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水土有毒!

土壤汙染問題日益嚴重,這些汙染沉澱和累積之後終於迎來了爆發。面對曾經可能被大多數人忽略了的隱形汙染類型,土壤其實無論是與水、固廢還是空氣中的汙染物接觸後都是容易導致汙染轉移的。

正因如此,我國加快了未受汙染的土壤保護,已受汙染的土壤治理以及土壤生態環境修復的步伐。從摸清家底開始,啟動土壤汙染情況排查,嚴格監控汙水和垃圾滲入土地的渠道,攔截汙染土地的汙染源,並且強化土壤增肥和提質措施。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趙維鈞就在第二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上表示,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行動的落實,正在驅動我國土壤汙染防治不斷走向規範化。與此同時,我國也要直面土壤汙染治理過程中的難題和挑戰。

例如,前期調查和後期修復存在脫節;二次汙染風險猶存;土壤汙染防治相關環保設備和環保藥劑國產化水平不高;商業模式不成熟等等。所以,我國多次提出,要打好土壤汙染防治組合拳。

水土不服?水土有毒!

一方面,土壤汙染防治要充分認識到預防和風險管控的重要性,防患於未然。這就需要摸底調查來了解我國土壤汙染的詳細情況,為解決突出問題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面對土壤汙染的複雜性,要以實地勘察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修復方案。這就要求,避免過渡治理,避免盲目砸錢,避免表面工程。

毫無疑問,土壤汙染是個棘手的問題,土壤修復也是個長期和系統性的工程。所以,要下狠心,下決心,還要下“硬功夫”。

土壤汙染追根溯源建築垃圾難以逃脫干係,城市化建設,高樓大廈的密集出現,老式住宅區重建,村莊合併,土壤汙染也就越來越重。

建築垃圾並非一無是處,如果將建築垃圾再次回收利用,將可以節約大批資源。

建築垃圾中的鋼筋水泥再次鍛造後可以再次成為鋼材,磚塊砂石可以經過粉碎後可以作為地基、修路填料等。

紅星機器瞄準這一時機,研發出紅星移動式建築垃圾處理站,該款設備可快速篩分建築垃圾,然後分層處理,精準回收。

紅星移動式建築垃圾處理站可以通過牽引車快速開往建築垃圾點,實現多工作地域間的往來處理,便捷高效。

建築垃圾是土壤汙染的主因但並不是唯一原因,尾礦的處理不當、化工汙染、這些也是土壤汙染的誘因。相關企業如果能拿出誠懇的態度擔起其社會責任,對於土壤汙染的扼制將成效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