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養老金怎麼交?怎麼補?怎麼領?怎麼繼承?

叮咚錢包,讓理財更簡單。

因為工作需要,小咚經常上網收集資料。不經意間,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喜歡閱讀“養老保險”類型文章的讀者多是40-50歲的大叔大媽。

當然,他們快到退休的年紀了,需要知道自己的養老保險怎麼算。其實,這也反映了很多人對養老保險知識的匱乏。下面,小咚將講幾個關於養老金的幾個常見問題。

「科普」養老金怎麼交?怎麼補?怎麼領?怎麼繼承?

養老金

一、你交了多少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社保中“五險一金”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老保險由個人和公司繳納。

1、個人繳納 8%

2、公司繳納20%

舉例:

小A月工資1萬,每月繳納的養老保險則由個人和公司分擔。

1、小A個人繳納 800元

2、公司繳納 2000元

當然,早前有些公司為了節省成本,會告訴你,雖然工資1萬,但只按3千繳納,多出的錢補到你工資上去。結果會怎麼樣呢?

1、小A個人繳納 240元

2、公司繳納 600元

公司給小A補了560元,看起來到手錢反而多了。可是,小A退休後就會發現自己的養老金少了。

為此,最新出臺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這就意味著,以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

「科普」養老金怎麼交?怎麼補?怎麼領?怎麼繼承?

社會保障卡

二、什麼時候可以領取養老金?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辦理退休手續;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履行養老保險繳費義務;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現在關鍵問題來了,繳費未滿15年,能否補交?按照現行政策文件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一次性補繳上有所區別。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但累計繳費不滿15年。一般情況,只能延長繳費至滿15年再申領養老待遇。(例外:2011年6月30日前參保繳費且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滿60週歲,但繳費年限累計未滿15年。不論什麼時候開始繳費,都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科普」養老金怎麼交?怎麼補?怎麼領?怎麼繼承?

養老

三、你退休後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首先得分清楚,你是什麼時候參加工作的。我們以1997年為界。在這之後,我們的養老金由兩部分構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全部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1997年以前參加工作的人除了上面兩部分錢,還會領到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x1.2%有沒有覺得複雜?

其實,計算公式看起來複雜,但基本的原則是工作時繳費時間越長,交錢越多,退休後拿的養老金就越多。

「科普」養老金怎麼交?怎麼補?怎麼領?怎麼繼承?

四、養老金是否能提前支出取?

正常情況下,養老金是不能提前支取的。還記得小咚前文所說: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在3種情況下可以一次性支取。

1、退休後死亡,個人賬戶仍有結餘,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以領取。

2、退休前死亡,個人賬戶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領取。

3、出國定居後,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本人一次性結算領取。

現在,你應該知道養老金的怎麼交、補、領和繼承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