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一声吼 游戏行业抖三抖

Steam一声吼,PC游戏行业跟着抖三抖。

Steam一声吼 游戏行业抖三抖

蝴蝶效应这个理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微小的变动能带动巨大的连锁反应。Steam推出的一项新措施却给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日,Valve更新了Steam的隐私设定,原本默认为所有人可见的用户资料现在可以由用户更改为是否公开。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本次的更新可谓不痛不痒,甚至有部分用户拍手称赞。但实际上,Steam的新政对不少游戏从业者而言,却不亚于一场地震。

Steam Spy已死?

被此次更新风波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Steam Spy为首的一类数据分析网站。

Steam此次的更新,给予了玩家们在自己资料显示方面的更多权限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更改“隐私设置”中的选项来设置是否公开其游戏库存、时长和成就等相关细节。

Steam一声吼 游戏行业抖三抖

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是给予了用户在隐私上的更多权利。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版本更新后,所有用户的“游戏细节”选项将会默认设定为“仅限好友可见”,而这样一来就对Steam数据统计类网站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包括Steam Spy、SteamDB等数据网站,都是通过收集Steam用户个人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但当选项被默认为“仅限好友”后,Steam Spy将难以通过直接追踪用户数据以获得Steam游戏的数据。除非所有的Steam用户都去更改这个默认选项,不然此后Steam Spy的数据的可信度将大大降低。Steam Spy的创始人Sergey Galyonkin对于这件事也颇感无奈,并在推特上大发牢骚。

Steam一声吼 游戏行业抖三抖

其实Steam Spy获取用户数据来统计游戏销量这事在业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反对者称因为在这类网站出现之前游戏的销量数据仅仅靠官方公布,很多发行商会因为提防竞争对手而去隐瞒销量数据,2016年瑞典游戏开发商Paradox就曾要求Steam Spy将他们的销售数据从数据库中移除。

但是更多人却对Steam Spy等数据类网站抱有肯定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开发者和发行商了解到各细分品类作品的表现,也能够让玩家准确了解到当前各个游戏的销量,对于他们选择游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于这个来自民间的个人网站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GDC 2018上,有Valve的工作人员就曾表示Steam Spy已经成为最为有用的开发者工具之一。

那么在此次更新过后,Steam Spy这类的数据分析网站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Galyonkin在采访中表示,他正在思考Steam Spy的未来,并且已经有了几个初步计划,首先是依靠与之前不同的方法来采集数据。但这种的采集方法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另外一个便是关闭Steam Spy,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Galyonkin并不想让大家使用准确度极低的数据,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可能会将Steam Spy下线。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这位创始人会因此丢了饭碗。除了创办了Steam Spy,他还是Epic Games的工作人员,还有《堡垒之夜》在等着他去维护。

受到波及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和媒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Steam Spy的动荡或许只是Valve新政辐射的一个环节,对媒体、开发商,尤其是独立游戏开发者来说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独立游戏《流放之路》的设计师曾表示:“作为一名开发者,SteamSpy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种细分市场的大小,以及预测其他游戏品类的成功与否。”

虽然Steam Spy的数据并不是完全准确,但是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却十分有用,庞大的数据为开发者分析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前国产游戏《ICEY》的开发者MarkXiao就是通过Steam Spy的销量数据来把握市场的风向,以此来制定产品的宣传策略。除此之外,他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游戏的具体数据,而不需要完全依靠于发行商提供的数据。

对于此次事件,笔者与一位国内的独立游戏开发者聊了一下,他认为Steam此次的更新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来说确实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一是本来直接能从网上获得的数据现在只能去寻找发行商或者是更为昂贵的市场研究方法,增加了时间和财力上的成本。

二是开发者不能把握其他游戏在Steam上的销量情况和市场趋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之后所制定的市场策略。在未来如何简单直观地知道Steam上头部游戏的销量和收入与某款游戏的玩家繁荣地区占比长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人心惶惶的数据泄露问题

Steam为何在这个时间点突然上线“隐私设置”呢?当然不是碍于开发商压力,准备打压Steam Spy这类数据统计网站,猜测是因为即将于5月推出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近期闹得很凶的facebook的数据泄露事件。

我们先来看看这则《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里说了些什么。首先它是一个在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设备快速发展下应运而生的法规,以保障个人数据隐私安全为主要目的。

在该条例中对于获取数据收集和使用许可方面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主体,也就是用户需要被知其何种数据被谁收集并将如何使用。只有获得用户的允许后,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才能使用。简单来说推出后,任何公司都不能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来随意获取用户的数据。

如果有企业被查出不遵守该条例,后果就是高昂的罚款和严厉的制裁。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戏发行平台,Steam以身作则响应该条例的号召,推出“隐私设置”把这份权利重回交还到用户的手中。

除此以外,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对于Steam来说也是一个警钟,facebook此次的泄露危机也让美国许多的互联网公司人心惶惶。

facebook此次的数据泄露归根结底就是他们没有做到保护用户信息的义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用户的隐私数据也是一种变现手段,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可以让广告商精准地投放广告,而这恰恰也是该事件的导火索。连全球市值排名第五的facebook都在用户隐私泄露上翻了跟头,心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V社赶紧上线了“隐私设置”来明哲保身。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应用和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着。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仅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对于Steam用户来说,如果要他们用个人隐私来作为数据供他人分析,相信有不少人是愿意的。但是做出这个决定的,必须是用户本身而不是任何平台。从大方向来说,Valve给予用户隐私控制权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对于大部分用户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对Steam Spy这类数据统计网站来说,无疑是个灭顶之灾。

然而Steam Spy网站产生的根源也是填补没有官方统计销量的空白。在失去Steam Spy后,如何满足玩家、开发者和媒体更简单直观的了解到游戏销量的需求,才是Valve下一步需要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