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19年不離崗,帶病堅守鄉村講台教師「王淑麗」

8月19日,蒙城又飄起了綿綿細雨。馬廟中學辦公室內,王淑麗正用手壓著頭皮,坐下休息,不斷傳來的疼痛感讓她的面部表情變得不自然。患病後,王淑麗只要一遇到陰雨天就會伴有頭疼、嘔吐、暈眩等症狀。但是,十多年來,她卻未曾因病缺過孩子一節課。

蒙城:19年不離崗,帶病堅守鄉村講臺教師“王淑麗”

忍著疼痛堅守三尺講臺

王淑麗是一名英語教師,她的症狀始於2006年,正上著課或者下樓梯時,突然就會感覺頭暈目眩,並伴有嘔吐、疼痛。當時,王淑麗以為可能是貧血導致,並未放在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症狀出現的頻率增多,王淑麗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家人和同事都讓我趕緊請假去醫院查查,但我想等放假再去。”王淑麗說,她當時連續三年帶了三屆畢業班,是怕影響學生中考。

2011年8月,正在準備晚飯的王淑麗,頭猛地一陣疼痛,身體立刻癱在地上。幾天後,她被南京某醫院診斷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右側後交通動脈瘤。經搶救,王淑麗撿回了一條命。但她的頭部卻因血管破裂,被手術植入了彈簧栓和錫箔進行修補。故,之前的症狀仍然存在。後期可能還要進行二次手術。

醫生建議她要長期休養,不能再勞累了。然而,出院不久,她就不顧勸阻,重回講臺。

“我知道身體重要,但是,我們學校本身就缺英語教師,我若請假,即將面臨中考的孩子們可咋辦,不能因為我一人而耽誤全班學生的前程吧!”就這樣,王淑麗又回到了教室,一直堅守三尺講臺至今。

多樣形式激活英語課堂

“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主謂賓表同漢語,定語有同也有異,狀語位置更特殊,不能全和漢語比……”

像這樣的順口溜,經常出現在王淑麗的課堂中,這也是她創設多樣課堂的其中一部分。學生們讀得朗朗上口,在愉悅的氛圍中輕鬆就掌握了英語知識。

“學校英語教師極缺,孩子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英語成了他們中考的‘短板’。” 王淑麗說,從進校門的那一刻,她就立誓改變這種現狀,用靈活有趣的課堂形式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

鑑於農村學生學習英語時膽子小、難開口,王淑麗從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入手,把學生帶進一個個風趣幽默的英語小故事情景中,把知識點編成琅琅上口的順口溜。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王淑麗要求人人要過背英語單詞這一關。偶爾遇到個別同學完不成任務,她便會將其帶到家裡單獨授課、助其達標。按照她的要求,班上的學生人人都有錯題集和課堂筆記,上面記錄工整、書寫認真。

近年來,王淑麗班的英語及格率超過了96%,100分以上的學生更是普遍,最高達142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