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發明的飛艇,再危險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沒了命!

自己發明的飛艇,再危險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沒了命!

留學SoEasy)標題表述的是一個有關帝國理工校友的事兒,雖然年代久遠,但也值得了解了解。

帝國理工的航空系建繫於1920年,但是如果從1909年在機械工程系裡開始講授航空課程算起的話,到2018年航空系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帝國理工航空系自然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工作人員和校友,比如

  • John H. Argyris - 有限元分析的發明者之一,徹底改變了工程科學。
  • Harold Roxbee Cox - 通過對翼顫和結構穩定性的研究為飛機安全做出了貢獻。
  • Richard Tetley Glazebrook爵士 - 帝國理工學院航空學院第一任教授。
  • 阿諾德希爾爵士率領團隊調查彗星客機災難。
  • Andreas Mogensen - 入選歐洲航天局宇航員隊。
  • Kirsty Moore - 第一位女性紅箭飛行員。
自己發明的飛艇,再危險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沒了命!

如果瀏覽航空系著名校友專欄,其中有一位名為V. C. Richmond的中校(1893-1930)的生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ichmond是英國飛艇設計師。之所以被帝國理工算做校友,是因為他在20世紀20年代擔任過帝國理工學院航空系的客座講師。

Richmond最初為皇家海軍提供航空服務,繼而為皇家空軍提供服務。他最輝煌的經歷是作為設計師研發了R101飛艇,但最終卻在1930年10月5日的處女航中在飛艇墜毀事故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從帝國理工的網站介紹上看:“Richmond率領卡丁頓皇家飛艇工廠的R101飛艇設計團隊。R101的證明航程於1930年從卡丁頓開往印度。不幸的是,飛艇在法國博韋的卡丁頓墜毀,殺死了Richmond和其他4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接下來的官方調查發現,災難不是由其設計引起的,而是由氫洩漏造成的。”畢竟Richmond也算是帝國理工的校友,在介紹事故原因時也不忘為校友的設計做一下開脫。

那麼百度百科又是如何介紹R101飛艇的呢?

自己發明的飛艇,再危險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沒了命!

R101在設計之初就被掩蓋了他的設計缺陷。

R101完工於1929年,是一艘空中巨無霸,長740英尺,僅內蒙皮就用掉了一百萬根牛腸衣。最高荷載為100名乘客和60噸貨物。充滿氣囊就需要500萬立方英尺氫氣。為何不用更安全的氦氣?就和現在街邊販賣的氫氣球一樣,很少有充填氦氣的,原因是氦氣很貴。R101採用了保守設計,用了較安全的柴油發動機,而不是汽油發動機,結果發動機就重出去8噸。由於R101超重嚴重,但是受政治因素影響,主導工程的決策者們期望儘早的把這艘龐然大物以一種從天而降的方式降臨到印度國土,期望給印度人極大震撼,讓他們感覺英國人就是來統治他們的上帝!

R101第一次試飛時就發生了氫氣洩漏,一名檢查員打報告給航空大臣,認為飛艇不適合承載乘客,但是不知為何這份報告被弄丟了,這個隱患就這樣被壓瞞了下來。卡丁頓公司為了給飛艇提供足夠的浮力,又把飛艇延長了40英尺。

1930年10月4日,R101飛艇載著48名乘客及船員,開始前往印度的航程。當它進入法國後,飛艇逐漸喪失高度,飛艇前部的外蒙皮突然被強風撕破,氫氣飛速洩漏,艇首向下傾斜,向地面撞過去,隨著一聲巨響,飛艇撞到了小山頂部,隨即燃起大火,整艘飛艇瞬間變成一團巨大的火球。除了6名艇員被從艙裡拋出來僥倖逃生外,包括設計師Richmond在內的人員全部在大火中喪生。

R101飛艇墜毀結束了英國人對飛艇的研究,於是他們開始一心一意搞飛機去了。

88年過去了,人類的航空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四代戰鬥機開始列裝,五代戰鬥機呼之欲出,空天飛機研發如火如荼。回眸人類的航空發展史,從1903年萊特兄弟首次試飛開始,經歷了多少挫折坎坷,甚至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有了今天的技術發展與進步。感謝帝國理工的校友V. C. Richmond中校為推動人類航空技術進步所付出的努力(留學SoEa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