三關”,買進其它六折價格的庫券。

銀行界依據過去經驗,認為財政部遲早與銀行結價,過去的對摺左右,這次把價錢結得高些,至多結六折吧。由此,他們認為,這樣操作不獨有利可圖,並且談不到有什麼風險。

但是,銀行界的第一次經驗主義的做法鑄成了大錯。原來,發行“二三關”的同時,宋靄齡已經與“三不公司”進行了周密的策劃研究。

孔氏家族30億美元財產哪來的?神秘操盤手就是這個女人!

軍師徐堪根據過去發行公債、庫券的經驗,認為要引誘銀行界上鉤並不難,關鍵是隻要把他們把作為抵押品的“二三關”在與財政部結價之前賣出,再由“三不公司”暗中大量吃進。

這時再派人散佈謠言,意即政府準備收回“二三關”庫券,改為發“二三關稅公債”。銀行界為了避免被扣上私自盜賣“二三關”的罪名,必定要以補空的姿態從市場吃進,而在一出一進、一放一收之中,“三不公司”正好可以通過拉提價格,牟取暴利。

宋靄齡聽了徐堪的妙計,拍手叫好,並與陳行、宋子良等人分頭落實,合作經營。

宋子良負責在“二三關”送交易所開拍時,暗中找一些毛人負責哄抬價格,故意把開出的市場價比正常高一折以上,使銀行界對行情產生一種虛假和靠不住的感覺。

宋靄齡的任務,一是當銀行界紛紛把“二三關”在結價前以七折高價賣出時,宋靄齡要每天掌握交易所存帳逐日增加的具體數量,然後選擇一個最好的“軋空”的機會,下令“三不公司”乘財政部尚未與銀行結價之前,大量吃進。

等到宋靄齡的“多頭”計劃完成後,即由徐堪將“決定收回二三關”的消息有意識地洩露給他的親信劉子餘,並表面上委託早代為買進。

劉當時任中國實業銀行南京分行經理,並充當證券交易所第2號經紀人。劉子餘亦自以為徐堪是中國實業銀行的董事、財政部次長兼錢幣司司長,而且也是負責發行證券與交易的財政部最高負責官員,徐堪的消息應當是最權威的。按徐堪的交代去做,相當於“看見骰子押寶”,是十拿九穩的好事。於是,劉子餘也跟著大做“多頭”。

孔氏家族30億美元財產哪來的?神秘操盤手就是這個女人!

劉子餘的異動,很快在上海證券交易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不但中實銀行方面的許多人隨風轉舵,而且牽動了銀行界的很多朋友“跟批頭”,認為在錢公元帥的照顧下,一定可以發財。由此,許多人借了錢來“跟批頭”。

其中押注最多的是中國實業銀行儲信部經理沈寶昌,他將當年任上海知縣十多年搜刮來的50餘萬元全部用來購買“二三關”,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來打這一穩操勝券的仗。

另一位押注很多的是財政部公債司司長蔣履福。蔣的女婿是中國銀行滬行經理、宋子文的親信貝淞蓀。連蔣履福這樣直接負責公債業務的財政部高級官員都對“二三關”的行情深信不疑,可見徐堪欺騙手段之高明。

至於其他一般中小散戶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當77號經紀人福大均以76元的高價收進時,市價開始直線上漲。因為“二三關”庫券剛剛發行,尚未結價,市面流通額子不多,在“三不公司”的哄抬之下,竟將行情抬到九折以上。當時“二三關”庫券票面作餘額已不到90元,而市場價最高的競做到81元,距離票面餘額只剩下6元。證券市場的謠傳仍然很盛,竟有說漲到百元,超過票面值的。

此時市場各方的眼光都集中在“二三關”上,銀行界的許多“空頭”大戶們只得忍痛用高價從市場補進,從而又進一步牽動“二三關”的買賣更加旺盛。

孔氏家族30億美元財產哪來的?神秘操盤手就是這個女人!

這種情況,在上海公債史上可謂史無前例。早就在暗中等待銀行界這條大魚浮出水面的宋靄齡,此時才感到是收網的時候了。

宋靄齡經過一番計算,認為市面已經做足,當即指示“三不公司”將吃進的“二三關”多頭出籠,並且乘機翻空,等他們的大額空頭做出後,市場驟起迴風。

財政部發言人又乘機公開發表談話,聲明沒有收回“二三關”之事。結果,造成“二三關”跌勢加劇,市價狂瀉,市場上極度混亂。一群自命為消息靈通及“跟批頭”的淘金客,因隨著“三不公司”買進,以至傾家蕩產。

原先傾其所有做“多頭”的中實儲信部經理沈寶昌,因出手太慢,結果全部家產在“二三關”市價的慘落中,被宋靄齡的“三不公司”席捲而去,證券字號聞訊紛紛上門向其追繳保證金,沈因刺激過度,第二天就因突發腦溢血而死。

至於財政部公債司司長蔣履福,居然也被徐堪出賣,受了很大的損失,而且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最苦的莫過於被出賣的中小散戶,一個個成了替罪羔羊,一貧如洗,有的則因此而喪失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