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的拉鋸戰

《如懿傳》終於擠在暑期檔落幕前獲得了播出的可能。如果如期播出,這將是這部耗時良久的版權劇獲得的階段性勝利。

8月16日,《如懿傳》官方微博發佈微博,宣佈這部新麗傳媒出品、以清朝宮廷為背景的古裝劇正式定檔,將於8月20日播出。消息進一步指出,該劇將以會員付費的形式在騰訊視頻上獨播,每週一到週四更新2集,“會員始終多看6集”。

網絡獨播的形式也意味著《如懿傳》的播出形式及平臺最終得以確立。該條微博發佈後,《如懿傳》製片人、新麗傳媒副總裁兼電視劇事業部總監黃瀾、導演汪俊等都轉發並證實了該消息。不過,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兩家原定的衛視播出平臺都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根據《三聲》(微信ID:tosansheng)瞭解,《如懿傳》原本有希望在8月14日進行網臺聯播,且兩家衛視一直沒有放棄《如懿傳》的上星機會。但新麗傳媒目前已經開始著手與江蘇、東方兩家衛視商議退片。

成為網播劇,意味著新麗已經基本放棄了對《如懿傳》上星播出這一通道曠日持久的爭取。被視為《甄嬛傳》姊妹篇的《如懿傳》,由周迅、霍建華等明星主演,新麗傳媒光從籌備劇本到開拍就耗時4年。2017年年底時,《如懿傳》曾被傳作為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的開年大戲播出,但最終未能成行。

時至今日,《如懿傳》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已經“等不起”了。目前,這部包含IP、和宮廷元素的古裝劇,面臨著包括古裝劇的審核環境下行、和成本回收壓力帶來的諸多挑戰。即使曾公開否認霍建華、周迅兩位明星在該劇中收取天價片酬,但《如懿傳》作為新麗近年來的頭部作品,仍然在製作上斥資不菲。其中,《如懿傳》僅在製作成本上就耗費超過3億元。

從原定的網臺聯播轉為網絡獨播,《如懿傳》的拉鋸戰就相對容易畫上句號。有了審核相對寬鬆的互聯網平臺做流量入口,《如懿傳》至少有希望依靠騰訊視頻擁有相應的播出渠道和變現通道。根據15號發佈的騰訊第二季度財報,騰訊視頻訂購用戶數已經達到了7400萬,同比增長超過120%。

不過,這最終取決於《如懿傳》是否能夠在騰訊視頻上順利播出。在網臺標準統一的大前提下,體量龐大的古裝IP劇面臨著審查標準不一導致的短暫窗口期,很難說就已安全度過風險。此外,在3天后就將開播的背景下,《如懿傳》也將對戰愛奇藝的《延禧攻略》,與這部同題材的古裝劇展開直接競爭。

“不說超過《甄嬛傳》”

作為頭部IP改編的劇集作品,在過去幾年間,《如懿傳》雖然在定檔播出上幾經周折,但由於其原著的知名度和電影級的製作班底,包括東方、江蘇兩家衛視和騰訊視頻在內的平臺都曾對《如懿傳》的品相報以巨大的信心。

公開報道顯示,《如懿傳》在未正式殺青前就已收回13億的版權銷售費用。其中,貫徹一劇兩星,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兩家平臺以共計90集、每集300萬的價格,出資達到5.4億;騰訊視頻則按每集900萬的價格,出資達到8.1億。雖然這些數字一直都未被證實其真實性,但根據新麗2017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如懿傳》在2016年就已收回來自東方衛視的1.29億預售款。

絕對的頭部配置,成為多個平臺對《如懿傳》的信心來源。除了周迅、霍建華等一眾明星主演作保障,《如懿傳》改編自《甄嬛傳》原著作者、電視劇編劇流瀲紫(吳雪嵐)的同名小說,其製作控方新麗傳媒是業界知名的老牌內容公司。2017年時,未開播的《如懿傳》還與《鬥破蒼穹》、《盜墓筆記》等IP原著一同登上《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名列第78位。

新麗傳媒對這部在時間背景和創作思路上都承接《甄嬛傳》的IP劇寄予厚望。從2012年籌備劇本開始,新麗就與當時簽入新麗旗下的編劇流瀲紫展開了大量改編工作。在2014年的一次採訪中,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曾表示,不說超過《甄嬛傳》, 但《如懿傳》“一定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如懿傳》的拉鋸戰

