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多賺錢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

作為宜家家居公司的開山人,坎普拉德掌舵這一公司超過了70年。現如今的宜家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傢俱零售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歡迎的品牌之一。在本文中,將為大家帶來為什麼這麼多賺錢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

為什麼這麼多賺錢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

一、成功卻不上市的宜家帝國

宜家的前身是年僅17歲的坎普拉德所創辦的一家雜貨鋪,負責銷售諸如尼龍襪、賀卡、鋼筆、皮夾、鐘錶在內的家居生活用品,1948年這個雜貨鋪購進了第一件傢俱,一個無扶手的簡易沙發,就是從這個沙發出發,宜家就此出現,1953年,宜家在在瑞典阿姆霍特創辦了第一家展廳式銷售的傢俱商場,這個傢俱商場卻被以“宜家通訊”的名字冠名。

傢俱商場的風格就是商品目錄加上體驗式傢俱,1956年這個風格又被加入了“扁平式封裝”,也就是由顧客自己來組裝商品,而這種成本最低的模式成為了宜家席捲全球的最大優勢,就憑藉著宜家的極簡主義加扁平化封裝理念,宜家成為了席捲全球的超級家居帝國。

據2017財年(截至2017年8月)數據顯示,現如今的宜家,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共有403家分店。全球範圍內的宜家家居商店的總銷售額為383億歐元(約合449億美元)。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此成功的宜家卻完全不是一家上市公司,宜家為啥不上市呢?

二、為啥很多好企業都不上市?

其實縱觀全世界,一些很好的企業都是不上市的,在中國有華為、老乾媽,在國外有宜家、瑪氏、樂高等等,這些巨頭很多都是年賺百億的超級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中傲視群雄的行業霸主,但是卻都沒有上市。

為什麼這麼多賺錢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

在中國一直有一個觀念,衡量一家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是好是壞,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到底有沒有上市。的確,相比於海量的企業來說,上市無疑是證明企業實力非常好的一個辦法,但是並不說上市就是衡量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上市對於企業來說可以得到一個非常便利的融資渠道,可以獲得企業發展亟需的資金,可以提升企業的影響力,然而上市也並不是全部是好事,上市需要遵守資本市場的規則,需要將企業的很多核心信息對外披露,需要面對資本方的壓力,所以上市與否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在討論大企業為啥不上市的時候,有件事情需要注意,諸如螞蟻金服這樣的企業現在沒有上市並不是因為他們選擇不上市,而是上市的條件尚不成熟,這與那些大企業不上市有著本質的差別,所以此類獨角獸企業不上市的問題不在我們現在的討論範疇之中。

為什麼這麼多賺錢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

我們首先考慮,一家企業上市與不上市到底差別在哪裡?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企業的經營目標到底是什麼?從內部管理來說,一家不上市的企業經營目標往往是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如果這家企業是家族企業或者老闆獨資企業的話,那麼它的經營目的就是家族利益或者老闆利益最大化。如果這家企業上市的話,那麼企業的經營目的就轉化為股東利益最大化了,這對於具有強勢創始人或者強勢控制人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非常不利的情況,所以很多具有強勢創始人的企業都不會願意企業上市,舉例來說,因為創始人越強勢與資本市場的矛盾就會越嚴重,最經典的例子無疑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蘋果董事會將喬布斯趕出蘋果的例子。所以,不上市就是為了長期保持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

其次,企業的員工策略,一家企業能否發展壯大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員工對於企業的價值基本上各家公司都知道,現代企業往往會用股權激勵來激勵員工,但是股權激勵如果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只要股票解禁那麼套現無疑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從人性的角度來說,無論你對這家企業是不是看好,都很少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利益長期捆綁到一家企業上去,所以套現實現未來價值的現階段變現是很多人的選擇,所以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就最好不要上市,否則必然會導致大量員工持股的變化,這對企業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不差錢的企業沒必要上市。企業上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融資,但是想要上市融資的話必然要把企業的經營曝光在陽光之下,所以對於不差錢的企業來說根本沒有上市的動力,原先我企業怎麼經營都是企業內部說的算,一旦上市了企業經營就需要受到資本市場的控制與監督,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只要企業有錢的話,不上市往往是最容易選擇的方式。

所以,很多大型家族企業或者強控制力創始人企業都會選擇不上市,這就是為啥很多大企業不上市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