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中央: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九三學社中央: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調研組考察三北林業局建設成就。

九三學社中央: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調研組在新疆伊犁特克斯縣考察。

楊琴冬子

我國天然草原的面積近60億畝,約佔國土面積的40%。草原生態修復和草原生產力恢復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7月30日至8月3日,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率隊赴新疆、寧夏調研草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調研組認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必須建好用好草原生態補償制度、草原動態預警制度,形成林草種植與綠色發展的良性循環。

草原生態補償 兼顧生態保護和牧民生計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峻大草原上,廣闊的河谷和高峻的山峰交相輝映,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閒吃草。

不同於新疆其他地區,特克斯縣由於擁有豐富的草原資源,畜牧業是其農業發展的“重頭戲”,比重佔大農業總產值的64%。2017年,牲畜存欄72.9萬頭只,產值達13.76億元,同比增長8.77%。

近年來,特克斯縣在保護草原方面做了許多新探索。一是推行“小畜換大畜、土種換良種”、推進牛羊分群放牧,促進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二是積極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加快飼草業建設步伐。

瞭解特克斯縣草原保護的做法後,武維華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上貫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特別是針對草原保護歷史欠賬太多的實際狀況,需要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武維華強調,要促進牧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統籌考慮草原生態修復與草原生產力提升,既要留住綠水青山,也要想辦法給老百姓和地方政府帶來生產力發展的金山銀山,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統籌發展。

武維華所說的,也正是以特克斯縣為代表的新疆牧區縣近年來的探索。通過實行階段性禁牧,退化嚴重的草原得以休養生息;通過實行“草畜平衡”,防止超載過牧的草原退化……這些強草惠牧舉措實施以來,新疆的草原植被平均覆蓋度逐年提升。

與此同時,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制度,也是新疆草原生態得以逐步恢復的制勝法寶之一。“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生計是評價草原生態補償政策的兩個維度。”調研組成員、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巡視員李維薇說,“全國範圍來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以後,草原植被總體好轉,草原覆蓋度提高、生物量增加,草畜平衡措施達到了減輕草地放牧壓力的效果。”

調研組認為,草原生態補償政策的目標是生態保護,但也要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牧民生計之間的協調問題,定位好牧民生計在草原生態補償政策目標中的位置。目前,全國不同草原地區生態區位優勢、人口居住密度、草地類型、超載程度等存在顯著差異,草原生態補償標準也應考慮因地、因事制宜科學實施差異化政策。

人工種植草場 為超載過牧草原“減負”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西南部的昭蘇縣是新疆唯一一個沒有荒漠的縣。全縣總面積1.12萬平方公里,草場面積927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736.95萬畝;優質草場佔草場總面積的95%。“草畜矛盾”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發展人工草場是昭蘇縣緩解天然草場壓力的重要舉措。

從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苜蓿開始,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都有種草肥田的傳統。調研組成員、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會秘書長葛文傑曾經在農墾系統工作30年,她對苜蓿草種植在農業領域“調結構”的作用感受頗深。

“豆科多年生苜蓿草的種植對生態修復、農牧民增收意義重大而深遠。”葛文傑說,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推廣天然草場免耕補播苜蓿技術可以提高草原生產力和土地利用率。種植苜蓿既有土壤固氮的優勢,又有修復生態、增加草原附加值的作用。

長期以來,受農畜產品短缺時期優先發展生產政策的影響,我國過多強調草原的生產功能而忽視草原的生態功能,造成草原長期超載過牧和人畜草關係失衡。這也是導致草原長期以來難以走出生態惡性循環的重要原因。調研組認為,發展人工種草是改變這種狀況的一個有效途徑。由於人工草場生產力遠遠大於天然草場,建立優質高產人工草場,能有效解決天然草場生產力不足的問題,緩解天然草場過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

在這些年實施各項農牧業政策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調研組也發現一些新問題逐步凸顯。儘管草業發展較快,但政策性支持方面還是存在不足,如人工種草的補貼過低、牧區水利設施陳舊落後等,極大制約了人工草場的發展。

調研組建議,要大力推進優良牧草的種植和補播,進一步擴大人工草場和改良草場面積,在有條件的農牧區可以繼續擴大飼草料種植規模,為牧民實現定居和畜牧業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創造更多的物質條件。同時要加強引導農牧民轉變觀念,合理調整農牧業結構,將低產田改造成為優質飼草料地,以解決草原禁牧後牲畜飼草料短缺的問題。

“監管難度大”也是多地共同反映的問題。為此,調研組建議,要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草原動態預警制度,對草原基本情況、生態狀況、災害發生情況等進行動態監測預警。

“死林子”變“錢袋子” 注重林草種植綠色經濟效益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曾經沙害嚴重。“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這首打油詩,是上世紀80年代鹽池縣生態狀況的真實寫照。如今鹽池人的感受是“但聞風聲響,不見沙塵起”,昔日荒灘已變成釀酒葡萄基地和一眼望不盡的寬幅林帶。

時間追溯到本世紀初,2002年鹽池縣在寧夏全區率先實施荒漠封育和退耕還林還草,2016年完成全區草原確權承包登記試點工作。通過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還草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和政策實施,全縣草原生態修復以平均每年29萬畝的速度推進。經過多年治理,全縣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和林木覆蓋度分別達到70%和31%,實現人進沙退的歷史性逆轉。

作為中國灘羊之鄉,鹽池縣是寧夏唯一被確認的全國266個牧區縣之一,全縣灘羊飼養量318萬隻。如何用好這些灌木林為農民增收,鹽池縣也進行了有益探索。

鹽池縣現有林地面積達到了385萬畝,其中以檸條為主的灌木林就有265萬畝,每年平茬20萬畝。檸條是一種抗旱、耐寒、林草兼用的灌木,具有地上生物量較高、平茬後萌櫱力強的特點,而且粗蛋白含量可達10.8%,牛羊喜食,被譽為“鐵桿牧草”。在鹽池有9家檸條加工企業,調研組去的這家每年可加工檸條5000餘噸,每噸收益100元左右,輻射全縣中北部6個鄉鎮120餘個灘羊規模飼養園,真正把“死林子”變成了“錢袋子”。

“種植檸條不僅阻擋了肆虐的風沙,平茬後還可加工成飼料,為灘羊爭取更多‘口糧’,形成良性循環。這種方式不僅改善生態環境,還實現了綠色發展,值得推廣。”調研組成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說。

這種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相結合的模式也讓鹽池縣的老百姓得到了實惠。花馬池鎮皖記溝村村民王登文就是受益者。“我家有4口人,有7畝水旱地、164畝草原。每年出欄灘羊120餘隻,僅飼養灘羊一項就有收入5萬多元。平時飼養灘羊的飼料一部分來自購買,一部分來自自家地裡種的飼料玉米等。”他說。

調研組成員、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專委會委員、全國畜牧總站草業處副處長董永平對此感嘆,以前治沙只是為了保衛家園,忽略了它的經濟效益,現在更要注重林草產業的經濟價值。他建議,堅持草原禁牧與舍飼養殖、封沙育林與退牧還草、生物固沙與工程固沙、防沙治沙與沙產業開發等合理結合,“喬、灌、草”科學配置,全面加強生態脆弱地區的綜合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