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世界上53個國家爲何要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在世界奧運會的歷史中,有一些時間點是無法舉行奧運會的,例如二戰期間。除了這些情況之外,奧運會基本上都是照常舉行的。每個主辦國的實力不同,所呈現的奧運會情況也不盡相同。但有一屆奧運會是各國都無法忘記的,那就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這是第23屆夏季奧運會,卻遭到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53國的聯合抵制。至今這屆奧運會都是最不成功的一屆奧運會,那麼這麼多的國家為什麼要聯合抵制蘇聯?

蘇聯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而且是在聖誕節那一天

1980年,世界上53個國家為何要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1979年12月25日,蘇聯方面出動10萬大軍進攻自己的鄰國阿富汗。由於當天正值聖誕節,因此這次戰爭被稱為聖誕節行動。在這一天發動戰爭是蘇聯早就準備好的,西方國家視為最大的侮辱。

由於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已經病重,所以蘇軍具體的行動計劃是由蘇聯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和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制定的。蘇聯軍隊佔領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很順利,在三天之內就佔領了阿富汗全境。

但這次行動帶來了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其實蘇聯原本不用直接出兵,但是這個國家習慣於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它沒有美國那種殺人不見血的本身。蘇聯軍隊佔領了阿富汗以後,立刻陷入了戰爭泥潭之中。起初書能撤不想撤,後來則是想撤也撤不了。

1980年,世界上53個國家為何要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美國方面的反應更大,在美國看來,蘇聯佔領阿富汗之後,很有可能挺進印度洋。一旦蘇軍挺進印度洋,美國的運輸線就會被截成兩段。所以為了阻止蘇聯,美國不惜一切代價。美英法德開始援助阿富汗境內的游擊隊,蘇軍感覺自己上當了。

這些游擊隊手裡的武器五花八門,而且就像專門剋制蘇聯武器而設計的一樣。除了臺下的活動,美國還在臺面上和蘇聯叫板。美國總統卡特命令蘇聯必須在1980年2月20之前撤離阿富汗,否則美國將會抵制這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奧運會。對於美國的這個要求,勃列日涅夫嚴詞拒絕。在蘇聯看來,美國缺席雖然會讓這次奧運會有些缺失,但是整體問題不大。

蘇聯萬萬沒有想到,會有64個國家聯合抵制

1980年,世界上53個國家為何要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起初蘇聯僅僅認為只有美國一國抵制這場奧運會,但是抵制名單出來以後,蘇聯驚呆了。美國、西德、日本、以色列、韓國等64個國家聯合抵制了這次奧運會,中國為了自己利益的考慮,也加入到了抵制的行列中。英國和法國雖然也派出了代表隊,但是人數卻少得可憐。英國派出了一支150多人的代表隊,這已經是西方陣營最大的代表隊。這次奧運會的參賽國只有區區82個,這就造成了這次奧運會那些冠軍們有些名不副實。除了64個國家聯合抵制之外,還有14個國家沒有攜帶自己的國旗。英國、法國、意大利等16個國家使用奧運會會旗取代了國旗,所以這場奧運會從遠處看清一色全是奧運會組織自己的旗幟。

蘇聯方面的反擊作用不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最為巧合的是洛杉磯奧運會。1980年的奧運會主辦城市是莫斯科,1984年則是美國的洛杉磯。蘇聯為了報一箭之仇,也拉攏了一些國家進行抵制。但是加上蘇聯在內一共只有14個國家抵制了洛杉磯奧運會,與4年前的64個國家相比,立刻高低立現。蘇聯等14國的抵制行動,對美國的這次奧運會影響不大,而美英法德等國還在給蘇聯挖坑。蘇聯深陷阿富汗的戰爭泥潭,在戰爭初期,蘇軍只損失了幾百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的傷亡數字大大增加。截止1986年,蘇軍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了1萬人。到了1989年,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不得不命令蘇軍撤離阿富汗。此時蘇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15000人,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極大的消耗了蘇聯的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