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持續發酵的好萊塢“性侵門”事件,似乎一直觸動著娛樂圈。看似平靜的水面,從最初的羅南·法羅進行了10個月的獨立調查,對13名受害者的採訪,揭露隻手遮天的好萊塢大亨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侵行為,到現在伍迪·艾倫養女聲稱從幼女時期便開始被侵犯,好萊塢的這趟並不清澈見底的水,如今更加渾濁。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我們在關注這些好萊塢天才的同時,也應該去想一想,我們在看待一個光環遍佈的人物時,這天才與道德之間該怎樣取捨呢?

1

隋煬帝——一個功過參半的統治者,在他統治期間各項政治制度趨於完善,修建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可以說這個功績就足夠他說一輩子了,同時他還實施政治改革,創建朝貢體制,完善科舉制度,可以說是造福了千秋萬世了。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但是,我們由不得不去看待他的荒淫無度與道德的敗壞。楊廣的荒淫也是無度的,在江都宮中他建造了100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輪流由--房作東,他帶著后妃侍女1000多人前去飲酒,整天酒不離口,日夜昏醉,其昏聵荒淫可見一斑。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所以,在看待一個人的功成名就之時,需要保持理解,不能盲目的追求,因為我們不能否認他的成績,也不能因為他的成績而肯定他的全部。

2

卓別林,世界上卓越演員、導演、編劇、幽默大師,在默片電影時代,推動了世界電影史的進程,自編自導自演出《摩登時代》這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可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自私、剛愎自用、嗜色如命,劣跡斑斑,以提攜後輩為藉口,潛規則電影中的女演員,一生中結過四次婚,情人更是不計其數,導致在他逝世多年,對他的看法都褒貶不一。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人都是複雜動物,具有兩面性,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哪怕是公眾人物都不可能避免。在歷史長河中,許多偉人擁有著超世的才華,但伴隨才華卻是甚於常人的缺點,對此我認為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

人品上的劣跡不會影響他功績的光輝,而功績的偉大也不會掩蓋上他道德上的不足。

3

像這樣的道德與才華背道而馳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也是時有發生的。

我還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當時班上有一個學習成績相當霸氣的女生,幾乎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但是就只這樣的一個女生,卻經常排擠跟她學習成績不相上下的另一些學生,組建自己的小團體,甚至在考試之前會對一些學生做出威脅。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同時,還有一個很一般的男生,每天學習的很認真,但是很可惜,一提到成績,對他而言就是尷尬的意思,但是我可以說,當時包括我在內的同學和他玩的很嗨,起碼他人品是好的,那些語文課本上學到的品質,貌似他就是代言人。

後來,我在高中很幸運的又和這兩個小學同學在一所學校,那個女生依舊學習很好,不過她的課餘生活貌似並不開心,不會交流,更是經常遭到同學的白眼。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而那個男生,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道德品質還是基本那樣,依然是人緣好的“老好人”,深得民心,最後的校學生會主席的選拔,男生更是擊敗了女生,在“民願”之下當選。

男生最終在我們看來的才華與道德方面做到了齊頭並進,而女生因為道德的“瘸腿”,貌似成功離他總是遠了一丟丟。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如果說才華是一杯咖啡,那麼道德品質就是不可或缺的奶泡與方糖。在生活這個讓咖啡逐漸失去原味的大容器裡,我們應該加以奶泡和方糖來保持住他的本味與芳澤

“壞”的天才,我們是否值得去愛?

我們在品嚐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咖啡在香氣氤氳、冒騰熱氣,進入你鼻腔的一剎那,曾帶給你的那種清爽、提神的感覺,更應該去聞一下他整體的為味道,兩層味道的疊合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

更多精彩可關注公號:大細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