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上週,一股diss吳亦凡的熱潮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先是大V怒懟,接著虎撲也來湊熱鬧,然後更是引起了整個說唱屆大佬們的集體站隊。

孰是孰非我們尚且未至,但這場“戰役”的最終受益者卻一目瞭然。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虎撲”以旁觀者的姿態入局,接著在吳亦凡的回懟下,又轉身扮起了弱勢者。但你說一個運營了十多年的知名門戶網站,真的如他們所言的那般“羸弱”嗎?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虎撲嘴上雖喊著“不是為了蹭熱度而來”,但那日趨增加的社區活躍度卻實實在在的擺在明面上。

想想也是,一個搞營銷策劃的公司,又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吃虧呢?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除了虎撲之外,劉夫陽也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受益者,一上來就直接發了一首《皇帝的新衣》劍指吳亦凡,還拉上了王嘉爾作對比。

雖然歌不怎麼好聽,但其犀利的歌詞還是受到不少網友點贊,並且迅速的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也算是不虛“此行”吧!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事實上,無論事情的起因如何,吳亦凡都是這場“戰爭”的失敗者。即便是最好的結果,那也只能是落個兩敗俱傷。

顯然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實力不足以支撐他名氣時,也未必會是一件好事。哪怕是號稱有著3000萬“梅格妮”的吳亦凡,在遇到大的“風波”之時,輿論的走向也不僅靠這些人就能主導的。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古人有云,“全則必缺,極則必反”,而“梅格妮”們顯然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每次看到評論區被“凡凡真好”、“吳亦凡最帥”這種詞彙攻陷時。我都想提醒她們少刷一點,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get”吳亦凡的帥,這樣做反倒適得其反,敗壞路人好感。

diss吳亦凡的熱潮結束後,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

對於吳亦凡來說,現在需要的並不是所謂的“流量 ”,而是作品和路人緣。

這一點上,同樣是偶像出身的李易峰和張藝興就做得很不錯。如今的李易峰在賣力的轉型尋求突破,而張藝興則是“歸國四子”中路人緣最好的一位,這些都是吳亦凡所缺少的東西。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只是憑流量就能火一輩子,不是嗎?

ps:多說兩句,文章中所言皆無立場,只是單純的個人論點。聽得進去可以當警醒,聽不進去就當做是“小人”讒言,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