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快要開學了,同學們第一次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家長免不了擔心。首要的問題就是,上大學之後一個月要給多少生活費呢?少了怕孩子在外受苦,太多了又擔心孩子把心思用在其他事情上面,不能好好學習。那到底要給多少生活費呢?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可根據以下八個對學生消費的影響因素制定適當的生活費標準!

1、學校的類型影響學生消費的多少

中國大學學費私立比公立貴,獨立學院比民辦貴。總而言之,不是公立學校的學生,學費請多多準備。一般在錄取通知書中,就有表明該交納多少學費。記住,這僅僅是學費,不包括水電費、網費、生活費等雜費。

另外,民辦本科、私立學校的食堂一般也是私人經營,價格也會相對較高。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不能概括所有三本學校學費信息)

2、所學專業不同,學費也有所不同

一般類別的本科專業,總體上學費的差別不是特別大,一般在都是再4000元-8000元左右。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很多專業的學費要貴很多。比如:軟件工程專業,在山大註冊費達8250元,加上學分學費,一年過萬;

另外,普及一下,很多專業比較相似,但是一旦在專業中加上“國際”二字,學費可是會翻倍的。比如:合作辦學項目的專業。

藝術類專業收費貴,就不用高老師多累贅了。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您是專科類的藝術學生,學費請多準備,因為本科藝術院校有國家補貼,而專科藝術院校國家補貼較少。

一些藝術類專業如果學習攝影、繪畫等,常常要求學生們有專業的設備,花費也會相對較高!

3、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不同

大學開銷除去必須上交的學費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我們的日常花銷。城市是影響我們日常花銷多與少的重要因素。

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杭州、大連這種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二線沿海城市,生活費肯定要多一點。

但城市消費水平不能盲目猜測,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也比較高。各位家長可以提前瞭解下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4、學校位置不同,消費水平也不同

有的學校校區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區或開發區,消費水平也肯定不一樣。城中心的生活費需要更多,郊區的消費水平低、消費場所較少,一般花銷較少。

可以根據錄取通知書中的校址,上網查閱該校是位於城市中心,還是郊區。

5、社團活動的開銷

不要以為大學裡的社團活動是免費的。雖然我們可以免費報名,但是社團活動產生的花銷,還是需要我們分攤的。

比如:參加滑輪社團,你總要買一雙滑輪吧。參加瑜伽社團,你總要買一身健身服吧。

如果你還是一位性格開朗,喜愛聚會的夥伴,那麼社團聚餐吃飯、唱K、玩桌遊等等,花銷也不少。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6、興趣愛好方面的話費會越來越多

這個方面的花銷和學費一樣,一定不能省。因為大學不在是單單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了。它更多的是培養我們社交、興趣、交往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能夠培養一個興趣,將來就業將會是你最與眾不同的地方。老話說的好,“不會開車的畫家,不是個好廚師”,多一份興趣,將來多一條路。

7、戀家的人花費會更多

回家次數較多,就需要更多生活費!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孩子大多第一次離開家,生活上會有很多的不習慣,父母也會不放心,剛開始回家次數不會太少,當然距離特別遠的就另當別論了。

距離近的孩子需要坐車回家,沒有幾十塊也是回不去的,遠一點的要坐火車,大概就要一二百了,再遠一點的就需要坐飛機了,價格就更貴了。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應該給多少?由8個因素決定!

8、吃貨同學,多備點兒生活費

在大學,為了滿足五湖四海的口味,食堂菜譜往往五花八門。西北的蘭州拉麵、北方的灌湯包子、南方的揚州炒飯、螺絲粉等等,琳琅滿目。校門外,各類夜宵、小菜館、小吃攤,應有盡有。

可以說,在大學,是吃貨們見證祖國大雜燴最豐富的一段時期。自然要備一些生活費,難道想吃“霸王餐”嗎?

以上這8個因素基本決定了你的生活費標準,可以根據這個情況給自己定一個生活費金額的範圍。其實生活費的真正決定因素,是自己家庭的經濟基礎。如果經濟基礎較好的家庭,也可以多給一些生活費。但也要有所設限,畢竟大學是鍛鍊學生理財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大學還是以學習為主,在生活消費方面也不適應過度的奢侈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