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圖讓你徹底搞清楚磁碟的內在結構

以老式磁盤為例:

  • 圓形的盤片(主要記錄數據的部分);

  • 機械手臂,與在機械手臂上的磁頭(可讀寫盤片上的數據);

  • 主軸馬達,可以轉動盤片,讓機械手臂的磁頭在盤片上讀寫數據。

我們先從個盤片結構講起。如圖所示,圖中的一圈圈灰色同心圓為一條條磁道,從圓心向外畫直線,可以將磁道劃分為若干個弧段,每個磁道上一個弧段被稱之為一個扇區(圖中綠色部分)。扇區是磁盤的最小組成單元,通常是512字節。

幾張圖讓你徹底搞清楚磁盤的內在結構

老式磁盤的一個盤片結構

一個磁盤是由一個個盤片堆疊起來的,磁盤立體結構如下圖,一個盤片上下兩面都是可讀寫的,圖中藍色部分叫柱面(cylinder)。

幾張圖讓你徹底搞清楚磁盤的內在結構

磁盤立體結構

由以上的兩張圖可以計算出磁盤的存儲容量,

磁頭:6個

磁道(柱面):7個

扇區:12個

每個扇區:512byte

存儲空間=6*7*12*512字節

看一下現在的磁盤結構:

幾張圖讓你徹底搞清楚磁盤的內在結構

linux分區情況

sectors還是扇區結構,我們可以用公式計算一下磁盤分區大小,

sectors單位是512bytes,/dev/sda1分區開始扇區是63,結束扇區是209728574,大小是100G

/dev/sda1存儲容量=((209728574-63)+1)*512bytes=?

大家可以用計算器換算一下,你會發現最終的結果換算成GB的話正好是100G(記住是2進制哦)

還有的磁盤是以柱面為單位的,如下圖:

幾張圖讓你徹底搞清楚磁盤的內在結構

柱面為單位的磁盤分區情況

大家可以用公式算一下這張圖的磁盤大小。

大家看了這幾張圖是不是對磁盤的理解更清楚了,歡迎熱愛Linux的各位關注小編哦,小編將繼續努力把Linux知識簡介化,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