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vs「狼性」

開篇給讀者奉上一首原創小詩《佛系少年》:

不入沙門偏愛僧,淡泊名利似陶風。

佛系每每多少年,即負如來又負卿。

“佛系”vs“狼性”

“佛系”即有也行,沒有也行,不求輸贏

不爭不搶不鑽營、不吹牛、不吹捧、豁達寡慾

“佛系”vs“狼性”

“佛系”少年少女刷屏朋友圈

小小年紀竟然看破紅塵

“佛系”vs“狼性”

而是接受現實後一種被動的生存方式。

“佛系”vs“狼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競爭。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最正常不過的現象。而競爭也分為良性和惡性。許多企業迷戀叢林法則,奉行“狼性”的企業文化,很容易走上惡性競爭的道路。此類企業以盈利為唯一目標,打法律的擦邊球,往往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為了在競爭中獲勝,不斷降低成本,毫無下限,不僅將有害的汙水、廢氣、垃圾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環境中,還濫用添加劑、人工色素等有害的化學品,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佛系”vs“狼性”

誠然,這樣的企業在競爭中會取得一時的勝利,貌似是“優勝劣汰”的勝利者而生存下來。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市場體制的不斷成熟,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這樣的惡性競爭遲早會被市場規律所淘汰。

“佛系”vs“狼性”

惡性競爭也是經濟粗放發展的時代產物。有別於“狼性”企業,“佛系”企業奉行的是不鑽營、不吹捧、守底線的穩健發展、良性競爭路線。隨著中國市場體制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佛系”企業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憑藉企業科學發展觀、更加註重品質的精神,終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佛系”vs“狼性”

目前,在新舊時期交替的時代,國投信達相關人士認為,“PPP模式更加有利於佛系企業在競爭中生產發展。首先,PPP是政府解決環保問題、落地環保項目的一種創新模式。佛系企業天然具備同政府合作、對合理合規PPP項目投資運行的優勢,也符合企業自身穩健發展的定位。其次,通過PPP模式,佛系企業有機會參與到以往難以涉足的能源、礦業等壟斷領域,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先進的環保理念,科學發展觀更加契合時代發展需求和民生工程建設,也是實現企業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