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種大幸福

懷疑別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但信任又需要極大的勇氣。信任與否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很早以前,人們就常說一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以說是對信任最好的詮釋。信任通常是建立在兩個彼此相熟的人身上,因為熟悉,所以瞭解,因為了解,所以信任。但也有例外的,譬如阮籍。阮籍生於魏晉時期,天性放誕,蔑視禮法,與嵇康等六人並稱“竹林七賢”。

阮先生平日裡除了研究學問,最好喝酒,離他居所不遠有一家酒店,女主人很年輕漂亮。阮籍常和好友王戎等名士去那裡吃酒,吃醉了就合衣躺在人家旁邊呼呼大睡,從不避嫌。有意思的是,酒店的老闆並沒有因此勃然大怒,反而相信阮籍不會有什麼不軌的行為。這樣的信任可說是信至十分了。

當然,信任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一定的事實基礎。就像酒店老闆信任阮籍,是因為阮籍雖然嗜酒不羈,但其平生行止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齷齪之人。換而言之,信任源於信用。一個人的信用若不好,人們顯然是不大會看好他的所作所為的,遑論信任?反過來說也是一樣。故商鞅變法之前先要徙木立信,韓信出征之前先要登壇拜將,究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可說是不謀而合。

其實,無論是信任別人還是被別人所信任都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只是,當我們初次面對一個或者一群陌生人時,不管其行為表現得多麼友善,言談又是何其得可親,我們心裡多半是存有戒備的,對他們說的話也是將信將疑。直到我們對某些人某些事有了更多切身的感受,這種戒備和疑慮才會一點點消除,最終變成信任。這在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一些事情上得以印證,“千戶萬燈”便是其中的一個。

信任是一种大幸福

近年來,在浙江慈溪,“千戶萬燈”行動可說是家喻戶曉。這是一場由電力志願者發起的免費改造當地殘疾人貧困戶室內照明線路的公益活動,活動歷時三年有餘,千餘人受益,感動者更是不計其數。而感動之所以叫感動,常常是因為事物發生某種變化之後形成的強烈對比。在活動剛剛開始的時候,除了志願者,沒有人將“千戶萬燈”當一回事。志願者第一次上門的時候,半數以上整改對象的眼神裡充滿了不信任,不以為意,甚至有點不情願,於是,幫人反倒成了一件近似於“求人”的事情。有時碰到一兩個脾氣不好的老人,志願者被當作騙子轟出來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到了整改過半的時候,那些受助者開始相信自己碰到了好人,遇到了好事,態度也因此發生了轉變,由狐疑變成了信任。有位胡姓老伯,身份證藏得那叫一個隱秘,沒有專業的刑偵技能根本找不到,而且一般人問他要他都不給,志願者因為要登記信息,問他要身份證,老人二話不說,爽快地拿了出來。

取身份證的過程頗具戲劇性:只見老人先打開房桌凳,拉開抽屜,抽屜裡面有一個暗格,鑰匙就放在這個暗格裡。鑰匙拿出來之後,老人再到後面那間小屋的櫃子前將鎖著的鎖打開,開開之後有個小格子,小格子裡放著一個小盒子,老人將盒子遞給志願者,說:“身份證在裡面,你們自己拿吧。”志願者打開來一看,裡面放著一張身份證和兩本銀行卡。顯然,在老人心中,身份證和銀行卡一樣,都是很貴重的東西,因為信任志願者,才會拿給他們。作為旁觀者,在見證了這種由不信任到信任的轉變之後,說真的,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

信任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又是一種可貴的力量。人與人之間若是能夠多一點信任,少一點猜忌,我們便能遠離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我們所處的環境也會更具正能量。因為,信任別人是幸福的,被別人信任同樣也是幸福的。詩人汪國真說過:“一個社會的風氣愈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就愈高,反之亦然。”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樣子。

原載於《中國青年》雜誌2018年第15期官方微店,點擊閱讀原文責任編輯:浮琪琪

信任是一种大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