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對《如懿傳》有很高的期待

大體量的製作規格至少成為新麗對於《如懿傳》的基本定位之一。在《如懿傳》的開機發佈會上,製片人黃瀾曾表示,新麗對《如懿傳》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需要“既要有演技”、“也要有顏值的大咖”。在這部劇的籌備過程裡,新麗光就這部劇就蒐集了6000多個演員的資料,試鏡的演員達到2500位,試戲的演員數目則最終高達321位。

為了在主創陣容上拔得頭籌,新麗也付出了一定代價。《如懿傳》籌備階段,黃瀾在劇組辦公室牆上貼滿了所有角色的名字,下面對應演員的照片。離開拍只有五個月的時候,唯一確定的人選卻只有迴歸小熒屏的周迅。“我也緊張,但仍然可以嚮導演保證,開機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出現在自己的位置上。”

為了鎖定周迅和霍建華兩位主演,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生成大劇效應, 2016年,新麗傳媒分別向天津欣喜相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東陽橫店連俊傑影視文化工作室支付了5350萬與5071.7萬元人民幣。其中,東陽橫店連俊傑影視文化工作室的法人代表連俊傑是霍建華的經紀人,天津欣喜相逢則負責介紹並保證周迅出演《如懿傳》。

《如懿傳》的拉鋸戰

《如懿傳》自籌備到開拍花了接近4年時間,其中為了鎖定女主角周迅,《如懿傳》為此支付了5000多萬的片酬

不過,天價片酬在當時引來的爭議並不小。在招股說明書未披露具體數字以前,周迅和霍建華兩人的片酬被稱達到1.5億,接近《如懿傳》製作成本的50%。適逢當時演員流量論的說法日囂塵上,央視在2016年8月26日的《新聞直播間》中點名批評了《如懿傳》。

黃瀾當時表示,爭議對於《如懿傳》既是利好,也是挑戰,“一部好的作品,如果有市場期待,是應該的。不過錢多也是壓力,也不覺得賣出天價多麼值得驕傲,關鍵在於把《如懿傳》拍好。”曹華益也在一次採訪中強調,《如懿傳》這個項目上,演員片酬完全控制在30%左右,“關於網絡上的言論,我們希望用作品來自證清白。”

2016年6月,新麗傳媒還宣佈將《如懿傳》除中國大陸外的全球版權授予福斯傳媒集團,該劇將在其旗下的華語旗艦頻道衛視中文臺獨家首播。對外界來說,這至少是新麗釋放出的某種主動訊號:強調文化輸出為己任,古裝劇一直以來就是劇集出海的主流梯隊,也在過去這段時間被賦予了大國自信與文化崛起的雙重意義。

但是,對風向的把握沒有體現在《如懿傳》這個大頭部的古裝項目中。歷史原型為乾隆朝後宮的《如懿傳》有著權謀、宮鬥等多項敏感元素。從2011年4月起,廣電總局就明令禁止宮鬥戲、涉案戲、穿越劇在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並在2013年開啟古裝劇的限額時代,兩部古裝劇原則上甚至不能接檔播出。

理論上,這會讓衛視平臺對《如懿傳》的評估受到影響,至少信心會因此降低。在今年鼓勵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前提下,根據《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此前獲得的消息,東方衛視與江蘇衛視最早寄希望於審批儘早通過,但此事卻始終懸而未決。

即使沒有“限古令”,《如懿傳》本身也踩到了其它雷點。例如,在去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就要求“行業組織出臺電視劇成本配置比例指導意見”,“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在崔永元將整個娛樂圈攪得人仰馬翻以後,8月11日,新麗傳媒還與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一同頒佈《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

今年年初,隨著新麗第三次放棄IPO、轉投騰訊,《如懿傳》也被傳在衝刺跨年檔前夕臨時撤檔。同時,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受影視行業資金流轉過慢等因素拖累,新麗傳媒2017年現金流量淨額為-3.1億。此外,2014-2016年新麗的應收賬款分別高達6億、6.7億和6.9億,佔其當年營收比重分別為74%、89%和78%。

留給《如懿傳》的時間已經不多。就在本週一,閱文集團宣佈以不超過155億現金加發行新股的方式,收購新麗傳媒100%的股權。公告稱,新麗傳媒將在閱文集團幫助下,接觸閱文集團的內容庫、作家平臺及編輯隊伍等資源,為觀眾創造更好的內容,實現共融共生。

但為了完成這筆收購,新麗需要完成多項先決條件,其中就包括《如懿傳》最終能夠在中國境內順利播出。對於急需募集資金的新麗來說,想要走出產能擴張以外的道路、或高位投靠於騰訊的泛娛樂體系,就要在《如懿傳》上有所規劃,甚至有所決斷。

