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如果有個外星人跑來問你:“人類去過哪些星球啦?”你的回覆可能跟45年前的地球人一樣:“一個,月球。”

外星人:你們人類這45年都在幹嘛?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講道理,曾6次登月的人類,怎麼在1972年之後就再也不登月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人類為什麼要登月”開始說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前蘇聯開始了激烈的軍備競爭,雙方都生產出了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打擊對方領土的火箭。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既然陸地上的軍備差不多,那就比上天!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又成功把加加林送往太空,蘇聯隊加2分。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

美國隊急紅眼了,我們不能輸啊!在政府的壓力下,NASA緊鑼密鼓地發展航空技術,很快也送宇航員上了天,此時的太空就是兩國軍事與科技PK的大舞臺。

去年奧斯卡提名電影《隱藏人物》,記錄的就是這個時期黑人女性科學家為美國航天事業做出的貢獻。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隱藏人物》劇照

雖說都送人上天了,但是美國慢一步啊,不行!美國人想,既然你先“上天”,那我就先“登月”——1961年5月,美國總統肯尼迪直接放話,美國會在10年內把人類送上月球!

源源不斷的資金湧入NASA,1966年更是達到了峰值,NASA的預算高達59.33億美元,相當於如今的430億美元,達到了聯邦總預算的百分之五!

有錢,那就放手搞!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終於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了月球,在太空競賽上扳回一城。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贏了比賽,爽夠了,熱情也就漸漸退卻了。在登月成功後的幾年,美國群眾對登月的關注度大幅下降,同時美國政府發現,登月的“性價比”好像有點低?隔壁的間諜衛星都到家門口了,我們怎麼還沒發展近地空間站!

於是1970年,NASA宣佈調整項目優先級,重建空間站,取消阿波羅17號後的項目。而還在為18號項目進行訓練的科學家Harrison Schmitt,也因此跳到了17號項目裡,坐著“末班車”進入了太空,成為了唯一一個登上月球的科學家。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同時,美國政府在NASA的預算支出上給得小心翼翼。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的爆發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NASA林林總總的項目都停擺了。

登月?沒錢給你登月!專注做你的航空飛機和近地空間站吧!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前蘇聯不趁機登月?前蘇聯也想啊!

只是很可惜,他們做不到啊!雖然有想法有設備,但是沒有好的火箭。登上月球需要有巨大推力的運載火箭,蘇聯計劃原計劃使用的N-1型火箭,在1971年和1972年兩次發射都失敗了,不僅摧毀了火箭本身,還摧毀了發射臺和塔臺。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1971年N-1發射

再加上前蘇聯本來就比美國窮,這樣超出國力的燒錢支出真的吃不消。於是前蘇聯擱置了登月計劃,轉向去做太空實驗室了。等到1972年尼克松訪問前蘇聯,兩國關係和緩下來,太空競賽也失去了意義。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尼克松訪問前蘇聯

登月計劃無疑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長期項目,即使在45年後的現在依舊屬於“低性價比”。NASA如今的撥款不到聯邦預算百分之一,錢,還得用在刀口上!所以重點還是放在了空間站,火星探測之類的地方。

更何況,地球上有那麼多重要事件需要美國花錢,比如反恐……真的沒有太多錢給NASA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