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培育出世界最高水稻達2.2米,袁隆平:以後吃不完也不許浪費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耕地被用於建設之中,耕地的減少讓我國糧食自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還想90%的糧食實現自足,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每畝地面積的糧食產量,我國的科研人員也不斷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

在去年10月份,我國的巨型雜交水稻試種成功,這種“巨人水稻”,單穂的收穫水稻粒數最多能達到500粒,畝產量能超過1100公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我做過一個夢,夢到大家在稻田裡散步,還能在水稻的下面乘涼,”如今這樣的夢似乎要實現了。

其實經過了幾十年的挖掘進步,水稻的產量幾乎已經達到了上限,如果想要提高收穫指數,培育出巨型水稻,無疑是世界各國將來發展的方向,巨型水稻有著非常優異的種子源,運用了與野生水稻遠緣雜交等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手段。


並且高達的巨型水稻田裡,還可以養蛙、魚和泥鰍,形成一個種、養的先進模式,如今巨型水稻能夠普及完善的話,這對中國乃至世界人民都是一個福音,可以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吃飽飯,沒了飢餓也就少了戰爭,同時巨型水稻也能為我國糧食儲備提供巨大的援助。

袁老為我國和世界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讓更多的中國人免於捱餓,不過國家發展如此迅速,人們的生活也富裕了起來,現代很多人都會捱餓沒有感覺,因為從來都沒有體會過,在這個娛樂戲子當道的年代,我們或許該多關注下這些默默付出的科學家,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最值得尊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