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建築很多時侯是一個地區的文化象徵,

民居建築更體現一個地域的文化特色。

上期方町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閩北南平的經典民居建築。

這一期小編給大家說一說閩東寧德的優秀民居建築。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先前時期閩越族駐地,

悠悠千百年的發展,

寧德先民的勤勞和創新留下了許多精美的民居建築,

見證著寧德的文化發展歷史。

寧德的民居建築有什麼特色?

優秀的民居建築代表又有哪些?

各位看官先別急,

待方町小編為大家呈上寧德的優秀民居建築。

一、蕉城區:霍童古民居群

霍童古民居群,位於寧德市蕉城區的霍童古鎮。霍童古民居群,主要分佈於霍童溪沿岸的霍童村、興賢村、外表村、石橋村、邑坂村、鳳橋村等古民居群,而最大的古民居群則坐落於霍童鎮區。鎮上一條明清古街長1700米,呈T字形,由上街、中街、下街和安保巷4個街區組成。古街修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前後,是霍童古鎮明清建築最積聚的地方,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尚有64座。霍童古民居具有典型的群居特點,各個宗族以先後順序建立自己的聚居地,通常以一家一戶或一戶多家為特徵。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二、霞浦縣:半月裡畲族古民居

半月裡畲族古民居位於寧德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半月裡自然村,是一個純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民大多數姓雷,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南鎮半月裡村,曾稱“半路里”,是閩東地區現存畲族古蹟最多的村莊,被譽為“畲族歷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曆史的龍溪宮、雷世儒大厝、雷位進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詞。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三、福安市:樓下古民居

樓下古民居位於福安市溪柄鎮樓下村,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9)至咸豐(1854年)年間,目前保存完整的古宅仍有30幢,這些古民居為村中劉、王兩姓的先人所建。樓下古民居集中分佈於村中三條橫向主幹道的中段上,其主體建築以廳堂為中心,佈局對稱,大門、二門、天井、廊廡、大廳堂順序排列,氣宇軒昂高敞,保證著採光、通氣、冬暖夏涼和人們活動的需要,各幢民居的建築構成基本一致。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四、古田縣:杉洋古民居

杉洋古民居位於古田縣杉洋鎮杉洋村,是閩東保存較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最為集中的村落,至今還完好地保留著198幢明清建築。明清時期古田縣除縣城之外的唯一一座城池。該村有史以來宗祠文化濃郁,其中李氏宗祠鳳林祠和餘氏宗祠蟬林祠入選福州十邑名祠。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五、屏南縣:漈頭古民居

漈頭古民居位於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始建於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至今千餘年曆史,是屏南歷史上“四大書鄉”的領銜者。這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廟,古墓群、古龍井、古楹聯、古牌匾……無不古香古色,古意盎然。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六、福鼎市:翠郊古民居

古民居位於白琳鎮翠郊村翠郊,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 ——是吳氏家族的私家宅院。翠郊古民居是迄今為止在江南地區所發現的單體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總佔地面積為13980平方米(20畝)。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由360根木柱支撐而起,共圍出24個天井,6個大廳、12個小廳,共有房192間。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七、周寧縣:禾溪村古民居

禾溪村古民居純池鎮禾溪村。村裡古建築有明清風格的,及具代表的古民居14棟,房屋面溪靠山而建,錯落有致。房屋為穿鬥式懸山頂土木結構,三進四扇兩透組成的封閉式天井院,以“火牆包棟”圍成的院落充分體現封閉丘安的意識。一廳一天井或一廳前後兩天井。屋面採用四面坡向天井的“四歸一”做法,意味著水注明堂,添財聚寶。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寧德優秀古民居代表

說明:

1、[方町]鏈接一方點滴,傳播中國特色文化,文章部分文字為原創,部分視頻、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請聯絡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