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獲男子4×100接力銅牌,我們何時能奪回「亞洲速度」

在一場關乎“亞洲速度”的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上,中國的“接力天團”還是沒能從日本隊手裡拿下金牌。

北京時間8月30日晚,雅加達亞運會迎來了田徑項目最後一天的較量。剛剛贏下“百米大戰”的蘇炳添拼盡了全力,但缺少謝震業的中國接力隊確實難以趕上日本選手的速度,最終僅拿下銅牌,印尼獲得第二。

那麼,兩年後的奧運會,我們該如何從日本接力隊手中再次搶回“亞洲速度”的頭銜?

中国获男子4×100接力铜牌,我们何时能夺回“亚洲速度”

無奈的蘇炳添。

如果謝震業上場,中國接力能贏嗎?

當許周政衝過終點後,日本的劍橋飛鳥已經在肆意地慶祝著這枚分量沉重的金牌。

38秒16,這是日本接力隊在雅加達跑出的決賽成績,其實對於賽場上的四名年輕的日本飛人來說,這個成績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

“我們的目標是打破亞洲紀錄奪冠。”在決賽之前,桐生祥秀就已經喊出這樣的豪言,如今他們還保持著亞洲的男子接力紀錄37秒60,“目標跑進38秒,因為我們的交接棒可以做得更好。”

回顧整場比賽,從第一棒開始,強勢的山縣亮太就已經和其他選手拉開了差距,他的反應時間只有0.124秒,而中國隊的反應時間卻是0.187秒,順利接過交接棒多田修平穩住了日本隊的優勢,接著桐生祥秀在和蘇炳添的彎道對抗中不落下風,而日本的最後一棒劍橋飛鳥在直道上一騎絕塵……

而中國隊裡,除了已經在6天裡跑了5槍的蘇炳添能夠抗衡日本飛人桐生祥秀,其他三個棒次,中國的年輕小將們都遜色於對方。

“休息了一天就出來適應訓練,所以更多是鍛鍊。”當預賽和日本隊分在一組時,蘇炳添在採訪中的一番話,就已經有所端倪。

事實上,雅加達亞運會上的“中日對決”還是讓人留下了不少念想,畢竟,在這個賽季室外100米跑出9秒97的謝震業因傷退出了亞運會。

如果謝震業頂替糜弘出任第二棒,中國接力隊能夠奪下日本隊的這枚金牌嗎?

中国获男子4×100接力铜牌,我们何时能夺回“亚洲速度”

蘇炳添在比賽中。

日本隊為什麼那麼強?

“我們現在的絕對速度和實力確實不如對手。”亞洲百米紀錄保持者蘇炳添在雅加達給出了這個答案。

這並不是蘇炳添在恭維對手或是謙虛的表現,而是中國接力隊如今的實力確實不如日本隊。

從陣容和年齡結構上看,日本第一棒山縣亮太今年26歲,是日本短跑隊的主將,在雅加達輸給蘇炳添的“百米大戰”裡,他跑出了10秒的個人最好成績;第二棒取代飯冢翔太的22歲小將多田修平,曾經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0秒08;第三棒22歲的桐生祥秀,在去年成為第一個跑進10秒的日本飛人。

而最後一棒25歲的劍橋飛鳥,雖然狀態起伏,但這位最好成績10秒08的混血兒在今年的成績也能保持在10秒20左右。

這四人的平跑成績在40秒20以內,其中有兩人是日本接力隊在里約奪得銅牌的主力陣容。兩年之後,這四個人基本上都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最佳年齡,如果成績和狀態保持良好,他們甚至可以跑進杭州亞運會。

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好幾位同樣保持在10秒20的替補隊員……

而中國隊的主力陣容裡,目前的第一棒徐海洋,今年的狀態正好,這位25歲的選手在去年全運會跑出了10秒28,這個賽季也基本上保持在10秒30到10秒40。

第二棒屬於正在養傷的謝震業,他今年25歲就已經跑進了10秒,而且有機會繼續進步;第三棒一直是“亞洲速度”蘇炳添,剛剛在前一天過完29歲生日的蘇炳添,在東京奧運就將31歲。

最後一棒則是新星許周政,這位22歲的年輕人在這個賽季的60米和100米都跑出了相當出色的成績。

但是除了蘇炳添,謝震業和許周政,包括受到傷病困擾的梁勁生和糜弘,暫時都在10秒40左右。

“從我們和日本的對比來看,我們在接力上還是處於下風。”許周政的教練劉俠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正是他幫助許周政走出傷病困擾,重新回到最佳狀態。但作為一名老教練,他們瞭解中國田徑短跑的人才短缺,“年輕的隊員還是有的,但是好苗子確實不算太多。”

劉俠在雅加達亞運會之前特意到深圳陪著許周政集訓,他很重視這種大賽對於年輕人經驗的積累。

中国获男子4×100接力铜牌,我们何时能夺回“亚洲速度”

遺憾的中國小夥們。

強化個人能力,提高默契

不可否認,這一兩年,中國短跑在蘇炳添和謝震業的帶領下展現出了集團優勢,但是日本短跑的崛起和進步速度,一點都不慢。

“日本接力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能力承擔從第一棒到第四棒的不同棒次。”蘇炳添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個真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很多比賽會遇到危險或者傷病的情況,如果每個人能跑不同的棒次,那麼就是很強的隊伍。”

蘇炳添自己也承認,即便他和謝震業、張培萌有著三四年的交接棒默契,但是如果要他們變更棒次,他們也沒有辦法跑出理想的速度。

從雅加達到東京,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除了加強個人能力,團隊的默契程度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事實上,在來到雅加達之前,中國短跑軍團在深圳龍崗集訓的一個月時間裡,訓練接力的機會也並沒有那麼多。

由於蘇炳添和謝震業在今年的強勢突破,他們原本的亞運會計劃中,100米和200米的個人單項才是重點,所以直到亞運會前開幕兩週,他們才和年輕的隊員開始訓練交接棒。

其實在深圳時,當兩位醫生為謝震業會診認為無法參賽後,中國田徑隊的領隊曾和蘇炳添的國內教練袁國強討論過“嘗試用年輕人參加接力比賽”,不過袁國強教練表示,蘇炳添“一直願意跑接力,而且隨時準備好參賽。”

“這也是我們未來兩年需要強化的部分。”一位熟悉中國田徑隊的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未來兩年,中國接力隊可能會打破集訓模式,多給這些新人和老隊員磨合接力的機會,增強他們在交接上的能力。”

“未來的日子,要靠年輕隊員和我們一起努力。現在的每一次成績都對他們是一種經驗積累,也是一種成長。”蘇炳添對未來抱有期待,這也是中國“接力天團”挑戰日本最好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