紅利與危機

但新麗可能選擇的是一條更釜底抽薪的通道。選擇網絡獨播而放棄臺網聯播,意味著風險將由騰訊視頻與新麗共擔。此前,新麗大熱的小成本網劇《餘罪》也只能實現保本。再者《如懿傳》單劇採購成本就超過8.1億,騰訊視頻如何收回始終是個疑問。

在《三聲》(微信ID:tosansheng)瞭解到的情況中,解決方案其實不止一個。在新麗、電視臺與視頻平臺的三方博弈後,最終得出幾種可能:一是讓衛視退片,視頻平臺退劇後獨播;二是視頻平臺直接播出;最後則是等總局同意網臺聯播。但第三種方案可能受制於變化的監管環境,“等的風險比較大”。在衛視由於頭部劇集強大的招商能力而不願放棄的前提下,所有人都滿意的可能性也不高。

但選擇網播而不是臺網聯播,至少讓《如懿傳》的播出不再只是一種希望。相比內容有限的電視平臺,視頻平臺往往內容儲備豐富,也擁有更靈活的排播機制。同時,擁有第一梯隊內視頻平臺所普遍具備的生態系統,單一的劇集內容就有機會直接對接豐富的市場需求,探索出多樣的可能性。

其中在《延禧攻略》這個項目中,愛奇藝與歡娛影視實現了四度合作。製片人於正說自己對這部古裝劇的要求就是既要是正劇,又要好看,還得要收視率高和點擊率高。“每一部我都想嘗試一種不同,看觀眾最喜歡什麼。”於正說。為此,於正除了在《延禧攻略》中保留乾隆朝間大的歷史故事框架,還在最大程度上對新題材進行了融合和嘗試。

《如懿傳》的拉鋸戰

《延禧攻略》裡,於正嘗試了以正史為基礎進行創作,愛奇藝也給予了相當多的支持

平臺成為於正探索和試驗的底氣。在《延禧攻略》的發佈會上,根據愛奇藝銷售副總裁陳瀟介紹,《延禧攻略》的首輪之所以不在電視臺播出,是因為拿到播出許可卻找不到合適的電視檔期,“這是商業決定的”。隨後,愛奇藝宣佈以會員付費的方式獨播該劇,而《延禧攻略》也成為今年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古裝劇集。

至少在不斷更迭的網臺關係中,與新型平臺形成更穩定的合作關係,已經被為數不少的內容公司所認可並深度實踐。主導青春劇的小糖人、和希望在犯罪懸疑領域有所建樹的五元文化都是其中的代表。理論上,在與閱文打包形成“中國漫威”、並與騰訊影業開發《慶餘年》等項目後,新麗也有機會實踐這一模型。

實際上,《如懿傳》這樣的頭部大劇,也的確極有可能帶動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在第三季度大幅增長。上一部在騰訊視頻播出、拉新能力強勁的劇集是由檸萌影業出品的《扶搖》。在《扶搖》的慶功會上,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表示,騰訊視頻會堅持“頭部內容”+“細分受眾”的佈局,持續夯實內容儲備,提高對不同人群的服務能力,“力求涵蓋不同領域的題材,觸達不同圈層的群體。”

對於始終強調圈層服務和內容生態的視頻網站來說,如果理論上內容公司更傾向於視頻平臺,那麼視頻網站的這個願景就有可能實現得更早。畢竟,現金流不穩定的內容公司需要更快的資金週轉來提高產能,在單一的內容公司早已不被視為優質標的的前提下,前者也需要依靠平臺講述更多樣的商業故事。

當然,這個故事成立的前提就是劇集能夠順利播出。在“臺網統一播出標準”的前提下,很難猜測網劇與電視劇就會在什麼時期實現統一。事實上,同樣命途多舛、耗資上億的古裝劇《巴清傳》,雖然早早定於優酷播出,卻由於幾位主演,至今都沒有在任何平臺上檔的消息。

在今年7月份,《天乩之白蛇傳說》、《真相吧!花花萬物》、《週六夜現場》、《鎮魂》都多檔劇綜都被下架。7月2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在回見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時,特別提到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並表示要“加強內容監管,進一步調控治理綜藝娛樂、歌唱選拔、真人秀節目,堅決治理追星炒星、泛娛樂化和高價片酬問題”。

而隨著距離20號越來越近,在過去兩年裡幾度沉浮的《如懿傳》,也可能最終成為這種多方力量交錯的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