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石斛栽種宜選在春(3~4月)秋(8~9月)季栽種為好,尤以春季栽種比秋季栽種更宜。這主要是充分利用陽春三月,氣候回升,風和日暖,春雨如油,萬物復甦的黃金季節,適宜的溫溼度,日照,雨水等條件,有利於刺激石斛莖基部的腋芽迅速萌發,同時長出供幼芽吸收養份、水分的氣生根,達到先根、後芽的生長目的。秋季種植是利用秋天的適宜溫度(適宜在小陽春前)引發根系生長,但根的質量、數量,長速都不及春季。在溼潤條件滿足,遮蔭條件較好的地方,夏季亦可生長出一部分很、幼芽。栽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後,即可選擇最佳種植季節大力發展石斛生產。

目前,鐵皮石斛種植的方法通常採用有:

1、貼石栽種法

選擇陰溼林下的石縫、石槽有腐殖質處,將分成小叢的石斛種苗的根部,用牛糞泥漿包住,塞入岩石縫或槽內,塞時應力求穩固,以免掉落。或將小叢石斛種苗直接放入已打好的窩內,然後用打窩時的石花均勻地將基部壓實,以風吹不倒力度,將基部和根牢固地固定在石窩內即可。若是在礫石上栽培,其辦法是將種苗平放在礫石上,然後用石塊壓住種苗中下部,基部、頂部裸露在外,仍以風吹不動為度。如栽放種苗的地方有石灰塵,應用水衝或溼布擦淨,以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在石面四周種植石斛,可用鑽子打一小窩,事前應踩好鮮牛糞,鮮牛糞中可參入30l的磷肥,加水踩混,稀溼度以手捏之手指縫中不留水為度,將石斛種苗緊緊貼住小窩,準備好牛糞搭在石斛種苗莖的中下部,使種苗牢固地貼在石頭上,種苗的頂部和基部都要裸露在外。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2、貼樹栽種法

在高山闊葉林中,選擇樹杆粗大、水份較多、樹冠茂盛、樹皮疏鬆、有縱裂溝的常綠樹(如黃桶、烏柏、柿子、油桐、青槓、香樟、楠木、楓楊樹等),在較平而粗的樹幹或樹枝凹處或每隔30~50cm用刀上砍一淺裂口,並剝去一些樹皮,然後將已備好的石斛種苗,用竹釘或繩索將基部固定在樹的裂口處,再用牛糞泥漿(用牛糞與泥漿拌勻)塗抹在其根部及周圍樹皮溝中。為防止風吹動和雨水沖刷,一般應用竹釘釘牢或用竹篾等繩索捆上2圈梆牢,以固定石斛鬚根和植株於樹幹或樹丫上,使其新根長出後沿樹體緊密攀沿生長。在樹上栽種時,應從上而下進行。已枯朽的樹皮不宜栽種。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3、蔭棚栽種法

將小礫石拌小量細砂(焦泥灰和細砂),作為寬40cm,長120cm,高17cm的高畦,將石斛種苗分株後栽於畦內,密度以20×20cm一窩,在上面蓋7~10cm厚的細砂或小礫石,壓緊。畦上搭1.7米的蔭棚,向陽面掛一草簾,以利調節溫溼度和通透新鮮空氣,並經常保持畦面的溼潤。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澆水

栽植初期先放在陰涼陰涼並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澆水。約10~15天后,待萌發出新根後兩移至陰棚下養護。生長季節澆水要乾溼相間保持適度幹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乾旱季節和炎夏還需經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並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後期空氣溼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溼,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溫度

剛移栽的組培苗對水分很敏感,缺水則生長緩慢、乾枯、成活率低。而噴霧過多則漬水爛根,溫度高、溼度大時還易引發軟腐病大規模發生。移栽後一週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溼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週後,植株開始發新根,空氣溼度可保持在70%~80%。種植畦乾溼交潛有利於髮根長芽。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早上可見陽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處,其他時間置於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保持在8~10℃即可。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施肥

由於石斛類為氣生根,因此要噴施適宜的葉面肥作為營養液,以供給植株充足的養分,利早髮根長芽。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腐植酸類等,以及進口三元複合肥和稀釋的MS培養基等。一般移栽後一週,植株新根發生後開始噴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後每隔10~15天噴3‰的三元複合肥等。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後,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後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修枝

石斛生長地的都閉度在60%左右,因此要經常對附生樹進行整枝修剪,以免過於廕庇或鬱閉度不夠。每年春天前發新整時,結合採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併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後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林下育仙草——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