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矽鋰電池商業化在即 容量可提升40%

本報訊 美國硅谷希拉(Sila)納米技術公司近日宣佈,已籌集7000萬美元將其新型硅鋰電池技術從原型擴展到商業規模。該公司稱,其擁有的技術可將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提高40%。

通過優化現有材料,鋰離子電池已能實現每年5%左右的性能提升。提高電池容量的最直接方法是增加電極中存儲的鋰離子數量。到目前為止,電池壽命的大部分改進都是通過陰極的鎳、錳和鈷的某些組合實現。當這些金屬結合在一起時,其晶體結構可更有效地儲存鋰離子,還使離子通過陰極移動到陽極比其他材料更容易。但陽極基本上都是用石墨製成。

許多公司目前正在嘗試使用硅來製造更高容量的陽極,理論上,其可存儲的鋰離子數量約為類似尺寸石墨陽極的25倍,但均因硅陽極在眾多鋰離子的壓力下破裂而失敗。希拉公司試圖通過將硅原子填充在相對空的納米粒子基質內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硅陽極吸收鋰離子時,離子會填滿空隙而不是將硅原子擠開,從而確保結構不會破裂。

希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吉恩·貝迪奇夫斯基表示,經過7年的發展,其硅陽極鋰電池技術已在無線耳機、智能手錶和智能手機等小型電子設備中得到驗證。最新注入的資金將幫助希拉公司在硅谷建立一個能夠年產20兆瓦時電池容量的設施,足可為200萬部智能手機或1000萬塊智能手錶提供動力。 (馮衛東)

(更多內容請訂閱《中國化工報》,郵發代號1-44,或下載中國化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